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浩出去不一会儿,老杨回来了,笑呵呵地问方周,“方先生找我?”
“杨大哥,我们到外边走走。”说着话俩人来到木屋外,方周指着矿山后面的山峰对老杨说:“我们爬到那山顶上去看看怎么样?”
“好。”
“杨大哥,你说除了我们进来的那条山路,从其它地方能不能出去?”方周边走边同老杨聊天。
老杨摇摇头说:“没有,刀芒滚是距离这里最近的一个山寨了,其它山寨都在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外,而且都是高山峻岭根本过不去。”
“从地图看流经刀芒滚的那条河应该是萨尔温江的一条小支流,河的上游好象从附近流过?”
“方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刚才在放马的时候我也在考虑这件事情。”老杨憨厚地说。
方周侧脸望着老杨兴奋地说:“是吗?快说说你的想法。”
“那么重的石头要想从我们来的山路运出去根本不可能,这座山的后山下就是方先生刚才讲的那条河。我们可以弄个木头架子,把那块石头绑在上面,然后滑到山下的河边。再扎个木筏,把石头固定在木筏上,用缆绳在河岸上牵引木筏移动,虽然慢但是可以把石头运到刀芒滚去。”老杨慢慢讲出了自己的想法。
“太好了,我们现在就到后山看看能不能把石头滑下去。”方周高兴地说。
矿老板三个小时后来请他们去吃饭,发现只有童明和李镇浩在,他们一直等天黑了方周和老杨才回来。
见他们回来,童明他们送了一口气,急忙问:“你们到哪里去了?让我们担心坏了。”
方周高兴地说:“我跟杨大哥寻找出路去了。”
“看你们这么高兴一定是有办法了?”李镇浩赶紧问。
方周把老杨的想法简单地说了一下,最后问矿主,“老板看这样行不行?”
“我看没问题,以前怎么没有人想到这个办法?最多五天的时间我想就能把翡翠运到刀芒滚去。”矿老板肯定地说。
听矿主这么说方周更有信心了,他高兴地说:“明天我们就沿着后山下的河向外走,把去刀芒滚的路探明,如果可行就回去跟高坎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两天方周他们四人沿河回到到刀芒滚,虽然有些河段水流湍急,但这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从河中运输需要较多的人力来控制木筏,方周用电台把运输方案发给高坎,同时要求他再派一个班的士兵过来参与行动。
第二天高坎安排一个连长带领十二名士兵赶到刀芒滚与方周他们会合,随后一起开进山里。
从方周他们到达刀芒滚,郎鸿贤就已经得到了密报,他亲自调兵遣将准备截击方周他们,等到方周带人重新回到矿山,准备利用河道运输翡翠原石,郎鸿贤也从马媛那里得到了方周的行动计划。
与此同时,郎三在中国境内被捕的消息也传到老城,郎鸿贤顾不上截击方周他们了,将这件事交给他的参谋长董文才全权负责。
董文才马上挑选了三十名士兵秘密潜入焦莫河谷,准备在那里截击方周的运宝队伍。
到达矿山后,方周把带来的人分成两部分,李镇浩带领几个人去清理山顶到河边的通道,他们选择一个便于下滑的地方,把挡在通道上的树木清理掉。连长带着剩余的人捆绑木筏和在地面上拖运玉石的架子。
两天后一切准备就绪,方周决定开始起运那块价值连城的宝石。他们先把几百公斤的宝石放到象雪橇一样的架子上,用绳索捆绑结实,前面栓上两根缆绳,十多个人一起把石头拖到了山坡边。然后再在木架的后面栓上两根缆绳,把缆绳缠绕在旁边的大树上,防止因山坡太陡宝石冲下山去。
木架后面的两根缆绳相互替换着,用山坡上的大树支撑,前面有人两个人牵引,慢慢让载着宝石的木架滑落到山下。随后再把巨大的宝石移到木筏上。
木筏的前后各栓了一根几十米长的缆绳,用来控制木筏的行进。前面的缆绳有两个人控制,牵引木筏前进的方向,后面的缆绳控制木筏的速度,防止因为水流湍急把木筏冲走。
方周把所有的人分成三组,童明和李镇浩两人在前面负责探路和侦察敌情,那个连长带人负责控制木筏,方周和老杨断后,负责指挥整个运输队伍和后面的警戒任务。
一切妥当后运输队伍开始沿河岸缓慢向前移动,河的两边多是森林和峭壁,所以行进的非常缓慢,第一天前进了不到五公里。夜晚因为看不清河道中的情况不能前进,他们把木筏从水中拖到岸上,点起篝火就地休息。
开始的时候方周就计算过行程,从矿山到刀芒滚至少需要五天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时间不算什么问题,关键是把宝石安全运出去。方周担心的是花费的时间太长会走漏消息,因为有很多人都在虎视眈眈盯着这块价值连城的宝石。
别人都睡觉了,方周三人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童明和李镇浩分别在两侧的森林里负责警戒,方周则守卫在木筏边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老杨默默地跟随在方周身后,替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个诚实憨厚的果敢老兵很感激方周把他当作朋友来看待。人的交往就是这么简单,只要用诚心对待人,其它的都无所谓了。
三天以后,行程已经过大半,方周预计第二天下午就能到达刀芒滚山寨,到了那里就可以把翡翠原石装上车了,最多两天时间就能运进曼德勒,任务也就基本完成。
眼看胜利在望,所有人的劲头也格外足,速度明显加快,下午的时候他们进入到河谷地带,两侧的山峰陡峭,但是底部的河床两边相对平坦很多,因为还没到雨季,现在正是一年中最干旱的季节,部分河床裸露出来,对他们的行动很有利。
童明和李镇浩在队伍的前面大约三四百米的距离,当载着玉石的木筏行到河谷的中间地带的时候,他们俩已经从谷口处出去了。
方周和老杨跟在运宝队伍的后面,距离木筏有四五十米左右,他们前面十多米处是四个拽着木筏后面缆绳的士兵,因为河谷内的水流相对平缓,他们只是跟随着木筏向前走。
河谷两侧的峭壁上了长着许多树木,不时地传来猿猴的叫声,回音在河谷内飘荡,眼前的景象令方周忽然想起来李白的千古佳句:两岸猿声啼不尽,轻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