原来,弘文印社绝不单单是一铺赚钱的商贾贸易,它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引人心!
弘文印社上下等人累的要吐血,安宜县境内的通科新学堂里也是群情激奋,不管是抽调出来的,还是动员出来的学子早就被弘文印社在江南突然而又巨大的成功刺激的双眼发红。要知道这份成功可是他们昔日的同窗与公子一同缔造的。
时至今日,总社不算,弘文印社在江南各处分社的当家管事人有哪一个不是通科学堂出去的师兄师弟?这实打实是自家的基业啊。
能从京中一路颠沛流离追随到此的本就是那些小商贾行出身的学子们,他们对白手起家打造一个巨无霸的渴望,对参与这一过程的热情远非单纯的士子们所能想象。
自打被抽调或动员起来的那一刻起,收拾好行囊的他们就天天催促着要赶紧动身北上,叫嚷着要追随公子在北方大地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要让弘文印社的店招飘荡在武周每一个州城上空,要让天下每一个读书人的案头都放上《清音弘文双月刊》。
此时,对于这些小商贾行出身的通科学子们来说,激情已被点燃,他们想要的不再是功名,而是一个庞大的,由他们亲自缔造出的闪耀着弘文印社四个金光大字的商业帝国。
学子们燃情不已,于东军等负责人却是马不停蹄。安排这些人北上;安抚那些对于学生被突然抽调后颇为愤怒的教谕们;联络安宜县令陈子昂、扬州刺史陆象先解决紧急招生事宜……这那一项都不是好办的差事。
一个目标,一封书信,让唐松在江南的基业从上到下开始了紧急总动员,其间真是怎一个乱字了得!(未完待续。。)
【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更方便!永久地址: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