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玉积晶堆 踏橇滑行千岭雪 雷轰电舞 拿舟腾越万山洪第(2/7)页
面目。山中气候温和,冬夏长青。这场雪起得太骤,那冰雪所埋林木虽然好多冻死,看去仍是绿的。又当清和日暖,草木苏生之际,随着冰雪消融,发芽抽枝,到处山花含苞欲吐,千紫万红,五色缤纷,争芬竞艳于光天丽日之下。加上凝冰已伴,残雪未融,真个美景无边,目难穷尽。遁夫便对顾修说:
“贤弟,你看本庄景物多好,外边哪里有这好所在、好清福给我们享受?难得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众弟兄后辈又那么情投意合,亲同骨肉,人生到此,也就知足了。你总是雄心未死,亟欲重图大业,幸而有成,也不过赢得一时浮名虚誉,却要拿无数心血精力、风波劳碌去换,这是何苦来呢?”
顾修知他多年恬退,此次准备出山,一切施为,全是受了大家怂恿,不是本怀。闻言恐他已起雄心又复活动,正色答道:“大哥,话不是这么说法。天生之材,必有所用。
休说大哥文武兼资,名震江湖,便是小弟不才,也不敢妄自菲薄。如当太平之世,我们躬耕山林,也不说了。目前天下大乱,盗贼四起,我们既然自命英杰,当以救人济世为念。如只以自身享用已足,便不与闻治乱,甘愿老死荒山,岂是真正英雄所为、果然如此,隆中草庐,尽多胜境,诸葛先生当年也不必再出来,向刘先主决策三分,鞠躬尽瘁。
自古以来,凡是真名士真山入,如严子陵、诸葛亮、李泌之类,大都立有功业,至多功成还山,从无不出之理。余者不是自知非才,力却征聘,家有衣食,乐得呜高欺世;不然便是互相标榜,盗取虚声,并无真才实学。有的借为捷径,猎取功名,先还看不起当时朝士,及至自家出山,反不如人。有的弄几个养老钱,知难而退,尚可略获名利。有那热中一点的,结果多半身败名裂,啼笑皆非。假使真个隐迹避世,怎会足不出境,竟能名动公卿呢?当先主三访诸葛之时,隆中所遇诸人,俱说他时常出外闲游,往往经年累月。后人以为他喜欢游山玩水。我看他隆中一对,天下形势了然指掌,可见他那每次出游,分明是游历关河,广结贤豪,周览天下形胜,为异日建功立业之计。我们不可被古人瞒过。大哥自从隐居,常喜观看古人书籍,加以境遇又好,昔年雄才大略逐渐消磨。
好容易经弟等常日劝说,才改了点念头,怎的又萌退志了?”尹遁夫闻言,也觉众人都不甘坐老荒山,独自己一人作梗,于心不安,便笑答道:“我也不过是说说罢了,大家既有远志,我还有何话说?”
二人正在问答,忽见最前面双崖夹峙中闪出一根巨木,木。L面蹲着好几个人,各持长竿、木桨,在水面上连撑带划,箭一样直朝崖前驶来。稍近仔细一看,正是方奎等人,还同了一个英雄少年,以前送信的两个怪猴也在其内。木心业已挖空,略具舟形。
顺流而下,其疾如飞,片刻之间已然离崖不远。尹、顾二人见了大喜,连忙高声呼唤。
方奎归心似箭,奋力撑划,先未看见崖顶有人。闻声寻视,动后相逢,大是惊喜,一面回声相应,一面告知虎王:“庄上已有人接,上岸时容易多了。”说不几句,木舟离崖仅剩半箭多远。尹、顾二人因水深浪恶,来势大骤,惟恐撞在崖石上面,将人撞落水里,来时未携索钩,急切间取用不及。
那近崖一带乃众流所趋,又是受阻之处,波涛分外猛恶。木舟至此,正赶一个大浪头从舟后打来,舟前面的洪波为石崖所阻,翻成数丈高下的骇浪惊湍,又照木舟头上打到,两个浪头撞在一起。偏生前浪虽猛,只是一些反激回来的涛头,下半截的洪水已横崖归流,水力较弱。而后浪水涨既多,地势又来广去狭,拥有无量山洪催波助势,水力绝猛。木舟恰当两浪相撞之上,先吃浪头掀起了两丈来高。前浪一被后浪压倒,直漫过去,水面便陷了一个深坑。木舟随着浪头起伏,一下子顺浪直落数丈,将要陷入漩涡。
幸而前面又有一个浪头下压,将下层的水涌起。木舟刚刚为水抬起,后浪吃这两个浪头一阻,势虽略缓,蓄怒未宣,忽然水面生波,又有一个大浪头从后卷来。二浪合而为一,将所有波澜一齐漫过,涌着那只木舟,疾逾奔马,直朝崖石上面撞去。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轻舟上下,瞬息飞驶,危极一发之间,尹、顾二人眼看木舟就要撞到崖上,崖后倏地又激起好几丈高的惊浪,压舟而下,舟已穿人回波之中,为水所掩,不见人影,不禁失色惊呼。顾修更断定舟必撞成粉碎,回身就要唤人持了索钩,以备搭救。忽听怪猴啸声,以为失水呼救。再定睛往崖下一看,浪花飞落涌现处,木舟竟好端端地浮在水面之上,紧贴崖脚,随着波涛起伏不停。除了全舟水湿,人像落汤鸡一般,人舟依然无恙。
舟中站着一个少年,身穿豹皮衣裤,赤着腿足双臂,手里拿着一根长竹竿当篙使。方奎等五人齐声朝上欢呼不已。
那两个怪猴已沿着藤根、石隙,冒着崖际急流、飞泉,带着一根藤麻搓成的长绳,往上急纵。身上金毛被水一淋,越显得柔滑光泽。行动迅速异常,数十丈高下的危崖,顾修唤的人还未到,已经援上。
这时下面涛鸣浪吼,声若雷喧。崖际飞泉百重,下落如瀑,木舟正颠荡于泉瀑之下。
舟中诸人全在水里淋着,微一仰首,便灌上满嘴的水,连气都透不过来,以致语声断续,彼此都听不真切。
尹遁夫恐波涛险恶,木舟禁受不住,正欲催唤庄人速来。一见二猱携绳而上,要过来一试,甚是结实,才知来人早有预备。忙唤顾修过来相助时,二猱将手一摆,双双寻了一块崖石,将绳结套上。引吭一声长啸,倏地往崖下洪波之中纵去。二人赶向崖前一看,二猱已分波而起,踏水走近舟前,向少年叫了几声。少年点了点头,便命方奎等五人先上。二猱一头一个,各用两腿夹住木舟,双爪拽紧长索。少年独立舟中,用长篙抵住崖上。那木舟便稳如泰山,停在离崖丈许的水面之上,一任舟侧浪花飞溅,洪涛奔腾,毫不转动。方奎等五人就此分作两行,援绳而上。加了几百斤重,那两条长绳照样笔也似直,全不弯曲。
尹、顾二人见少年和两怪猴竟有这等神力,不禁骇然。顾修别有私心不说,便是尹遁夫初见这等异人,也不愿失之交臂,安心结纳。惟恐人上完以后,被他走会,忙向崖下高声喊道:“舟中英雄可就是虎王么?愚下幸托芳邻,闻名已久。又蒙救我五弟兄之德,感激万分。既承光临,务望驾到小庄一叙才好。”言还未了,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