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姓什么呢?”(“乙"抢答道:“我们从前性黄,名字就叫甲、乙、丙,后来觉得麻烦,干脆就不用姓了。”
柳贵毕竟与他们是同龄人,听了忙问道:“你们的爹娘呢?”
“丙”答道:“我娘一胎生下我们三个,由于家里穷亏了身体,得了病已死了,我爹便东家要一口西家讨一点,将我们喂大,他自己也累病了,后来在我们三兄弟八岁那年,父亲也病死了,从此以后,我们便成了孤儿,我们是靠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
柳贵和“甲”在聊着苦难的身世,柳春和耿青在旁听了,心中也觉得不是滋味,于是众人都沉默下来,不再言语。
活泼的“丙”想起刚才坐在马后时,听到耿育和柳春的对话,为了证实柳春是否能请三人吃一顿饭,便满心欢喜地问柳春道:
“这位大哥,你刚才说想请我们吃顿饭又怕没机会,这下我们哥三个,不用你老哥请便自己到了,你老哥可不能食言呀。”
柳春笑道:“你这个小鬼头,刚吃了上顿又记挂下顿啦,以后就送一座饭店给你们三人罢了。”
说完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柳春又关切地问:
“你们小兄弟三个,今后准备往何处去呢?”
“甲”答道:“我们出来四处游荡,也没有固定的地方,今天遇上你们这三位好心人,倒愿意跟你们一道走走,只不知你们可……”
柳春笑道:“我们去的地方离这儿很远呀。”
“丙”答道:“我们跟你们走五天。”
“乙”道:“不行,跟他们走三天。”
“丙”叫道:“乙,你不愿五天就算了,我和甲跟五天是跟定了。”
“乙”也不甘示弱,大声道:“我和甲跟三天,剩下的两天你一人和他们一道走好了。”
“甲”也高兴地逼他二人道:
“俄四天先甩掉乙弟,再丢掉丙弟,看你们还吵不吵。”
跟着三个小孩逗闹,倒给耿青一行旅途增加了不少乐趣,众人一路说说笑笑,不觉中便已走了一大段路。
忽然,“乙”想起还没问他们姓名,便举着大人口气问耿青道:“三位仁兄尊姓大名?”
耿青答道:“我叫耿青,他叫柳春,这个小兄弟叫柳贵。”
甲、乙、两兄弟忙道:
“今后我们就称你们叫耿哥,柳哥了。”
“那我呢?”柳资不高兴地道。
“噢,你不能再叫柳哥,那就叫贵哥吧。”
“那好。”柳贵高兴地点点头。
“贵哥!”“丙”也高兴地喊道:“哈哈,这下好了,我又多了三个大哥I。”
众人谈着,走着不觉拐上了一个岔道,这条岔道两旁长满了一排排古老的参天大树,它伸展着肩膀像欢迎远道来的客人似的,它那茂密的树叶把大道上的阳光遮起来,像一把相连的巨伞,给行人带来一片清凉的世界。
树上的知了,不厌其烦地叫着,此起彼伏,真是热闹非凡。
“‘丙”调皮的拾了一块五头,向上掷,知了顿时受了惊动,叫声停了下来,可是片刻之后,又“知了,知了”地叫起来。
“丙”兴奋已极,一跃身爬上了大树,其动作就像猴子一样灵敏,当“丙”在树上摸索一阵滑下来时,两只手上也抓满了知了。
下树之后,他嘴里喊道:
“耿大哥,给我只口袋装起来,这玩意儿,用火烤烤可好吃啦,比山珍海味还要鲜美呢。”
“甲”和“乙”的兴趣也上来了,他们也争先恐后地爬上树,各显神通去了。
不多时,三人竞抓I满满的一袋知了。
这下,可把同龄人小柳贵在树下急坏了,想学他们的模样上树,但先天不足,没这个本领只得仰起头望“树”兴叹。
柳春见三人玩得还没尽兴,在后面拖拖拉拉的,不肯快行,便对他们喊道:
“喂,你们三兄弟还是上马吧,否则你们两条腿是赛不过四条腿的马的。”
“甲”嚷道:“柳哥,不是我们吹牛皮,让你的马先跑出十里地,我们也能追得上。”
“乙”也大一旁帮腔道:
“柳哥,若是不信,咱们就比试比试。”
“甲”说着对准柳春的马蹄就是一脚,“乙”、“丙”几乎是同时伸出腿也将耿育和柳贵的马踢中,兄弟三人的行动不约而同很是一致。
那三匹马吃痛,便顺着大道飞奔而去。
耿青等三人的兴致也被他们提了起来,遂乘兴策马飞驰。
他们一口气飞奔了大约十余里地,忽然觉得有一阵喧闹声由远而近而来,等不一会,才听出是知了的叫声。
三人正欲抬头看时,知了声已从头顶飞达,穿过前面的大树,渐渐消失了。
那小柳贵也是年少气盛,一路上拼命地打马,还不停地催促耿青和柳春,快点,加油,不要让他们赶上了。
这样,三人又飞奔出了十余里,柳贵已精疲力竭了,不得已才放慢坐骑,任马信步往前走去。
柳贵虽然很疲劳了,但精神还很振奋,心想这下三个小于肯定是赶不上了,可是他们还嘴硬,想跟我们比高低,哼,真是太自不量力了。
柳贵正在想看,忽然听见前面的树上瀑出知了的叫喊声,就像知了大合唱一样。
接着知了叫声又从空中落入地下。
耿青三人定睛一看,发现前方地上放着一个袋子,预知了的交响曲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
三人见了已感奇怪,“呼”的一声,树上跳下三个人来,原来正是甲、乙、丙三兄弟。
兄弟三人同声对柳春叫道:“柳哥,怎么样,这下信了吧,是你的马快还是我们人跑得快?”
原来刚才那阵从树头飞逝过去的知了声,正是三兄弟拎着知了口袋在树顶上飞奔而发出的。
耿青和柳春均暗惊叹,这三兄弟表面虽憨头憨脑的,却是身怀绝技,但不知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功夫。
柳春笑着赞扬道:“三位小兄弟身手果然不凡,确实给我们大家开了眼界,为兄很是佩服。”
耿青也赞赏了几句道:
“你兄弟三人的轻功确实不错,为
-->>(第5/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