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蛮荒侠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一回 兼弩穿云 匝地芦笙遗爱在 三凶前路 排天碧嶂旅愁多第(3/10)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言,忙说:“那还用说!”一面吩咐抱婴儿的汉子进去,将腊货兜兜咸菜装两大篓来送给贵客,口中忙不迭地向众人称谢,将婴儿仍接抱过来,又问众人到云岭什么地方去,回来时千万到我们这里再吃一顿豆花。众人只含糊其词的答应。一会工夫,门内老妇唤人进去,抬来两篓咸货咸菜之类,足有好几十斤。

    筠玉正说大多了不好带,十熊正和主人家中一个汉子跑了过来,见筠玉要推辞,忙接口道:“这肉好吃,他既好心相送,我们还是带了走吧。”筠玉还未说话,那汉子忽朝主人耳边啾咕了凡句,那主人忽然大惊失色道:“将才诸位贵客不明说往哪个地头去,差点误事。幸亏那边桌上几位大哥说了实话,不然就糟了!”余独忙问何故,主人道:

    “诸位到云南怎么不走官道?却走这险恶的云岭山路,还同着几位堂客。这条路从前只有采药材的人因图就便沿路采药打此来往,如今云岭出了两恶一怪,连山中生蛮都要逃出山来,无人敢打那里行走。贵客们最好另打主意,改路吧。”余独道:“我们俱喜游山玩水,又好打猎,所以才打此山抄近行走,决不换路。你且把两恶一怪是些什么,说出来我们听听,看我们可能降服得住?”主人道:“那一怪,我只知道会生吞活人,虽有山中逃难山民说起,但是其说不一,不大清楚。那两恶俱是两姓生蛮的头子,不但本领高强,行动如飞,心肠更是狠毒不过,内中一个听说是龙生的,又凶恶又爱弄婆娘,专一喜吃活人脑子。贵客们如定要从山里经过,入山四五百里还没有什么,沿途就有许多猎虎寨人,只要有本领还能打发,一过孽龙荡,再往前就难说了。且喜我去年所救的两个人正是两恶当中的一个,乃是夫妻二人,男的叫蔡野神,女的叫金花娘。当初我在无意中救的他二人,临分手时,给了我一枝断箭,说是不论是我或是我的亲友,只要拿着这枝断箭寻他,他有十分力使十二分。我留着它无用,不如送与贵客,带在身旁备个万一。不过有了此箭,这一恶虽然可以把仇人变作亲家,那一恶一怪却比他夫妻厉害十倍。依我的主意,贵客们将箭带去,见了蔡野神,叫他给诸位想法过去。他如也劝诸位休能过去时,哪怕多走些路,还是回来另打主意为是。”说罢,便命人入内取那三角小旗。

    林、毛二女闻言,只笑了笑,不但不放在心上,并不愿将那断箭带走。毕竟余独久闯江湖,见多识广,素来行动谨慎,虽然看出林、毛二人心意,但是自己也不便接箭示怯,只抽空拿眼望了望杨氏父女,丹姝、碧娃惊弓之鸟,听说要走两三千里大山,虽然林、毛、余三人本领高强,因为自己一家老弱,总有些担心,又听主人如此说法,愈加害怕,再加上余独用目示意,益发着了慌。碧娃首先拉着林璇道:“姊姊还是将那断箭带了去吧。”丹蛛也跟着说:“姊姊本领虽然高强,出门还是有备无患的好。”林、毛二人还未答话,主人已将断箭取来递上。余独趁势一手接过道:“既然杨家两位妹子主张谨慎,我们就领了主人盛意吧。”林璇因余独已然接箭在手,不便再说不要,只筠玉瞪了余独一眼。众人见那支断箭仅剩头上小半截,箭镞形如小叉,当中有一个“天”字,并无什么别的奇处,因为尚要赶路,仍由余独将箭带好,和主人彼此道了谢,作别上路。

    转过前面山角便人云岭,仍由杨宏道独乘一架山舆,丹妹、碧娃合乘一架,由男女六个山民分抬两架山舆、两排行帐食物,林、毛、余三人仍是各背包裹兵刃步行。路上筠玉还笑余独胆小,余独对筠玉素来敬爱,由她去说,只笑不做声。林璇接道:“你也休笑余大哥,当初我也是向不服人,自从遇见你,交手之后,才想起单老世伯所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那句话。我倒不一定不要那箭,不过借人家力量保护,不好意思去接便了。就是我们用它不着,到底也多一处问听路的,你嫌它则甚!”筠玉才住了口。

    众人行行说说,入山越深,渐渐走入丛丛密林之中。空山寂寂,并无居人,只有众人的笑语和足音与山谷相应。也不知行过多少危崖峻险、乌道羊肠,起初还有樵径可寻,走到后来,到处都是野花杂草,深可没膝,看不清脚下路”途。尤其是时当春夏之交,丛草里蛇虺甚多,不能不加一分谨慎,因此上行走便慢了些。看看走到日落黄昏,忽然走进一处山谷,两峰对立,峭壁排天,中间只有四尺宽的门户,越显得气象雄伟,岑春说,“这谷叫天门谷,外狭内广,中有三四条岔道。谷中景致甚好,前年打此经过,里面还住得有几家常年采药的山民。”众人一听这里居然还有人家,因天色向晚,便催促快些赶到前面去。及至入谷一看,初进去时两面石壁峭立,阴森森里凉气袭人,头上现出一条青天,不时见有几片归岫闲云缓缓移动。那谷是河底,生长着草,两面壁上却生满了藤萝、小松、香草之类,不知名的野花开得十分鲜肥。那谷又是东西对向,众人迎着斜阳走去,有时对正了东西方向,遥望远处,一轮西下的红日像火轮一般射出万道光芒,照在赭色的山石和那些花草上,越加显得庄严之中又带几分幽艳。众人在这天然美景中一路行走一路领略,早都忘了疲倦。走出去没有三五里地,两边山崖忽然向两面展开,越往前走路越宽,隐隐看见前面绿幽幽的现出一片竹林,不时听见远处泉响。近前一看,那片竹林已把去路挡住,竹子粗的都有瓦钵粗细,劲节凌云,翠色如染,有时微风过处,枝叶——,声如鸣玉,与远处泉声相应交响,和琴声一般。

    众人急于赶到有人家的地方去投宿,佳景当前也无心观赏,因竹林茂密,只得择那疏的地方穿过。又走了有两里多路,竹林渐稀,又听得泉声震耳。众人已走得口干舌燥,想先取点山泉解渴,举目四望,那泉声好似就在眼前面不远,只看不见泉源在哪里。一路走一路留神,不时又分头跑向靠两面!h壁跟前去看有无溪涧,俱都失望而归,这时前面斜阳只剩了半角红影,天边尽处,天色已现深青,一轮半圆不缺的明月已代替了斜阳,从众人身后射出清光,与天际落霞遥相辉映,人影在地,清风徐来。众人只顾脚下赶路,不知不觉中都忘了笑语,四外静荡荡的,越听出泉声震耳。岑春坚说:“前年打此经过,那几家人家就在竹林附近,还有水井,如何会连影迹都没有?”林璇、余独都以为是他记错,这样荒山,哪里会有人家?便把投宿之想打消。决计再赶一程,万一遇见人家自更省事,如若没有,好在来时既走这条山路,就没有作此打算,只须前面寻见源头,便即打开行帐

    -->>(第3/1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