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美好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活色生香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送走自家一众孩儿,二太太潘氏款款从凉亭外转身走来,注意到老太君的神色有些不自然。大文学、    心里幽幽叹息,说到底嫡孙永远是嫡孙,潘氏很清楚关于爵位的难题,始终是横亘在老太太心里的一根刺,要不是老六的辈分最小,小时候又太过木讷,恐怕任凭自己的儿子再出色,这爵位也不会落到自家头上。    眼珠一转,潘氏为人极有心计,知晓此刻该如何表态,才能换回老太太的赞许,其实这些年都是她照顾朱祐桓兄弟长大成人的,多少也有份母子情谊。    当年夫人病逝得早,两人之间也没有任何龌龊,反而朱家一直受到监视,这类似寒门的悲惨氛围,往往会使得整个家族拧成一股绳,最能体会出亲人相互依靠的重要性。    除非必要,潘氏还是很看重家和万事兴的,挥手吩咐道:“都退下。”    “是。”    随着几个丫鬟鱼贯退出,凉亭内只剩下老太君和两位姿色一般的中年妇人,如今家里潘氏占据着太太宝座,两位妇人都是丫鬟出身,因为生养过儿子而升格为了寡妇姨娘。    出身寒微,自然不敢于出身显赫的潘氏争锋,全都好奇的静等下文。    “母亲,媳妇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潘氏慢慢走至老太太身边,也不敢坐着说话。    杭氏很有气势的挥挥手,沉声道:“说。”    “是。”潘氏先是在心中打好腹稿,然后缓缓说道:“母亲,听说太子殿下性子极为仁孝,今次不但对咱家网开一面,话里话外都大有维护的深意在内,是否?”    老太君一愣,皱眉问道:“是否什么?难道你打算讨要王爵?万万不可,太子哪敢拂逆皇帝?”    “赫赫,孩儿岂敢有此妄念?”    潘氏嘻嘻一笑,低声解释道:“这毕竟都是嫡亲的本家兄弟,难道还真要堂兄弟们一辈子没个宗室名分怎地?上一代的恩恩怨怨都已经过去了。大文学孩儿心里想着,是否把孩子们送到京城读书,太子时常去那宗人府的学堂,或许能时时见面,时日久了,总会结下些兄弟情分,想必太子将来有朝一日,会记得给咱家封赏爵位,如今的窘迫不也就迎刃而解了嘛?”    好似一言惊醒梦中人,老太君杭氏如梦方醒,大喜道:“好计策,对,他们几个都未成年,按规矩都可以进京的,太子今年不过十五岁,最好能送一个进宫伴读,这才能日日得近天颜,此计大善。”    立着伺候的两位姨娘暗道二太太心思灵活,自愧不如。跟着欢喜的急忙附和,这亲近龙颜的大好事,自然都不想凭空放过,七嘴八舌的讨论半天,老太君最后定夺道:    “不能都去,去的多了会遭到朝臣猜忌,就让老二,老四,老五三人赶赴京城,留下老三打理家业,老六身为嫡孙,去了反而不美,也留在家里。”    三位媳妇当即含笑应承,老二朱祐林不必多说,乃是太太潘氏的亲生儿子,而老四老五分别是两位姨娘的骨肉,老三同样是王氏所生,留在家里打理家业,乃是题中应有之意,至于老六朱祐桓,嫡子进京倒也确实招人侧目,不算几位长辈有心厚此薄彼。    不提几位女眷兴高采烈的商量此事,单说朱祐桓一行兄弟结伴去了玉皇顶,其实真正的岱岳庙指的是建于玉皇顶上的巍峨建筑群,而民间百姓去的,则是专为各地游人营建的替代品。    庙居岱岳,山镇乾坤!朱祐桓注视着眼前巍峨壮观的岱岳庙,并未像几位兄弟那样第一眼就被震住,但是泰山的雄浑,确实是令人叹为观止,使人心中升起高山仰止般的感慨,这里乃累朝礼典,历代封禅之处,被誉为天下第一庙的圣地。    但见嘉宁殿祥云雾霭,正阳门瑞气盘旋,台森耸,层层叠叠。大文学端的是御香不断,祭祀依时不敢一日间断。春夏秋冬,风霜雪雨,游人无一日断绝,整个庙宇雕梁画栋,碧瓦朱楹。    一阵微风袭过,千年古树打造的坚固横梁下那悬挂的轻薄黄纱随风起伏,立时增添无数宗教神神秘秘的飘逸观感,倒是一些绣着龟背经文厚重图案的绣帘纹丝不动。和那些狰狞威猛的天神塑像一起,衬托正中端坐的泰山东岳大帝高高在上,代表汉家传统神话中的山岳之至尊,端方威严,气象万千!    有词赞云:九猎舞舜目尧眉,衮龙袍汤肩禹背。    万民朝拜碧霞宫,四海皈依神圣帝。    殿前各家官眷眼见一群宗室子弟前来游玩,纷纷遮掩住容颜忙不迭的躲避,倒也有一些被美貌丫鬟簇拥的贵妇,毫不在意的直视过来,显然都是山东各地的宗室女眷。    老二朱祐林也不在意,他今年不过十三岁,其他四位兄弟也都是十一二岁的少年,这些年全家都闭门不出,人情世故什么的似乎一窍不通,好不容易出门一次,仗着自己的皇族身份,大咧咧的昂然前行,全不把四周贵人放在眼里。    原本还有几位成年的家人注意到不妥,但都被留在远处守着,这女眷横行的禁地,哪里敢跟着进去?闹得少爷们的身边连个懂事的下人都没有。    眼高于顶的队伍中,唯有穿越而来的朱祐桓察觉出不对,看到附近的贵妇们脸上露出几分不悦神色,急忙拉住最前方的二哥衣袖。    “二哥,停一停。”朱祐桓小声提醒。    朱祐林惊讶的停住脚步,手中折扇还不忘故作潇洒的阖上,笑眯眯的问道:“何事?”    暗中朝附近一努嘴,朱祐桓轻声道:“这里都是些豪门贵眷,恐怕还有亲戚在其中,不可不上前问候一下。”    “问候?”朱祐林哈哈一笑,傲然说道:“你懂什么,整个山东除了德王府,再没有三代之内的亲戚,无非都是出了五服的几家郡王府而已,有何可问候的?没的被锦衣卫参上一本,参你个私下往来频繁,意图不轨。”    “原来如此。”    朱祐桓理解的轻轻点头,他自从穿越过来后一心想着学会明朝的人文风俗,从不敢在家里四处窜门,就怕被人看出破绽,以至于和兄弟们间没什么交往。此刻才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少年,哪里有半点孩子模样,完全可以当做成年人看待。    此刻老三朱佑森接过话茬,他长相几乎与老二朱祐林一模一样,就是身体有些稍胖,这两兄弟就是所谓的双胞胎了,一家六个兄弟全都长大,没有一个夭折的,这在当时可真算是轰动一时的佳话。    “老六你还小,你上前去拜会,人家八成还不情愿呢。”朱祐森笑嘻嘻的语气,透着几分看破世情的调侃。    朱祐桓一愣,见几个兄弟说话条理分明,越发觉得不该小瞧任何古人,小心翼翼的问道:“为何?三哥说与我听。”    其他三位兄弟摇摇头,神色中有着几分无奈,几分伤感,更有着几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