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之后,那孩童就已经来到了括苍山主峰之下。
括苍山雄伟挺拔,山间云雾缭绕,从山下看,根本看不到山顶。
尤其是那凝真洞所在的最高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宛若离尘仙境一般。
此时天下修仙之风鼎盛,又因正值乱世,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找一处仙山避世,可这括苍山绝顶,却少有人能上的来。
只因为括苍山山高坡陡,更无路可通山顶,难免要攀爬一些悬崖峭壁,途中若是掉下来,就必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而就在这样的寒冬腊月中,一名年仅六岁的孩童,赤着被冻得通红的双脚,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寻仙之路。
可这一路的难走程度,却远远超过了他之前的想象。
山间本就多杂草石砾,这小孩赤脚走在上面,难免划得满是血口。而山间无路,只能在荆棘丛中摸索前行,浑身上下遍体鳞伤更不必多说。
还难免要攀爬陡峭的高坡,这孩童从小瘦弱,手上力气有限,有数次从这山坡上滚落了下来,磕在山坡上突起的岩石上,直把他摔得浑身青肿。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
还不过半天,别说是走路了,浑身上下无论哪里,碰一碰都疼。
更兼山间还有各种猛兽,处处皆是危机。
其实括苍山并非绝高,可对于凡人来说确是奇险,步履维艰,因此第三日上,这孩童还没能爬到半山腰上。
而就是这一日,孩童竟遇到了一只斑斓猛虎,骤然从林中扑了出来,张着血盆大口就要吃他!
那孩童早被吓得魂飞破散,可也不知为什么,到最后紧要关头,那只猛虎竟没有咬下最后一口,反而是转身逃去。
也难得这孩童竟有一股百折不挠的毅力,惊心稍定之后,竟然还没有退缩之意,强忍着身上伤痛,继续爬山。
就这样数日转眼即过,跬步可以致千里,这小小孩童仅靠着他小小的步子,也爬到了半山之上。
越往上山势就越陡绝,而且随着时间流逝,这孩童也渐渐感觉腹中开始饥饿,看来是之前服过的那枚仙丹,已然渐渐失去了效用。
此时正是冬季,山中也没有什么野果,这孩童只能吃些树皮野草,也是这孩童机缘巧合,数次都在树洞中发现了由松鼠储藏的各色干果,让他饱餐了两顿。
要不然,就算不被饿死,他也根本没有力气爬到山顶。
一转眼竟然已经爬了六七日,不知摔了多少跤,也不知身上受了多少伤,这孩童日日不停歇,真的眼看就要到了山顶。
可剩下一点距离却是千难万难,因为山势到这里,竟然是一面陡峭绝壁,上面云雾缭绕,一眼看不见顶端。
山如斧凿,这样的峭壁又无可供攀爬之处,别说是一个六岁的孩童了,就算是常走山路的大人,也不敢攀登。
好在不知为何,山顶上竟有一根粗粗的藤条垂下,在这峭壁间随风摆动。
也是这孩童胆子奇大,固执倔强,认准了一条路至死也不肯回头,抓着藤条就开始往上攀爬。
可这孩童能有多大气力?勉力堪堪才爬上去了七八丈高,就感觉已经力竭。
身处峭壁云海之间,也不知上面还多高,孩童的虎口已经渗血,感觉时刻都有可能脱手,低头再向下看时,云雾就在脚下,已经看不见崖底了。
攀到高处,最怕的就是向下看,因此不看还好,这一看就吓得孩童双腿发抖。
再加上大风一吹,孩童身子本就单薄,身体随风晃动,那孩童一急,脚下忽然踩空,仅凭手上更没有力气抓得住那根藤条,虎口上摩出一道深深的血口,“啊”的一声大叫,竟直直掉了下去!
峭壁如此陡绝,这孩童小小年纪摔将下去,必死无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听传来了一声悠长、锐利的高亢啼鸣之声,随后有一只白鹤突出云层,一爪便叨住了那坠落孩童的衣领。
白鹤上下沉浮两下,又扶摇直上,飞到了峭壁之顶。
将孩童放下,随后那白鹤又长鸣两声,直入青天,转眼不见了踪影。
那孩童惊心不已,根本说不出一句话来。
自己竟然上到了这峭壁之上?这一定是神灵保佑了。
回头望了望峭壁之下,只见脚下云海层叠,远方数座高峰插过脚下云海,飘渺辽阔。
自己站在最高峰顶,远处一派烟云缭绕,虽然是站在地上,却也有一种腾云驾雾般的感觉。
再加上刚刚那神奇的白鹤,若说这世间真有神仙,那神仙肯定居于此处!
孩童心中想着,也不敢过多耽误工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行去。
幸好已到山顶,地势虽有起伏,却也再无峭壁,又向前行了不远,才看到大山中有一山洞,而在洞前的山石上,赫然刻着三个大字——凝真洞!
洞内空间倒也不大,一进去果然见正有一人背对他而坐,手中举着一个葫芦,正在仰头痛饮,而背上,还背着一柄宝剑。
孩童尚未张口,那人却先将酒咽下,说道:“还真是有志者事竟成,没想到你小小一个孩童竟有如此不拔的毅力,真爬到这绝顶上来了,让人钦佩!”
说完回过了头,不是别人,竟然就是孩童在山下道观中见过的那个道人。
“怎……怎会是你?”那孩童一愣:“你就是神仙?”
那道人朗声一笑,说道:“人世间哪有神仙?有的只不过是修仙之人,却还并未成仙。”
“可你在山下不是明明说这山上有神仙?”那孩童固执的问道。
道人说:“仙人倒是有,不过那是曾经了,很久以前的时候,这里有一位道号叫做云牙子的人,在此修炼,不过数朝数代之前,早已经羽化飞仙,不在此处了。”
“那你又能不能救活我娘?”孩童仍不死心。
道人摇了摇头,说道:“人已经死了,魂魄已散,别说我只是修仙之人,就算是真的大罗金仙来了,也同样无能为力。”
虽然早已经猜到,可孩童一听自己娘再也活不过来了,眼泪再度止不住涌出了眼眶。
心凉之后,再看那道人,满是气愤,口不择言:“你这狗道士,既然救不活我娘,干嘛又要骗我上这高山上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