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鳌拜王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七章【出发前的准备】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廷现状,鳌拜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科举制度,是不能废除的。     从隋炀帝大业元年设进士科,历史上科举源远流长。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教一体化,其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政治,最终也是一种文化秩序。     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说过,他的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只有哲学家变成国王或国王变成哲学家时,人类才有太平盛世。大明的知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另一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所以,在制度lun理与人文心理上,科举可谓根深蒂固。废止科举可以说是废止了一种文明类型,那样一定会引起极大的反弹。所以只能做出更改。     朝廷必须在宣传上多下功夫,让人明白,只要是学会一技之长,有专业知识,即使不能入仕,将来也大有用处,这样就可以避免五、六十岁的人还在考试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国”,只是实践了前现代世界最合理的政教制度。所以八股文是必须要废除的。那过于程式化,它的意义就只有禁锢人心、窒息社会、愚民误国。现在进行改革,比康有为提出变通科举、兴办新学的主张早了几百年。     这种改变,是相对温和的,并不是让文人学子们永无出头之日,而是让他们能够学到更多知识,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来做。这样的改变不会让人们失去飞黄腾达的机会,只会机会更多。     有的人不擅长背书,但在手中制作上有天赋,这样的人如果进入工部,就会是人才。但是让他靠背四书五经考科举,人才就要被埋没了。有的人天生就是数学家,却分去礼部,也是浪费人才。徐光启就是最鲜明的例子。现在徐光启在沿海讲西学,收徒弟,造船练精兵,活的很充实,可惜八股取士的制度让他浪费了几十年的时光。     改革,将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大明发展的轨道已完全改变了。。.。     更多到,地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