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鳌拜王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五章【势不可挡的八旗军】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五章【势不可挡的八旗军】     “崇祯”本来想听鳌拜的安排,先罢免了他,让东林党的人去监军,但是命令还没来得及下,边关就传来了消息,朝鲜回来的八旗军没有进行修整,集合出动了。     秋收早已结束,皇太极留大贝勒代善守城,以狩猎为名,与二贝勒阿敏、三大贝勒莽古尔泰率五万大军,出沈阳城,渡辽河,奔彰武,直入蒙古。并约蒙古已经结盟的各部于十二月二日会于喀喇沁部,开始了颇具冒险的避实就虚的征明之战。     最近草原的气候很怪,早上晴空万里,不大功夫竟阴云密布,风雪交加。尤其是脚下的路,看着是冻得硬邦邦的,人踩上去没事,可马匹、车辆一上去,一下便陷得老深,下面是淤泥,陷进去的马和车辆根本就出不来,只好眼睁睁地弃之,损失了战马的将士心疼得要命。     从沈阳城出发时,莽古尔泰还雄心勃勃,越往前行越不对劲,他开始发脾气了:“这他娘的是什么鬼地方,就是打了胜仗,又怎么往回运东西?”     皇太极皱眉道:“这几天刚好天气不好,所以才这样,等回来的时候,路不会这么难走了。”     莽古尔泰道:“大汗,咱们带的粮草可有限啊,只要十天半个月就得用的差不多了,到那时就得从沈阳往中原运,五万大军一个人一天吃两斤,就是十万斤,还有草料呢?咱们打了胜仗还好说,万一打败了,抢不到粮食,我们可就没退路了。”     皇太极一听他说这种不吉利的话,气的胡子都竖了起来。     阿敏也动气道:“胡说八道,你身为贝勒,怎么说出这种话?”     莽古尔泰也觉得自己失言了,挠头苦笑道:“我这不是心里没底吗?”     他贵为四大贝勒,身份特殊,皇太极虽然心里气恼,但也不好说他。     下午的时候,八旗军到达了约定地点,蒙古各部已如期而至。     皇太极立即命人就地扎营。     喀喇沁部各大贝勒进了王帐,纷纷跪拜道:“臣等叩见汗王,我等奉汗王之命前来会合。”     皇太极一看他们,立即来了底气,微笑道:“众位请起,旅途劳顿,辛苦了。”     “汗王辛苦。”喀喇沁一位叫巴朗的贝勒道:“汗王这一路不好走吧?”     皇太极笑道:“天气是差了点,但是没什么大碍。再向前走两天,就可抵喜峰口。本汗早已探明,这一带长城多年失修,且关小兵少,有的地方已经坍塌,正是我军进击的最佳之处,待我们一起杀入关内。”     十二月五日,联合蒙古后七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的抵达长城脚下,皇太极与众贝勒站在一高处遥望长城,其烽火台清晰可见,许多地方确已坍塌,众人无不兴奋异常,纷纷赞道:“汗王用兵如神,诸葛再世,亦不如也。”     孙承宗早把喜峰口的守军撤走了大半,剩下的也不是精兵强将。皇太极率领的军队轻易突破喜峰口,包括以西的几个关隘大安口、龙井关、马兰峪等地。     八旗兵在距离遵化二十里外扎营。王帐中,皇太极坐于中间,右边是阿敏,左边是莽古尔泰,众贝勒众将士分列两侧,皇太极神色极其庄重:“明军杀了我们先祖,欺负我们久矣。或无端挑起边衅,或借故封闭马市,几次想至我们族人于死地。先汗不得已而兴兵,至今已三十余年矣。如今金国地阔千里,兵强马壮,蒙古诸部与吾同心。此次入关,并非要灭了大明,意图为打残他们。所以入关后不攻城掠地,在于撼摇南朝之民心,明日一早,发兵遵化。”     打了几仗后,原本还说些衰话的莽古尔泰也信心百倍了,道:“这里比起宁远,山海关,简直像柿子一样软,要从这里进攻,大明早就完了吧?”     众人哄然而笑。     五日后,鳌拜正在宫里和崇祯、姚欣妍一起玩他发明的纸牌斗地主。     宫里太监急着回报:“皇上,内阁首辅李大人、兵部尚书王大人求见。”     “崇祯”他吩咐道:“传他们进来。”     李标尚且有几分沉稳,兵部尚书王洽则是脸色惊慌,见到“崇祯”后跪倒在地,声音颤抖:“陛下,遵化告急,女真人皇太极率兵绕过山海关,从迁西一带的龙井关、大安口处破关而入,连克数城,已经围困了遵化。”     “崇祯”轻道:“你说什么,奴酋围困了遵化?”     王洽紧张道:“是,皇上……”     鳌拜微笑道:“那孙承宗大人怎么样?”     王洽见鳌拜听到这种消息还能笑的出来,心里气愤无比,无奈他深受皇帝恩宠,权势滔天,只能恭敬的回应道:“回黄大人,孙大人还没撤,士兵们也都在孙大人的要求下死守遵化。”     “崇祯”轻道:“那就没事了。让他们攻去吧。”     王洽一呆,我擦这是怎么了?遵化万一有失,将危及京师,难道皇上是八旗军的内应?皇上当然不可能是内应,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王洽糊涂了。     李标轻道:“黄太傅,你不给王大人说说自己的计划吗?我也很好奇你和孙大人到底商量了什么计策?为什么连遵化都不防?现在孙大人不是在那里吗?”     鳌拜笑道:“不急。八旗军会围点打援。不让他们打援得逞就行了,至于计策吗,还是那句话,说出来就不灵了。”     尽管皇太极认为关内明军不堪一击,但对攻打遵化仍然不敢轻视,因为遵化城的坚固程度非同小可。而且,孙承宗也在这里。     明中央所辖地区叫顺天府,顺天府下设五个州,五州下辖二十二个县,遵化为县,归属蓟州,是顺天府辖区,为京畿重地,城池规模比起一般的县自然要气派得多,尤其是万历九年,蓟镇总兵官大将戚继光大规模修葺长城,将遵化城加高至三丈六,比起辽阳城来高出了六尺,城高而阔,为蓟州第一重镇。     七万大军将遵化城困了五天,劝降信送进去了好几封,孙承宗驳斥皇太极背信弃义,坚决不降。好消息是,他们释放战俘的策略成功了,孙承宗派人把人接进了城,其中也混杂了一些女真奸细。     不过这些人没有户籍,孙承宗未必就查不出来,皇太极很头疼,心想千万不要像之前守锦州的赵率教一样啊,这样的城想攻下来可难了。只要攻下了遵化,前方就畅通无阻,他们有办法直接绕到北京去,明军就算想阻拦,也只能选择野战。     皇太极特意绕城查看了一圈,仔细观察着城墙的表面状况,看看有没有文章可作。回到大帐,破城之策已成竹在胸,他唤来了贴身护卫宜博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