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那施家姊姊瞒一下。杰弟弟,你呀,我看将来,定是个怕老婆的汉子呀!”
这几句打趣话,将那个不善词令,木讷寡言的宇文杰,说得真有点忸怩不安,双颊绯红,一时愕在那里,默默无语。
这一下,可将那个调皮善辩的裘桂仙逗乐了,他一见宇文杰的这副神情,不禁又哈哈大笑,说道:“怎么样?我的话没错吧!”
半晌,宇文杰才嗫声说道:“这有什么关系呢?施家那里,我不去就是了!”
两人当晚,忙着收拾行李,又修书一封,命长随一人,转回汉阳,去报平安。
天刚破晓,宇文杰就唤哥哥起床,一同洗脸,召来伙计,结算房账,赏罢酒资,牵出黑马,将两人行囊驮了。
一路出城,来至河下,由马上先将裘桂仙的行李,搬运上船,两人在河岸立语良久,这才互道珍重,洒泪分袂。
宇文杰立身马前,呆立当地,眼送哥哥那船转舵扬帆,循河北上。
去得老远,老远之后,始仰天嘘了一口长气,无精打采地翻身上马绕城而行,径向施家堡扑来。
他驰进土堡,在施家门前下马,自有那班小厮接过马匹连同行李,由外间绕道送进后院。
他步进大门,来至二厅,只见施家众人,正围桌早餐,施中岳一眼瞥见是他,忙说道:“孩子,快来吃饭。”
宇文杰含笑向前,说道:“我早吃过了。”他就将今早伴送裘家哥哥上船启程的情形,对众人说了一遍。
姑娘忙问道:“你的行李呢?”
“大概是小厮们送进后院了。”
姑娘不信,忙起身转入屏风,果见有两个仆妇,掮着一口皮箱和一卷行囊,由后院送人。
姑娘招呼仆妇安置妥行李,回到厅中,正听宇文杰在向出水云龙施中岳述说其个人的身世及遭遇。
宇文杰又继续说道:“我在文殊下院,长到十岁的那一年,外祖父就接我去朝阳宫,又在那里住了五年,乃命我下山,初下山时好苦呀,一路上没日没夜,总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走。自碰着玉姊姊之后,才有伴了,我当时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口里说不出,只晓得她人真好。”
他这阵话,众人听的先是替他难过,到后来,又被他那稚里稚气的几句话逗得大家都笑了。
姑娘说道:“爹爹!你莫以为他傻里傻气憨头憨脑的呵,打起架使的招式,才古怪刁钻哩。”
“唉!这也难怪,他小小年纪,就会有这么好的武功,原来是经过禅道两门兼修的成果。”
施中岳又对宇文杰说道:“贤侄,看你手中,还没件合适的兵刃,我慢慢地留心替你找一件吧。”
宇文杰说道:“伯父!我不要,带在身边罗罗嗦嗦的,蛮不方便,玉姊姊给我那柄长剑,总觉得没什么用,是以,这次带来还给她了。”
姑娘说道:“那剑不好吗?”
“唉呀……呀!不要谈了。”
宇文杰皱眉说道:“记得去年,刚到汉镇的时候,就有人笑我,土头土脑的不知偷得哪个姑娘家的东西,悬在身上混充英雄哩。”
众人又是哄堂大笑。
这时,有个丫环来到厅前,恭声说道:“姑娘,这位宇文大爷的行李,怎样拾掇呢?”
姑娘听了,也没言语,即起身径往南院而去。
宇文杰也随后跟来。
两人进得南院,见那行李皮箱还放在客厅里。
她打开行李一看,所有被褥寝具都很整齐质料也好,芳心略宽,遂问道:“杰弟弟,这些都是自己做的吗?”
宇文杰说道:“哪是我做的呀,是裘家伯父替我做的,两老真疼我,所穿的衣服用的东西全和桂哥哥一样。”
她又打开皮箱一看,里面有裘袍两件,一件是灰鼠,一件是自己亲手为他做的那件狐裘。
其余,尽是单夹衣服,忙问道:“这件狐裘,你怎么不穿呢?”
宇文杰笑道:“那件袍子好,只是颜色太红些,穿了总感觉有点别别扭扭,我还是喜爱玄色的。”
姑娘听说,忙将那件衣服取出放在一旁,说道:“好,家里有材料,明天就与你换个黑湖绉的袍面吧!”
姑娘说话,即向门外唤道:“金梅呢?”
马上就有个十五六岁的俊丫环,由门外廊下跑进客厅,姑娘说道:“这宇文夫爷的行囊衣服,你和玉琴两人,把它拿到北院里晒一天,晚上可收进我房里放着,以后,宇文大爷房里,就由你侍候好了!”
宇文杰说道:“玉姊姊,我晓得招呼自己的,房里不要她们来吧!”
姑娘笑道:“你莫小瞧了这两个丫环呀,她俩的武功,可真不坏哩。”
宇文杰也笑道:“有你这样的小姐,梅香还能差吗?”
说得姑娘,不禁双靥添涡地笑了。
那丫环金梅,听得姑娘如此吩咐,一面应着,一面又唤来一个与她年龄相仿一般美丽的丫环来,将被卷衣箱抱走了。
姑娘眼见丫环走后,闪身穿过书房来到套间,见这房里已收拾的窗明几净床帐整洁,心头暗喜,遂笑道:“杰弟弟,我哪天能见你娶个弟媳,一同住在这间房里,那时我才真开心哩!”
说罢,两人踱出书房,姑娘又进入自己寝室,听得她在内打柜翻箱了一阵,只见她手中,拿着一个小包出来。
复将放在桌上的那件狐裘一挟,说声:“走!”
宇文杰只得跟在她的身后,一同来至老夫人的房中。
“妈!杰弟弟不爱这件狐裘的缎面,嫌它太红太亮不愿穿,我想,与他换这个黑湖绉的怎样?”
说着,将手中小包,向老夫人手中一递。
老夫人笑道:“好嘛,其实这也难怪,他们那些练武的,一向都是不爱穿红着绿的。”
“妈,叫哪个做才能快些呢?”
姑娘说道:“现在就做,做成了让他好穿呀!”
老夫人对身旁的一个小丫环,说道:“小香,你去唤那个张妈来。”
不一会,进来一个年约四十岁的中年妇人。
老夫人说道:“张嫂,这件狐袍的枣红绸面拆了,要换上这个黑湖绉的,你拿去看看愈快愈好,哪天能做起哇?”
那
-->>(第5/11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