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鳌拜王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章【朝鲜沦陷】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章【朝鲜沦陷】     历史上的霸主往往心狠手辣,这样的人更容易成就大业,因为他们可以克服自己的弱点。无论事业是正义还是邪恶,都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果断的魄力。面对危机,任何的妇人之仁都会把自己和自己的支持者送向死亡,而英雄和奸雄的区别则在于他处理事情是否超过人们道德的底线。比如刘邦,刘太公在刘邦跟项羽争天下时被项羽捉了去,说要烹了他。刘邦却不以为然,说煮好了分一杯肉羹我吃吃。     鳌拜深知这一点,迈出了第一步,就不能在妇人之仁。他把女真家人的命运交给了上天来决定,他要决定的是自己的命运。     强者是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弱者则会祈求别人,比如现在的朝鲜。朝鲜国内根本没有能拿的出手的将领,唯一有点本领的只有一个李舜臣,也已经死很多年,如今他们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十月三日,多尔衮、阿济格、豪格等人率领大军从宽甸入长山口,以牵制朝鲜东北诸道的兵力。命马福塔、阿克敦等人率领三百精锐伪装成商人,日夜兼程,潜往朝鲜都城,准备采取突然袭击。接着又派出岳托、硕托两兄弟率领护军千人,继马福塔等人之后赶往都城。就这么一点人,就让朝鲜境内陷入了一片混乱。     岳托率领的先头部队兵力太少,豪格又命杨古利等人率三千人马,速往增援。十一日,大军驻营定州,杜度,阿济格等人率精骑长驱直入。     如果是以前,八旗军还需要派人往攻皮岛、云从岛、大花岛、铁山一带,以阻止和切断明军对朝鲜的援助。但这一次简单的多,大明把东江镇的士兵都撤走了,表明了立场,绝不出兵,朝鲜军队迅速溃败。     当八旗军向汉城推进,朝鲜国王李倧率群臣已逃往南汉山城,十五日,八旗军陆续到达,十七日,阿济格、岳托等人率领的两支八旗军增援部队,亦相继到达南汉,共有两万余人,立寨围城。     朝鲜国王李倧被围困在南汉山城以后,不断以蜡书下谕于诸道求救。南汉山城,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朝鲜人一边加强城防,一边再祈求大明出兵。     李倧写信道:“我国跟着天朝混了二百年了,一直感谢天朝大恩大德,帮助之情。丁卯之变,出于猝迫,我们才和女真人签订兄弟之盟,只是为保全国家的百姓。现在他们翻脸不认人,又打过来了,难道你们就真狠心不帮忙吗?现在大明内部非常安稳,边关也占据主动,为什么要将大好形式拱手让人?”     李倧的意思是,朝鲜缺粮食,大明是年年救济,白送他们多少钱是应该的,从来不用感恩。别人去打他们了,中国不出兵,不替他们死些人就是狠心。     朝鲜之前对大明敲竹杠屡屡得手。万历皇帝为了面子,一味的拉拢朝鲜,为了他们和日本作战牺牲了很多明朝大好青年,把自己国家经济都快搞垮了。结果呢?女真人一打过去,他们立刻扒了当年陵园里明军烈士们的坟墓,给金国朝贡,停止对东江镇供粮。这是什么样的超级无赖?这不是友邦,只是一群白眼狼。     孙承宗听了鳌拜的建议,坚决不予理会,喜欢打就打,要亡国就亡国。反正朝鲜从来没有和大明前后夹击过八旗军。     除了向大明求救外,李倧也要求各地部队集合。臣民们纷纷起兵勤王,但是勤王之师,皆为金国围点打援,朝鲜全罗道沈总兵、忠清道李总兵,率兵前来解围,被八旗军痛击,死者甚众。城内两次突围亦以失败告终,城内粮草缺少,不断有人逃亡投降。     朝鲜君臣看到救援无望,粮草日缺,提出投降,却不愿出城。他们不是傻子,发现了情况不对。金国如果接受投降就不会打来,这次是想实施全面占领,让他们亡国。     南汉山城被围了一个多月,多尔衮,豪格拒绝了朝鲜投降的请求,城内人心更加动荡不安。     八旗军不擅攻城,如果强攻,难免伤亡惨重。多尔衮这时提出了计策,分兵去攻江华岛,那里藏了一群皇亲国戚。十日后,八旗军占领江华岛,俘获朝鲜王妃,王子二人,大臣无数,以及群臣妻子家口等。八旗军用这些人的生命来要挟李倧。最后李倧没办法,只能出城投降。     女真人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轻取朝鲜。他们的军队还不如毛文龙有战斗力,可谓不堪一击。如果拼死抵抗,还能让八旗军多些损失,偏偏大部分人都抱着一丝希望,就是议和的情况下,八旗军还能撤走。不过他们想错了。八旗军没有了撤走的打算,而是直接占领了朝鲜王宫,国王、皇后一群大臣们全都成为了俘虏。     多尔衮、豪格等人进入了朝鲜王宫。见过这里美景以后,他们都明白了为什么上次阿敏不想走。虽然朝鲜军事能力很弱,但是只看盖房子的本事,并不比汉人差。王宫要比沈阳好了不少。而且皇宫内生活非常奢侈,朝鲜的经济构成就是一群吃不饱的老百姓养着几个肥头大耳的皇室成员。     皇太极之前已经说明白计划,下一步,他会让在金国的部分女真人,汉人搬移到朝鲜来,同时,八旗军分批悄悄的回师。用居民搬往朝鲜来麻痹明军的注意,然后从喜峰口绕到,联合蒙古喀拉沁部落一起进攻中原。     和谈,皇太极也想要。但他不想让金国成为大明的附属,只想让大明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如果能打的大明给他们年年纳贡,那就更好了。他认为当年宋朝金国能够在战争中占据上风,现在当然也可以,大明是文臣当家,是没有岳飞那样的人物的。唯一有点威胁的满桂、毛文龙也撤走了,进军中原已经万事俱备。     这些日子,鳌拜一直待在京中,对边关的战争充耳不闻。他要的就是金国占领朝鲜,当然不会派出援兵。如果当年万历不去无条件帮朝鲜打仗,大明也不会陷入经济危机。     当年建州女真就是在李成梁的帮助下慢慢壮大,朝鲜只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如果有天他们的军事力量得到提高,研究出什么威力强大的武器,第一个威胁的肯定就是大明。什么兄弟,番邦都是些废话,只有实力能决定一切。万历皇帝是个蠢蛋,才三天两头去给朝鲜送好处,鳌拜可没有巴结弱者的兴趣。     朝鲜战争一起,东林党们又活跃了起来,天天沉痛的上疏诉说着边关的情况,弹劾鳌拜把毛文龙、东江镇的兵力撤回是错误的。不帮朝鲜,将来金国实力会更强,等联合了蒙古、朝鲜后一起进攻大明,将会构成极大的威胁。这些人这会儿都特别明白,有意思的是,如果八旗军不去攻朝鲜,最希望毛文龙死的也是这帮人。现在倒好,他们连孙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