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防卫,无意间也解决了他当时的难题。
那被扫的山石一阵隆声响,已落下峰下。
峰壁上即出现一块黑色石块。
黑石呈长方形,与峰壁齐干,大小与门栅相等。
黑石中心有一白色痕印,形状、大小,又恰与玉-一样。
翁如翁将玉-取出,平放在白色痕印之上,微微用力向里按去,竟然没有按动。
慢慢的贯注内力于指上,一成……二成……继续增强,直到内力提到七八成时,方才“卡”的一声,按了进去,证明他所想的没错。
他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
但是,玉-按了进去,仅与黑石齐平,使尽全力也不能再尽分毫,那个看似门栅的黑石仍然没有活动的迹象。
他知道必然还有古怪。
现在他心里的急躁,早已平息下去了,冷静的思考,这个古怪究竟是在什么地方?
没多一会,便又开始试探。
左旋、右旋、上推,都没有动。
他不敢立刻就往下推,生怕下推也不灵时,便要技穷力拙了。
等了片刻,直到患得患失的心情完全平安下去,才猛力的往下来按。
这一次没有叫他失望,一阵轧轧轻声响中,黑石已经缓缓下降。
峰壁上立刻现出一个洞穴来。
黑石降到与洞底齐平,即不再降。
他缓缓的走了进去。
洞径不长,约三、五丈,便是一个石室。
石室四壁,刻了十二个人体坐像,左起为首,坐像旁刻有八个梵文。
翁如松随侍神僧整整十年,闲读涉及经卷,对于梵文并不陌生。
这八个字乃是“分合神功,留赠有缘。”
每尊坐像下都梵文口诀。
十二坐像后,又是一片小字,他也看了一遍。
口诀可以背诵,坐像却不能带走,他只得留在洞中细心揣摩。
也不知过了几天,他也忘了饥渴,方才有所领会。
并且也知道,这分合神功也是一种佛门绝学,没有武功的人学会了也没有大用。
会武功的,尤其是学会两种以上心法的人,才有极大的用途。
分合神功可以使原有的心法增厚加强,也能使两种以上的心法合一,而动用的时候,或分或合,无不如意。
这种神功对于翁如松正好有极大用处。
他听了乐天羽士的话,会将师门心法和火灵功合并练习,总觉扦格难通。
这一来,正好帮了他一个大忙。
直待分合神功习成,他才感觉到饥渴,同时也感到侥幸。
练功期间,竟没受到任何干扰。
他按照小字指示,匆匆将坐像口诀完全毁掉,才向洞口走去。
不知何时,黑石已然自动升起,将洞门又堵住了,怪不得没人进来干扰,原来是这个原故啊!
洞壁小字并没有指示自内开启石门的方法,这可怎么出去呢?
“反正图像口诀已经毁了,这个门留着也没有作用。”
霍然一掌,便向石门劈去。
分合神功初次运用,这一掌是牟尼神功与火灵功的总和,威力要比任何一种功力大了一倍。
黑色石门那经得起这一掌,早已应掌飞落峰下去了。
碎石纷飞中,翁如松也掠出洞外,迳行觅路下山。
他在大别山耽搁了将近十天,不知天运帮得到佛令之后,可有什么越轨行动,自是忧心忡忡。
下得山来,先找了一个小镇,解决了饥渴问题,也不管会不会惊世骇谷,展尽脚程,便向鄱阳湖赶去。
到了都昌,找到鄱阳渔隐派在这里的一个名叫闹海余鳌樊庆的弟子,问明翠碧嶂平安无事,方才放了心。
不过,樊庆却告诉他,两天前恶判官钟霄来找过他。
“他现在在哪里?”
“南昌。”
“我就去看他。”
“真是公子约来的?”
“嗯!”
“靠得住吗?”
话一出口,樊庆才觉得不妥,这么问岂不是连翁如松都被怀疑了吗?
但是,话既已出口,无法收回,脸上觉得讪讪的,不大自然。
翁如松并没介意,坦率的道:“他人不坏啊!已和我做了朋友,你先派人知会湖主一声,我找到他就回翠碧嶂。”
在南昌,翁如松很容易的就找到了恶判官。
不,是恶判官手下的人发现了他,领他去的。
和恶判官在一起的,还有活阎王和金针渡厄,费无极已回璇玑洞了,誓言不再出山。
翁如松见到恶判官,因事耽搁害他在翠碧嶂碰了壁,先向他致歉。
“小兄弟,你放心,这是人情之常,我不会怪闻超的。”
钟霄豪爽的笑着回答。
随着,他又给翁如松介绍了活阎王与金针渡厄。
翁如松一一以前辈之礼相敬。
金针渡厄伤势已愈。
活阎王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松,深觉他宝光外宣,神清骨秀,竟然看不出他的武功深浅来。
除去金针渡厄,阎王、恶判都带来了不少得力和重要人员,也都唤来与翁如松相见。
翁如松便在南昌包了一酒楼,欢宴这些江湖豪客。
同时,也把闻超派来南昌的人,请来作陪。
席间,金针渡厄出把他夺取佛令的用意说了出来。
原来他的一个姻亲,也被天运帮徒杀了,事发当时,他的独子媳和两个孙儿,正在那家作客,也遭了池鱼之殃。这下子,无异害他绝了后。
请想,他如何不恨,又怎能不报这个仇?
谈到报仇,一个人的力量终属有限,所以,听到佛令有了下落,他才千方万计想夺取到手,欲藉各大门派之力,出这口怨气。
在这座酒楼里,四个人初步交换了一下意见,准备第二天一同到翠碧嶂,会齐众人再作具体决定。
酒席来终,闻超已经得信,亲自赶了去,再三向三个魔头道歉。
看在翁如松情面,三个魔头自然不便耿耿于心。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