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看着褒姒进房睡去,自己又在长凳上打坐了一个多时辰才收功,侧躺睡去。睁开眼时,天已微明。起身推门出去,走出院子外,信步所之。 往东顺着小径而行,走了百十几步,眼前出现一个阔大平台,三面临水,设有石栏。凭栏环顾,见东面有楼阁掩映树丛中,晨雾缭绕。又见平台左侧有一观亭,亭额上书“闲亭”二字,亭面高出平台几尺,他走过去,拾级而上。 站在亭中,见北面则为环山,高约数丈,壁上刻有“楚公山庄”四个字。西边则为用膳之所。中间为一湖泊,宽数百丈,环绕平台,接以曲桥回廊。山青水碧,楼台隐约,人在其中,如在仙境一般。心道:“这楚公山庄真如世外桃源,人生富贵莫过于斯,闲居于此,夫复何求?”此时,一阵清风拂面,顿觉心旷神怡。转念又想:“如今时逢乱世,如此清静之景,也不过偏安一时。恩师要我送信给杨府,定然对未来之事有所预见,却不知这杨恩公是何等样人,将要何为,以至恩师要致信于他,似有警戒之意。”一时百思不得其解。 拿出手中折扇,心念一动,便在平台上练了一会白羽扇法。他翩翩而起,模仿王通招式,居然意到扇到,颇得其中玄妙。他想起恩师牧道人所说的话,玄竹杖法刁钻古怪,有入魔之兆,而白羽扇法灵动之极,飘若羽仙,的确大有可玩味之处。心道:“玄竹杖已给小师妹王蝉儿,日后当多习扇法,以备不时之需。”练了半个多时辰,忽感身背疼痛,方停下歇息。转身看湖上烟雾也渐散去,四周现出亭台阁楼。 徘徊亭上,凭栏而观。想起自己自幼离家,随恩师牧道人修行。他本性懒散,与世无争。他虽然修行多年,可是少年心性,随波逐流,尚未立志,一切多任性而为。自出江湖,本意洒脱不拘,虽受师命,却不愿为尘事所累。他自玄竹谷出来,数月之间,却遭遇不少事,已然身不由己。如今江湖上人皆以为自己能解《玄武秘笈》,可是自己对此,竟毫无知觉,不知其中究竟隐藏什么秘密。自己身为名师之徒,却无名师之能,每每临敌,多为侥幸。。一旦出了杨府,定然凶险多多。未来前程如何,未可知也。想到尚有许多事缠绕不去,心中忽然涌上一股莫名忧虑,叹息一声,不觉发声吟道: “人生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往事散, 积意如山丘……” 正自感慨,不想忽听背后有人拍手赞道:“好句!”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丽人袅袅而立,云发轻挽,面带微笑,仪态娴雅之极。原来是杨离竟站在身后五步之外,不知她几时到来。身后远远站着两个侍婢。 李元霸忙躬身拱手道:“杨小姐早。” 只见杨离笑道:“你不是更早么?李公子真是风雅的很呢,一大早的便到这里挥扇起舞,临水吟诗,咯咯。”一面走过来,自在亭中一张石桌边坐下。 两个侍婢早将一张锦绣坐垫拿来,放在石凳之上,杨离这才转身坐下,回眸对李元霸笑道:“公子请坐!”侍婢又将一个坐垫放在对面石凳,对李元霸作个请状,然后转身退去。 李元霸看到绣花坐垫,似为女儿用具,心道:“这杨大小姐竟如此娇贵,立行坐卧皆不离丫头。”一时迟疑,并未上前就座。 杨离似看出他心思,抿唇一笑,道:“李公子若嫌坐垫碍事,随便坐坐也罢。却非我天生娇矜,只是身子一向虚弱,挨不得冰凉东西。让公子见笑了。” 李元霸道:“不敢。”见杨离如此说了,便顺势在坐在绣垫上,隔着石桌,与她相对而坐。 杨离眼看着他,问道:“公子昨晚可睡得好?我家是简陋了些,照顾不周,还望包涵。” 李元霸笑道:“楚公山庄,何陋之有?昨晚睡得颇香。” 杨离看着他,脱口道:“有佳人在侧,岂有不香?嘻嘻。”以袖掩口,面露俏皮之色。其实她昨夜故意让李元霸和褒姒同房,看他二人究竟什么关系。然后悄悄派人窥探,谁知李元霸居然未与褒姒同床。心中惊讶,对他更是刮目相看,认定他是个有君子之风的男子。又见他晨练武功,对景而叹,更觉其人非常。竟不把他当外人,忍不住出言打趣。 李元霸道:“多谢杨小姐挽留,令在下得宿此人间胜境……” 杨离笑道:“李公子也乃世家子弟,什么不见过呢。我家这些摆设,也不足为奇。你若不嫌,姑且将就住下。你身上受伤,须慢慢调理,有褒姑娘在你身边照看,一定能早日康复。” 李元霸微笑不语。 杨离忽道:“公子可能手谈?”古代将下围棋称为手谈。 李元霸点头道:“曾跟恩师学过。” 杨离笑道:“今日大好,风和日丽,不如你我下一局如何?” 李元霸道:“围棋之道,在下虽略知一二,可是当年在山中修行,常无人可对,早生疏了。” 杨离喜形于色,道:“公子不必过谦,就算你陪杨离下一局罢。”原来她平时读书之余,便自下围棋,以此为乐。往日有父兄在家,她常拉来陪自己下,自父兄外出督运之后,便无人陪她玩了。见李元霸也会下棋,一时兴起,当即招来侍婢,命之速拿围棋来。 一名侍婢过捧在茶具,倒上两杯茶水。另一名侍婢则拿来围棋盘,轻轻放在石桌之上。然后都退去亭子,远远站出一侧侍候。 李元霸见棋盘乃用一种紫色木材所制,显是名贵之极。棋盘仅有十七道,棋子竟以温玉琢成。两个按棋手对弈的规矩,捉棋定先。杨离获单,执黑先下。将一个黑子轻轻拈起,放在自己面前的星位上。李元霸微微一笑,拿起白棋,随之落子,挂在一个星角之下,意取守势,古趣盎然。这是今已失传的古棋谱《烂柯经》中的一式。 杨离“咦”的一声,看了李元霸一眼,颔首而笑。拈起棋来,依式落子。李元霸随手而应,不曾迟疑。两个一来二往,片刻之间,已落下十几子,杨离见李元霸出手不凡,着着令她惊奇,忍不住讶道:“公子真是深藏不露呢,杨离虽愚钝,也曾得高人指点,我看你这几着,大有名家风范。” 李元霸淡淡一笑,道:“在下跟恩师在蜀山修行,平日得见恩师与来客对局多矣,不过偷学了几手,小姐见笑了。” 杨离点点头,笑道:“道者,盗也。偷学来的往往便是绝妙之道呢,嘻嘻。”掩袖一笑,又拈棋下了一子,李元霸从容而对。杨离虽然对自己棋艺颇为自负,至此也不敢轻敌,当下端坐凝神,专注对弈。 实则李元霸并不擅此道,不过悟性奇高而已。他在布局阶段,下出几手高明之着,才令杨离不敢心生轻视,以为遇见高手了,因此处处小心应招。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