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妖法!”不敢多言,跳至一旁,昨夜之仇总算报了。
怒不笑邪声道:“换我来!”但觉宋两利必有暗招,说不定胸口置得护板,否则忘听得硬梆梆声音,已心怀鬼胎,大步行来,凝掌以待。
宋两利知他怨自己,必出狠招,黠声道:“我已请神明附体,你莫要中邪了!”仍运功戒备。
怒不笑道:“中邪的应是你!”猛往前欺,看似欲击其胸口。身形一掠,竟然闪至宋背面,厉掌猛往其命门穴处击去。他想命门乃人身要穴,一击之下不死即伤,忒也想撂倒宋。
杨朴等人见状诧然欲想阻止,却也过慢。
谁知宋两利早已窥知,已将“化神赋”之“天地无极、乾坤浩瀚”之吸功大法运展开来,怒不笑这一击,正中要害,纵击得宋两利唉唉闷叫,怒不笑手掌却觉被粘在对方穴道上,功力一泄而去,吓得他赶忙撤招,骇道:“你会吸功大法?!”
宋两利道:“什么法,我是不懂,但我化作天神,自不怕凡人掌力了。”
怒不笑冷哼:“再接我一掌试试!”仍想击出,刁采盈却挡来:“你无赖么?”怒不笑不敢抗她,悻悻闪退:“日后再跟你算!”跳至一旁。
宋两利落个安稳。
只剩钱不贪未出招,他另有想法,道:“既是神明,当不受凡人金银,交出些许,我可不必击掌亵渎神明!”
宋两利道:“神明也要金装,无人供奉,岂非成了穷神;不过你既客气敬神,给你些许便是!”伸手住口袋掏去,他虽和忽必瑞坐拥宝藏,但平常开销却甚节俭,所带银两不多,偶而甚至半路金尽,得靠化缘渡日,此时能摸出银子已是万幸,抓了出来,竟是三两银,丢予钱不贪便是。
钱不贪接过手,诧道:“只三两银?!”
宋两利说道:“那已是我全部财产,不想要么?还来,受你一掌便是。”杨朴暗叹,宋两利过的竟然如此清苦。
钱不贪可贪得很,银子有进无出,赶忙收下,道:“三两是前金,后头三千两,待你筹足再付,你既已投靠金国,即是盟友,这一掌免了!”
宋两利道:“受一掌三千两,我可愿意!”
钱不贪道:“我甚不愿意,且划不来!下次再算,下次再算!”跳得远远,两眼贪笑,眯成一线。
宋两利道:“也得我有钱才行!”
钱不贪仍是那句:“下次再算,你一定有!”
宋两利道:“希望如此!”既已摆平四大护法,心情亦显轻松,转向父亲,眼角暗示,该可利用金军教训荒唐宋朝了。
杨朴道:“诸位既已原谅小神童,一切自好处理,首先尚请余将军向外宣布,宋军黑先锋已被押返金国,留待后审,金国则多位小神童助阵,免得众人误会。”
钱不贪道:“直接把黑先锋处死,不就得了?”
杨朴道:“处死,还得找尸体替代,甚为麻烦,言明押往后方,自可省事。”
钱不贪道:“也好也好!”转瞧宋两利,笑道:“若有麻烦,我来收拾即可!”宋两利欣笑以对。
余都姑遂找来副将,传令下去,说明黑先锋已押往后方消息,立即引来金军一阵掀天骚动。登有部队提议抢攻,以报昨夜之仇。
想及洪水淹军队,余都姑亦觉窘困,毕竟那非光-之事。
杨朴道:“不打不相识,小神童既已投诚,当以同侪看待;倒是小神童对宋军较为了解,今日可反攻么?”
宋两利道:“大雪不断,天黑一片,是不利作战,尤其对方仍在黄河口堆冰雪,大军再去,照样会遭水淹,倒不如调头回攻虎威桥,只要破得方虚默法门,这头人马保证亦守不住,一举双得!”那方虚默即是乱源之一,想办法教训,亦是应该,否则他和童贯狼狈为奸,忒也危害不少。
余都姑颔首:“此倒是好计策,不知军师意下如何?”对于引水淹大军之事颇为忌讳,故有调头准备。
杨朴原和宋两利似有心灵相通之意,道:“我军一向势如破竹,现已稍稍受阻,尤其此处地势较矮,实难防水患,是该回避,只留下一万兵应势即可,至于虎威桥那头,虽有方虚默布下邪阵,以小神童之能,自可轻易破去,咱便以其为攻击目标,方为上策。”
余都姑道:“就此办理,我去调遣大军去了!”说完拱手拜向杨朴及宋两利,大步而去,先前瓜葛,一笑置之。
杨朴转向四大护法,道:“四位可先行至宗望元帅那头,通风报信,也好配合攻击。”
刁采盈道:“我们是想走,只是这小子邪得很,军师可罩得住?”目光挑媚,直把宋两利当成猎物看守,毕竟当年曾裸裎相见,已起微妙感觉。
杨朴道:“毋需担心,小神童识大体,他若想反,早就反了,何况前后皆有大军,自能应付一切。四位放心去吧!”
宋两利道:“对对对,快去快去,否则怒不笑又要偷穿你的肚……”“兜”字未说出,刁采盈脸色顿变,斥道:“你敢!”一掌扫来,打得宋蹲身躲去。
刁采盈猛又劈往怒不笑,吓得他四处躲藏,直道:“我没有,不敢了!”
刁采盈顿觉窘困恶心,悻悻而去。
沈三杯伤势较稳定,亦追去。钱不贪笑道:“待会见!”追出。怒不笑瞪向宋两利:
“少破坏我俩感情!”为向刁采盈赔罪,无暇理会宋,一劲飞去。
宋两利暗乎好爽,有四人在旁,性命备受威胁。
杨朴问道:“他俩怎像仇人?”
宋两利呵呵笑道:“怒不笑暗恋刁采盈,时常偷穿她的肚兜,后来被我拆穿,两人从此没完没了!”
杨朴笑道:“原来如此,难怪两人一见面即斗,忒也是怪异组合,那怒不笑好色,却也制不了刁采盈,实是一物克一物。”
宋两利道:“爹可预防了,金军迟早会是咱敌人。”
杨朴叹道:“是有防备,然有时却矛盾,若是宋国能出明君,倒也罢了,赵佶却昏淫无度,比起来倒不如金国太宗,他至少不会纵容奸官胡作非为……,只要百姓能安居乐业,谁来治国皆一样……”
宋两利道:“爹赞成太宗入主中原?”
杨朴道:“依常理判断是如此;但依血统又不许此事发生,毕竟汉人就是汉人,让得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