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回 幽情谁与诉 卷帘人瘦比黄花 积想已成痴 客馆灯孤惊素脉第(1/5)页
这是一个凄风苦雨的秋晨。四川小三峡上游二岩峡左近壁山县东面,一个乡村中有一人家。女主人是个少年美貌孀妇,姓秦名淑华,本是江南世族,自幼随宦入川。嫁夫沈畅是个秀才,家居重庆,人甚风雅,因爱北碚小三峡风景之胜,移居夏溪口附近。当地又名温泉峡,长河如带,水清若镜,风物清美,景甚灵秀。
夫妻二人原甚相得,不料才人天妒,红颜命薄,淑华花信芳年,丈夫便自病死。生有一子沈煌,年才七岁。家有田园,可收百十担租粮,本是小康之家,守节抚孤过了几年,生活也颇安定。
淑华天生丽质,少年孀居,秋月春花,自不免于抚今追昔,怅触前尘,对影凄凉,衷怀悲苦。这宵早起,见满地梧叶飘落,昨日秋雨尚还未住,寒风呼呼,吹得败叶群飞,萧萧乱响,天色又极阴晦。因是九月间的天气,庭栏上几盆菊花已然开足,正摇曳于风雨之中,虽在凌寒独做,自负霜华,但是地上已有落英飘坠,好似盛时难继,一年容易,行入寒冬,彭泽孤芳,难再矜其冷艳,暗忖:“韶光易逝,盛时无多,花犹如此,人何以堪?就算夫妻多情,此时仍在,当此已凉天气,秋雨秋风,至多嘘寒问暖,相对温存,也只暂时欣慰,为欢几何?百年弹指,终归黄土,还不是个空的?”心念一动,若有所悟。
忽然一阵寒风,夹着一些雨点吹向脸上,淑华当时机伶伶打了个冷战,觉得翠袖单寒,弱质难禁,正要回房添衣,忽听一声“娘呀”。转身一看,一个短小精悍的幼童两脚污泥,衣服也全淋湿,一纵一跳挟着书包,由风雨中欢呼跳跃而来,正是爱子沈煌,不禁又疼又气,忙迎上前,微愠道:“幺儿刚上书房,怎又回来,又不走干路?看你这一身,今日天冷,冻出病来,又要娘服侍你。还不换了湿衣湿鞋,暖和一会,快读书去!”说时伸手要抱。
沈煌忙往后一纵,笑说:“娘莫生气,儿子没有逃学,有好多话要和娘说。我想衣鞋反正湿透,何必又把走廊弄脏,累娘打扫?故此冒雨而过。儿子一点不冷,娘莫担心。
娘爱干净,我身上泥水太脏了,这时候不要抱我,请娘拿出衣鞋,就在廊前换上,再教杨妈拿了洗去,免闹得一房泥水,娘又生气。芸香这丫头哪里去了?由娘一人在此,多闷人呢!”
淑华知爱子素来用功,只爱习武,时往右邻小庵,从慧圆女尼师徒偷偷习武,因其从小体弱,自从习武,体力转强,也就听之;一听不是逃学,化愠为喜,再生怜爱,几次想拉在怀中抚爱,均被纵避,嗔道:“胡说!这大的风口里脱换衣鞋,不怕伤风受凉么?”沈煌笑道:“娘莫担心,儿子不怕冷。我不愿把娘房弄脏,绕至杨妈房中去换如何?我有好些话要说呢。”淑华不愿沮他孝心,强着一摸,手甚温暖,笑道:“幺儿既有孝心,不把衣服弄湿多好。”
沈煌拉着母手,边走边喜道:“娘不知道,我还没有顾得说呢。自从娘为我夏天玩水生气,连河边都不去了。昨日未下雨,我见到一个怪人,正赶周老师午睡,便跟了他去。那人对我甚好。回来和老师说,老师说那人必是一个异人奇士。他老人家医道原好,今年清明见娘时还对娘说煌儿体力太差,最好学点武功。娘怕儿子淘气,和人打架,没有答应。儿子偷着习武,老师原本知道,一听那人好些奇处,便令儿子今早前往赴约,先不必对娘说,由老师跟在后面看明来历再定,所以今日起得很早。偏生昨日下雨一直未停,已然约定,不能不去,竟是一位有本领的异人。老师跟在后面,不知怎会被他知道,请到崖洞里面谈了一阵,老师说我孩儿体弱,母亲贤慧贞节,全家只此一条根,照老师平日诊脉,至多活到三十岁,岂不教娘伤心?幸是六阴脉象,虽有鬼脉,井非无救,只有学习内功,或能保全。一时偏寻不到师父,慧圆师大又不肯多教。难得他有此好心,便命拜他为师,令来禀告。娘说好么?”
淑华知道教书先生人甚忠诚正直,品学兼优,本是至亲好友,爱子从小便他所教,一直未走,因精医理,常劝自己允许爱子习武,自从丈夫死后,虽因避嫌轻不相见,但他较前格外尽心,当年清明忽令老家人请见,说爱于体弱,习武始能强健,当代物色高人为师等语,照此说法必有原因,笑道:“我儿说话怎的无头无尾?这大雨天,如何老师会带你去拜一个生人为师呢?”说时沈煌已把湿衣换掉,投入娘怀。淑华一把搂抱,一面抚弄他的柔发,笑问经过。
原来沈煌最孝,性又爱武,聪明颖悟。乃师周文麟是个少年名士,与主人夫妇原是好友亲戚。沈畅在时见其孤身一人,又是至好,约来家中教读。沈家搬来不过数年,当地无什亲友,书房在前院,和内室隔着两三层院落,又是习久相安,沈畅死时托妻寄子,令其继续教读,并告爱妻,说:“双方情逾骨肉,你们本是亲戚,无须避什瓜李之嫌。”
淑华因和文麟表亲,从小一处长大,丈夫为人旷达不羁,死前屡次示意,劝令改嫁,闻言领会,愧愤交集,因丈夫垂危之际,不便和他争吵,满拟丈夫死后,便请文麟辞馆回去,不料文麟并无去志,而爱子对于师父情分甚厚,又不肯舍,再者双方世戚之谊,文麟家世江南,从小随父宦游,孤身一人,无家可归,也不好意思示意令走,始而因循不决,未后看出师徒二人均不舍分离,老师不特未负亡友之托,教学尽心,人更端正,以前丈夫在日,几于无日不见,葬后两三年中,共只每年三节和清明见上一面,神态词色比起丈夫在日还要庄重守礼,由此习与相安。文麟对他母子关心维护真是无微不至,但在表面上却丝毫不露出一些痕迹来。因文麟少年英俊,饱学聪明,教学全重实际,不似寻常村学究一味严苛读死书,师徒二人常时携手出游。
这日沈煌见师午睡,偶往门外闲立,看见一伙人围着一人正在争吵,过去一看,乃是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年,地上散碎好些鸡蛋,满地卵黄流溢;旁边一个乡下人,正与这个少年争吵。原来乡人向三挑着一担鸡蛋路过当地,被少年唤住,讲好三文钱两个。因向三欺负少年外乡人,多卖了半文钱,一口话又不甚中听,少年说要过数,却嫌地上太脏。恰巧街旁有一大石鼓,令向三用双手围成一圈,把鸡蛋放在圈内,以防滑落。少年手法极快,一会工夫堆成一座两尺来高蛋塔,最奇是由底层到顶全是尖头向上,个个直立。堆成以后虽是好看,但是石鼓当中高圆,本来就摆不平,全仗向三两手环绕围护,再是这等宝塔形堆法,休说松手,稍微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