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美好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6章 任性的朱佑桓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06章任性的朱佑桓     王恕成天和文臣们吵架干仗,朱佑桓时有耳闻,对此都是一笑而过。万万没想到,几日不来,这架是吵的越来越厉害了。     今日更是奇了,就连小心做人的刘吉都忍不住挺身而上,带头和王恕对骂,可见王恕和三位阁臣之间的矛盾,上升到了什么程度。     其中阁臣刘建年纪也不小了,今年六十多岁,脾气素来不好,不时的加入战团,指着王恕的鼻子大骂。而徐浦则神色愤怒,显然不愿听王恕对于阁臣办事拖沓的种种指责。     平心而论,内阁办事效率不慢,刘建和徐浦都是正直之人,一心操劳国事,劳苦功高。刘吉虽说是个小人,但如今算是大明朝天字第一号的污点证人,各种手段无数,整治起昔日一干党羽来,真真是绝不手软,而且头脑灵活,能变着法的为成化朝一干忠臣平反昭雪,还不会使先帝朱见深丢人现眼,当今帝王难堪,也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周围的宫人都躲得远远,谁都不敢凑过来劝架,至于弘治皇帝朱佑樘,心中着实畅快,能够给王恕添堵,他乐得坐山观虎斗。     朱佑桓当下出头打起了圆场,他身份特殊,和王恕私交不错,和三位阁臣也没什么矛盾,兼且人人都知他脾气更不好,就连圣上都让着他,乃是得罪不起的煞星,很快刘吉换上笑脸,王恕冷哼一声去了。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刘吉此次算是为大家伙鸣不平,仗义出手,暗中给王恕提拔的官员穿小鞋,谁知碰上了的是会直接骂娘的王大人。早朝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前,狠狠被扫了几次颜面,灰头土脸的,恼羞成怒之下就对骂起来。     不管如何,朱佑桓决定护着这位难得的倔老头,有他镇着,暂时没人敢动王恕分毫,就连弘治皇帝都抱着惹不起我躲得起的心态,面上唯唯诺诺,遇到头疼事,就催朱佑桓出面搭救。     夜晚,朱佑桓独自小酌,他并未直接去王家,因为王恕肯定不会听劝,去了也是无用,弄不好还会伤了和气。     得罪的人太多,早晚会是隐患,哪怕人人都知王恕有口无心,要是自己换做是皇兄的话,一次两次还好说,时间久了,必定心生厌恶,就像是几十年后的海瑞。     而且王恕秉性太直,眼中揉不得沙子,这样的人身处官场,本就是举步维艰,办事横冲直撞,不懂得曲线救国。一旦官场被他整治的气象一新,或许就预示着王恕离开官场的时候到了。     “老人家今年七十一岁,七十一岁。”     朱佑桓神色动容,心里已经有了打算,到时随机应变,不管是出头维护老大人也好,还是让老大人退休颐养天年也罢,总之不能把老人家生生累死了,更不能委屈了老人家。     给王恕一个风光体面的结局,这才是对于其人一生的最好评价,七十多岁的老人,怪不得脾气越来越倔。     不再头疼此事,王恕要是年轻个十几岁的话,朱佑桓肯定会一力护着,现在则更倾于老人家安安稳稳的度过余生。     兵部尚书马文升的动作很快,帝王已经下旨命刘大夏转任左都御史,直接巡视河北各边镇,提调军事吏部尚书王恕和刘大夏同为有名的三君子,对此事自是赞成,没有出面指责。     刘大夏久在兵部做官,经验老道,有他坐镇河北,不怕鞑靼人突然出现,而兵部也已经提前有了应对。     自从新皇登基之日开始,每一天都在忙碌中度过,面对朱见深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大明恢复元气尚需时日,并不是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一个研发火器,操练劲旅;一个打造战船,航行世界,甚至是铺设水泥道路,连接全国各地,朱佑桓肚子里,有的是雄伟蓝图。     不过这些大事说穿了,都需要无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说服平衡方方面面,要改变很多人根深蒂固的保守观念,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再说,现今各地受灾的百姓连肚皮都填不饱,哪有多余的银子来做事?     最可悲的,就是某人不是专才,想法虽好,但天知道最终能不能成事。     “不管了,反正都写下章程,送到皇兄手里,能推动就推动,推动不了就暂时拖着。凭什么让我当救世主?”     面对难题,朱佑桓下意识就想撂挑子,他本就是随遇而安,贪图富贵,悠闲生活的普通人,有时候一想到中华千古气运都要由自己一肩扛起,就不由得满腹委屈,要不是还有点良心支撑,早就依红偎翠去了。     第二日起个大早,朱佑桓跑到神机营,研究了下各种传说中的犀利火器,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霸道又跑到工部下属的将作监,把记忆里的各式火枪火炮,地雷炸药等乱七八糟的,一股脑的倾泻出来,并重金悬赏,有人能研究出黑火药或者研制出新式武器的话,朝廷不惜封赏万户侯。至于冶炼等专业难题,很没心没肺的扔给下面人操心。     南京也一样,朱佑桓修书给沉寂多年的太监汪直,直言不讳的告诉他,要是能重现昔日三宝太监下西洋时的战船,到时就举荐他为领军出海的大太监。     最后又跑到内阁,详细阐述了下关于煤矿和水泥的好处,至于怎么用,是拿来修路还是修房子,那就是你们这些大臣要操心的事了。     不提朱佑桓心血来潮,随性惹出的这些事,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发泄一通后,朱佑桓不在纠结于当个伟人与否了,很安心的准备悠闲过日子。     帝王大婚事宜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太皇太后拿出体己,礼部又给添了些银子,至于天下各地的采办太监,都被帝王一道旨意,统统裁撤了。     至于明朝最有名的太监监军,一样被兄弟俩否决,朱佑桓很清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纵观明朝历史将近三百年,就没出现过什么以武力推翻朱家王朝的领兵大将。     即使是一手造成改朝换代的吴三桂,也是在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后,明朝实际已经灭亡的前提下,因为那档子风流事而投降满清的,就算退一万步说,出来个谋朝篡位的武将,或者出现闯王李自成,只要能改变历史,使得汉家衣冠能够传承下来,朱佑桓根本才不在乎后代子嗣的结局如何,死了也是活该。     而朱佑桓潜意识里有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就是染指整个世界,一旦造出海船有了源源不断的收益,到时就移民汉人抢先殖民,连着火药火器等各种配方都传播出去,朱家子孙大可分封世界各地为藩王,有能耐的你就守着封地,进而开疆扩土,甚至是反攻回来,登基为帝。     没本事就被别人吞并,反正弱肉强食的无情世界,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