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天宝中,李龟年可谓是最擅胜名的歌唱大家,其声名之大已远远超越了宫城的范围,可以说是天下皆知。对此,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有明确记载: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曹善才也是音律大家,不过与李龟年不同的是他不是以歌唱,而是以精妙绝伦的琵琶技艺称雄当世,对此,白居易《琵琶行》中亦有反映: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此诗中之善才便是指的曹善才。其与李龟年都是以乐伎被尊为“供奉”,且那曹善才祖孙三代都位列“供奉”,堪称有唐第一音乐世家。
乐工虽被人轻贱,但一旦做到“供奉”,地位顿时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身受皇帝宠爱,往来也俱是王侯将相之家,可谓富贵尊荣、声名显赫。
这情形就如同后世里歌手与歌唱家的区别,可以说一个乐工如果能攀上“供奉”大位的话,就等于一脚迈入了风流名士的门槛,除了人身获得自由之外,更不会再任人轻贱。
除了李龟年这等男供奉之外,唐朝也不乏女供奉的例子,譬如玄宗朝同样以歌唱闻名的许和子,再譬如以剑器之舞风靡长安的公孙大娘,都是以女子之身获封供奉,从而登上了天下无数乐工仰望的巅峰。
只是此事说来容易,真要做起来……这普天之下凡有衙门就有教坊,乐工从业者不知凡几,但许和子又有几人?公孙大娘又有几人?
何为巅峰?一人而已!
要想在万千人中脱颖而出,最终登上这巅峰之位,何其难也!
这太难为柳眉了,自己是个男人,没道理让小丫头去吃这常人不能忍受之苦。唐松撇开“供奉”这个念头,迎着方别驾的目光沉肃问道:“在此事上我能做些什么?”
……………………
PS:求票不积极,写书有问题,求票,求票啊啊!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