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九岁那年,得恩师牧道人收入门下,随之行走江湖,一路以医卜为生。两年后又随师父归隐西蜀,一住三载有余。 其性最不耐拘执,只因某日随师父练功时心猿意马,牧道人一怒之下,将他逐出山门,一年后再观后效。牧道人怒其不争,逐徒之时,令其不可说出师父名号。他从此浪迹江湖。小小年纪,便孤身闯荡江湖,也渐渐养成了一种桀骜不逊、玩世不恭的习气。 他早先跟牧道人也学得些医卜相术,虽不甚精通,却打算以此谋食。怎奈世人见他年纪太小,多半不信,他灵机一动,潜入一道观,盗得些道袍衣冠穿上,又从一寺旁拣得一串和尚遗弃的佛珠,往脖子上一挂,俨然一个小行脚僧。又自赠法号,曰“玄颠禅师”。 若入道观,便论虚玄,如遇和尚,即谈空幻,语言虽似颠倒却颇含玄奥,如此不文不武,不伦不类,也算江湖一怪。他以此化缘糊口,虽然清苦,倒也逍遥自在。 平时最是嬉皮笑脸,又喜胡乱喝酒,自云“醉金刚小罗汉”,在江湖上走动也非一年半载。 前几日自江北而渡过江南,因路上化得些酒肉,便喝醉了,在苏州北城角下一睡数日。后来戏弄官军,救出褒姒及其兄等众后,却返回苏州,走进念佛庵。 入了庵院,不想此间供品丰盛,一时却不愿走了。前几日闲来无事,但以糕点果品下酒,一壶两斤米酒下肚,不觉大醉。 晕眼一瞥,见那大梁之上宽平可卧,也不知如何竟攀爬而上,倒头便睡。不想这一睡又是一天一夜,到第二日夜半时分,饥肠辘轳,不觉饿醒,沿着柱子滑下,潜到佛菩萨座台前供案,偷取些果品点心填肚子。白天仍是睡觉,念佛庵中诸尼竟不知觉。 到得第三日早晨,方略为清醒。后来得闻颜萱清妙之声,竟然失神落地,一见颜萱之下,不禁心魂俱迷。 他见到褒姒,尚无此感受。原以为褒姒已是绝色,见了颜萱之后,不想竟还有比之犹清丽可人的女子。到后来竟得近芳泽,与之同行,一路谈笑,喜出望外,实为平生快事。 他见颜萱如此,心中一热,忽道:“姐姐还有所不知,实话告诉你罢,我,我这和尚却不是真的,更不是出家少林寺,我有个俗家姓名,叫李元霸。”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