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血海深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 何处芳踪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连绵,林木繁错,要想在其中寻找一个人,真如海底捞针谈何容易?是以琵琶老人在万山丛中兜了一个多时辰,仍未见到掳去聂燕玲那人的影踪,却觉自己左手食指的剧毒,蠢蠢欲动,体内真气竟有点堵截不住的样子。

    不禁一惊,知是体力消耗过甚,真力不继之故,如不再运功调息,势必要被剧毒侵入脏腑,生命堪虑。

    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就近寻了一处崖缝,在内闭目盘膝,静坐行功起来。

    刚刚坐定,崖缝外突传来一阵极强烈的衣袂飘风之声,琵琶老人心中不由又是一惊,暗忖:

    “来者不知是何许人?就这破空之声而论,身手虽稍逊于我,但却远在一般武林高手之上。

    如果是昔年所结的仇家,万一被他发现,我此刻又不能和人动手,妄运真力,岂非死数?”

    正思忖间,一条青色人影已飘然落在崖缝前面的空地上,庞大的身躯,凌空落下竟是丝毫无声息,可见来人身手确是不凡。

    青衣人打量周围一下,不见人的影踪,口中连呼怪事,自言自语地道:

    “我适才分明看见一人影在这里一晃,怎地不见?难道说,以我的目力还会看走了眼不成?”

    琵琶老人只觉青衣人背影熟悉得很,但一时却想不出究是谁来?此时忽见那青衣人蓦然转身,向崖缝发话道:“哪位朋友隐身在内?可否现身一晤?”

    琵琶老人认清了青衣人的面貌,不觉心中一阵狂喜,脱口呼道:“于老弟,是我?”

    原来青衣人乃是和青灵峪青灵上人齐名,并称南北二奇的青衣医隐于天风,在琵琶老人尚以琵琶秀士为名时,二人情谊极深。

    只是一别三十年,故琵琶老人猛一见他的背影时,只觉得眼熟,但却一时没能把他认出来。

    青衣医隐于大风本来也不敢确定崖缝中果真有人,只是他料定适才所见人影还在附近,并未远去。

    而附近一带,又只有这崖缝可以藏身,故此半真半假地用话套一下,不料竟有人相声随应。

    而且声音还熟得很,但也一时想不起是谁,怔了一下,半惊半疑地问道:“阁下是什么人?”

    琵琶老人缓缓自崖缝中走出,笑道:“多年不见,故人竟想不到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

    青衣医隐又怔了一下,惊喜地道:“秦兄,原来是你!”

    琵琶老人还没来得及说话,青衣医隐已打量了一下他的面色,面现惊疑之容,道:“秦兄,你是否被剧毒之物伤了?”

    琵琶老人笑道:“于老弟不愧神医之名,一眼就看出我身负剧毒。”

    遂把刚才之事,娓娓道出。

    青衣医隐闻言两道寿眉一皱,惊道:“什么?秦兄你竟是中了紫鸩神针之毒?”

    琵琶老人见他神色极为严肃,知道这紫鸩神针之毒必非寻常可比,也不免有点紧张,惊疑地道:“恁地?”

    青衣医隐道:“秦兄可知紫鸩上人是谁吗?”

    琵琶老人点了点头。

    青衣医隐缓缓地又道:

    “这紫鸩上人武功虽是平庸,但在毒学上的造诣却是前无古人,足以当一代毒宗之称而无愧。

    当时他身边共有三宝,一是‘毒经’,遍记各种毒物之产地,各种毒物之药性、制法及解法。

    一是‘碧玉灵蜍’,研制成粉末后可解百毒,另一就是‘紫鸩’,这紫鸩乃鸩鸟中的一种,极为罕见,近百年来只听说紫鸩上人养着这么一只,它口中的毒液可说是万毒之王,常人只要沾血立即无救。

    武林高手虽能仗着内力,把它迫出体外,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尽情去除,充其量也只能迫出体外十之八九。

    余下来的十之一二仍会潜伏在体内,渐次蚕食周身筋脉,使人瘫痪床第,不能行动而后已。

    这紫鸩神针即是以紫鸩口中毒液淬练而成,紫鸩上人在日,共只练成十枝,却一生从未用过。

    他死后此物落入他那惟一的徒儿三独神君之手,从未流落在外,不知苍鹰叟怎会得到的!”

    琵琶老人情绪紧张地问道:“此毒于老弟可有法医治?”

    青衣医隐微微一笑道:

    “如秦兄在五年前身受此毒,我也毫无办法,但现在我已在黄山一古洞中巧获辟尘上人遗物,道家十宝之一的吸毒珠,此珠可将任何剧毒吸出体外,紫鸩虽毒,但有此珠在身,却也无疑。”

    说罢,自腰间解下一个丝囊,取出一颗玛瑙色鸡蛋大小,闪闪发光的一颗巨珠来,笑道:“秦兄以此珠按住伤口,再运功驱毒,约半个时辰,体内剧毒即可尽除。”

    琵琶老人依言行事,半个时辰后,果然将体内剧毒逼出,但人已是疲累异常,如同患了一场大病似的。

    不由暗自惊心,说道:“好厉害的家伙!如非遇到于老弟,我这条老命恐是无法保住的了。”

    青衣医隐又自胸前取出一只玉瓶,倾出一颗朱红色丹药,递给琵琶老人:“这是我集各种灵药炼成的少阳丸,有培元固本之功,秦兄体内消耗过甚,请快服下,否则十天半月之内,功力难复。”

    琵琶老人也不客气,依言服下,青衣医隐所炼灵丹妙药,果然非同凡响,这少阳丸入口生津,吞下后,琵琶老人只觉一股热气起自丹田,顷刻间药力遍走各经脉要穴,立时神清气爽,精神倍增。

    他向青衣医隐称谢后说道:“于老弟不在天风庐纳福,却深夜莅此荒山作甚?”

    青衣医隐面色忽转惨然,目光中泪光隐现,慨然道:

    “我本早就决意不再过问世事,至今已是三年,未下莫干山一步,月前我们遣下两个徒儿,赴黄山采药。

    他们在归途因救一节妇,和枯木教发生冲突,枯木教竞不顾武林道义,群打群殴,二徒众寡不敌。

    把采得灵药尽数失去不算,还都负了重伤,然后能冒死冲出,待他们返抵莫干山,因时间拖延过久,竟都不治……”

    顿了一下,面上颜色突转坚毅,继续说道:“我本欲赴山西管涔山枯木教总坛寻它教主枯木修罗理论,因闻附近山中也有枯木分坛,特来看个究竟,不意空白奔波了半宵,迄今所见了秦兄……?”

    琵琶老人闻言,心中一动,暗道:“那女娃儿的无故失踪,恐怕亦和这枯木教分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