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蜀山剑侠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九回第(4/10)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冰山雪海。莫非我们把路走错,走到滇西大雪山来了吗?”谢璎答道:“你说得对。我也正在疑心,沿途所经均不像是峨眉,按路程却该早到,此山俱是万年不化的冰雪,怎得会是峨眉?十九把路走错。只为适才助我姊妹脱险那人曾说前途有人相待,并没说我们把路走错,内中必有深意。又见迎面这山高出群山之上,凭我们的目力,竟会望不见山顶,从出世以来还是头次见到。这还不说,最奇怪的是我到了这里,心中老动,仿佛往日叶姑带我们去见爹爹,因三年才去一次,由上路便盼起,越快到,心越急的情景一样。所以老想和你说往回飞,另寻峨眉下落,却又总是想到那山顶上去,不曾出口,你说怪不怪?”谢琳道:“谁说不是,我也是从初见这雪山起便心动,活似有个极爱我们的人在那里等我们一样,照着我的灵机,兆头还是很好。不然,我已料定是大雪山,不等到此,早喊姊姊回头了。”说时,二女遁光已经停住。谢璎道:“这事真奇,停下来,我心更动得厉害,直恨不能当时飞将过去。我想神僧既说前途有人相待,必非恶人。此山又如此之高,相隔只百多里,也不争这一点时候。反正走错,难得到此,何妨上去一次,不管有无人相待,好歹也开一回眼界。”

    话未说完,忽听遥空一声清磐,竟似由对面高出云天的雪山之上传来。二人闻声,不由心旌摇摇。一面又觉身后有什么警兆侵来,只有前行安乐之状。双双连“走”字都未说,不约而同朝前飞去。越往前,冰雪之势越发雄奇。因山太高,须迎着罡风向前斜飞。沿途俯视,只见到处冰崖千仞,万峰杂沓,茫茫一白。天色老是那么阴沉沉的,日月无光,青苍若失,一望数千里俱是愁云漠漠,惨雾冥冥。尽管四外雪光强烈,眩人双目,并不觉出一点光明景象,加上悲风怒号,雪阵排空,汇成一片荒寒。休说人兽之迹,连雀鸟都没见有一只飞过。忽然一阵狂风吹过,好些千百丈高的冰崖雪壁忽然崩塌,当时冰花高涌,云雾腾空,轰隆轰隆之声,响彻天际。跟着数千里内的雪山受了震动波及,纷纷响应,相继崩塌,声巨而沉,恍似全山都在摇撼,端的光景凄厉,声势惊人。二女暗忖:“这等穷阴险恶之区,除了冰雪,什么景致都没有。尤其山岭之上,罡风凛冽,景更荒寒,任是铁建的庙宇也为吹化,怎会有人在此居住?但那一声清磐,又分明是山顶上发出来的,真个奇事。”一路寻思,越飞越高,不觉飞到顶一看,那山竟比下面所见还要高出两倍,满山俱是万年前的玄冰。因受罡风亘古侵蚀,到处冰锋错列如林,人不能立足。通体满是蜂窝一般的大小洞穴,其坚如钢。乍摸上去,并不甚冷;等手缩回,只觉寒气侵肌,其冷非常。

    二女巡行了一遍,除却黑铁一般的冰峰冰柱,毫无所遇。罡风寒气酷虐异常,虽然修道多年,时候久了也觉难耐。失望之余,还没商量飞回,谢琳道:“我怎么只一想退回去,心便吃惊?一想前行,便自宁贴?这样绝顶,本来不会有人。山那边又被半山云雾遮住,何不下去看看?那边背风向阳,天气好些,也许云雾之下有人居住。如找不到,索性绕山而回,免得迎风上下费力。”谢璎点了点头,又同往山后降落。刚把上层云雾穿过,便觉出下面冰雪渐稀,山势倾斜得多。俯视居然见到土地和一些耐寒的矮树短草,料有希望,好生高兴。本定照直飞下,不知怎的,到了山头,无故偏向东南方角上飞去。前半仍有冰雪,山势也极险峻,百里以外方见林木。二女一口气飞出三百里,又有一山前横。谢璎方道:“我们人没遇见一个,就这样乱飞一气,有什么意思?”谢琳忽然惊喜道:“姊姊你闻见香么?”说时,谢璎也闻到一股旃檀香味。姊姊二人一样心急,不顾再说,抢着往前飞。

    前面这山本已林木森秀,及至飞越过去,忽然眼前一亮,大出意外。原来山的对面还有一座较小的山峦,四外高山环绕如城,此山独居其中,宛如宗主。那景物的灵奇清秀,直是从来未见。主山四外,平原如绣,芳草连绵,处处疏林。不是绿阴如幄,便是繁花满树,嫣红万紫,俪白妃黄,多不知名。天气更是清淑温和,宛如仙都暮春光景。并有云峰撑空,平地突起,石笋丛生,苔痕浓淡,苍润欲流。再往前去,便是一片水塘,碧水溶溶,清可见底。塘侧多是千百年以上的松杉古木,下面绿草成茵,景绝清旷。还有一桩奇事:举凡虎、豹、熊、署、羊、鹿、猴、狼、兔以及各种禽鸟虫蛇之类,随处都是,游行往来,见人不惊,也不互相侵害。照例平时形如世仇,见必恶斗,或是弱肉强食,见必吞噬的,到此都化去了恶性,只有亲呢,全无机心,各适其适,意态悠然。林枝树抄,只见佛禽浴日,灵蛇吐焰,翠鸟娇鸣,如啭笙簧。见了人来,有那大一点的怪鸟,以及雕、鹤、孔雀之类,偶还偏着个头,做然看上一眼,多半直如未见。二女觉着这里景物自然美妙,已是难得,似这样羊虎狼鹿、蛇鸟鹰燕等本性相克的生物,竟会栖息一地,互可押习,各不相惊,更是极其稀罕。明明群动之境,耳目所及,偏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静中之趣。自然心移神化,相对无言,把平日好寻生物戏弄的童心全收拾起。遂将遁光停落,一路观赏美景。由水塘侧绕过,见生物鸟兽更多,到处琪花瑶草,嘉木繁阴,泉石之胜,更是目不暇接。却没见到一个人影。行约五里,方到对山脚下。

    初降落时,因见对面山上白云如带,雾约烟笼,只顾观看那些珍禽奇兽,不曾留意。这时走到山脚,才看出山势险峻,四外都是树色山光,花香鸟语,山却宛如天柱矗立。尽管玲珑剔透,通体空灵,石色苍古,有似翠玉,却不见一草一木。全山仅下半近中腰有一块突出的平石,此外都是嵯峨峭立,无可着足。那平石广仅亩许。由下望上,只听泉瀑之声,洋洋盈耳,宛如鸣玉。方欲飞身上去观看,猛瞥见一片祥云由顶上飞起,直朝来路高山之上飞去,其疾如电,晃眼无踪。料知有异,忙飞到石上一看,紧靠崖壁,还搭有一座极宽敞的茅棚。左右一边一道飞瀑,如白龙夭矫,贴壁斜飞,到了平石附近,顺着山势,绕山而流,径往后山转去。适见白云横亘,便是此处,所以不曾看出。如此灵境,断定棚内必有高僧驻锡,不顾再看景物,忙往棚中走进。还未进门,便看出棚内空空,只当中蒲团上端坐着一个未落发的妙年女尼。身侧地上插着一根树丫杈,上悬一磐。面前有一小木桩,放着一个木鱼、一个香炉和几本经卷。此外更无长物。除几根木架外,无甚遮拦。当中正门却横着一根木头,离地约有三尺。说是门限

    -->>(第4/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