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汉倒也爽利,起身与同伴们很快就腾空了两副座头,一人出去传召歌女的时候,另外的人则开始张罗着士子们下彩头。
少年气盛谁肯让谁?不过片刻功夫,两副并在一起的座头上就堆满了钱财,终究还是国子学生家底更厚实,是以仅从押注的钱财看来,八老的声势就远胜唐松。
后世里唐松曾在史书中看到过“旗亭画壁”的记载,说的是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却难分高下。某一雪天,三人相逢于道左,遂同往道旁之旗亭共饮。
旗亭内有富贾宴饮,中有四乐伎歌诗助兴,唱奏的都是时下有名的曲子。三人私相约定:“你我三人俱有诗名,然一直难分优劣。今天且悄悄地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被唱到最多,便为优胜”
片刻后一乐伎首先排众而出,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闻听此曲,王昌龄微微一笑,就用手指在旗亭墙壁上画了一道印记:“绝句一首,先拔头筹”随后一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伸手画壁:“我一首绝句”
又一歌女出场:“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惬意而笑,复又伸手画壁:“两绝句矣”
三人中王之涣自以为出名很久,可是歌女们竟然没有唱他的诗作,见高王两人如此,真是份外尴尬。遂对二人说道:“适才三人皆是潦倒乐伎,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ji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二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
片刻后,四乐伎中容貌最为风流的上前一步,放声一歌正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闻此曲,王之涣大笑出声,揶揄高适王昌龄曰:“田舍奴,我岂妄言哉”
这是诗史上一段广为人传唱的佳话,不成想今日不仅目睹了一场唐朝版的旗亭画壁,却还成了其中的主角之一。唐松正自兴致盎然的看着眼前的热闹时,有一大汉悄然到了他面前低声道:“我家主人邀公子前往共饮,请”
“你是公主府的?”那大汉闻言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那大汉口中说请,举止之间却没给半点拒绝的余地。唐松不愿在此露了相,也想看看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太平公主究竟是个什么样子,遂就起身跟着那大汉而去。
头戴雕胡帽的太平一人独居一副座头,唐松到后背对着堂中众人,径直在她对面坐了。
唐人,尤其是男子出行非帽即冠,因由此风习,唐松与太平公主此刻的装扮也就并不显眼。
坐定之后,唐松伸手顶顶帽檐,将整张脸露了出来,“见过公主”
太平没有掀起覆面的轻纱,这就使得她的面容隐隐约约的,“果然是你,来呀,酒”
唐松的酒应声送到。
“饮”
唐松小饮了一口后放下酒樽,“未知公主传召所为何事?”
“等”
唐松茫然。
“等结果出来之后,我再与你好生说说过往”
过往?都没见过能有什么过往?而且这话怎么听着还有些杀气腾腾的感觉。正在唐松疑惑的时候,开始出去的那个大汉已经回返,身后还跟着七个怀抱琵琶的歌女。
酒肆这赌胜的动静闹的太大,将外面路过的许多士子也吸引了来,待打问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后,这些个士子便不肯再走,短短时间里,酒肆内便已被围的水泄不通,除此之外,尚有许多人正闻讯赶来。
那七个歌女进了酒肆后便被送进准备好的雅阁,众人在外面等候,堪堪等唐松将面前的第二樽吃完时,便见雅阁门户开处,一个歌女当先走出。
此歌女一出,闹哄哄的酒肆大堂里顿时安静下来,就连唐松也放下了手中的酒樽。
出雅阁缓缓前行了几步后,便见那歌女轻抚琵琶,放声唱道:
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旷然万里馀,际海不见山。
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问乡何处所,目送白云还。
歌女方一唱罢,就听到国子学生哗然而赞,“好一联‘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此乃崔液之《冀北春望》,果然好诗,好眼力”
当此之时,太平蓦然开口,向唐松道:“如何?”
“好诗,果然好诗”唐松轻浅一笑,浑不在意。。.。
更多到,地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