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双余城到京师风余城,也有两百多里,林微雨心中着急,打马急驰,傍黑时分便赶到了风余城,连夜便带了仙人酿上下活动,以求援兵。
林家在京中有座宅子,林微雨出门打点,吴不赊当然不会跟去,老老实实呆在宅中。任何一个国家,京师的高手都是最多的,吴不赊可不想惹麻烦上身,虽然他不怕。他发现,融合了木长生和黑七内丹后的功力,自己强悍得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再加上玄木心法的千变万化和灵猫的敏锐灵变,他实在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何况还有追风门的摄风术。他先前不知道,那次摄风让酒香飘满全城才发现,他竟然可以连续几个时辰运功摄风,虽然摄的只是微风,但连续支撑几个时辰,事先他却绝对没想到,后来试了下风虎,若借天地之风,风大的时候,凝成的风虎隐隐带出雷音,竟是有点儿风雷箭的影子了,让他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不过让他沮丧的是,腹中丹气虽足,却始终不现成婴之象,元婴不成,便难登天道,也证明他的功力远不到大成之境。
林微雨上下活动,十坛仙人酿送得干干净净,却还是没能见到风余王,只等来了宫里的几声嘉奖,再无下文。林微雨欲哭无泪,知道再呆下去毫无意义,当日即飞马赶回扶风城。
在吴不赊想来,林微雨会再一次绕路,先到双余城打个转,邀请他一起去扶风城,但出乎意料,林微雨竟是直奔扶风城。
这夜打尖,侍剑道:“小姐,要不我去一趟双余城,请一下吴将军。”
吴不赊蹲在林微雨的膝头,微微转头,却见林微雨望着窗外,那是双余城的方向。客栈到双余城,不过四五十里,林微雨若有心,几十里路,不过耽误个多时辰。林微雨轻叹一声,摇了摇头:“算了,吴将军上次已经帮了大忙,这一次就不要再麻烦他了。”
“什么叫麻烦他?”侍剑不以为然,“他是扶风郡游击将军,征召他理所当然。”林微雨却仍是摇摇头,不再做声。
吴不赊有些迷惑,上次林微雨吐露心声,对他好像很有几分依赖啊,怎么突然之间又改变心意了呢?女人心,海底针,吴不赊这个奸商虽然洞彻人心,但对女人却好像还是不太了解。
“小黑,你还是去找吴将军吧!”林微雨突然把他抱上窗台,摸着他的头,“如果你听得懂我的话,就替我给吴将军带个好,这次的酒,谢谢他了。”
吴不赊不理解林微雨为什么不请他去扶风城帮忙,但即便林微雨不叫他,他也要去,“喵”地叫了一声,跃下窗台,飞身出了客栈。他先赶回双余城,做了一批酒药交给方信,随后便赶往扶风城。
还在中途,吴不赊便听到风声,于承再起五万大军,跨过风水河,已经开始攻打小风城了。吴不赊急忙赶到扶风城,小兵通报进去,林微雨竟是飞步出迎,眼中尽是惊喜之色:“吴将军,你……你来了。”
与她眼光一对,吴不赊便明白,林微雨心里其实一直在盼着他来,不去请他,或许是不好意思,或许是不肯拖累他,总之没有不想见他的意思。他急忙一抱拳,朗声道:“吴不赊愿与扶风城共存亡。”
“多谢吴将军。”林微雨越显激动,进府后当即商讨军情。
情形和上次几乎一模一样,于承还是五万大军,粮草大营仍是放在大风城里,以一路兵马拦截扶风城的援兵,一路兵马猛攻小风城。
“我去于承军中看看。”吴不赊想了想,道,“看有没有机会再烧了于承的粮草大营。”和上次一样,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惟一的机会,只有烧了于承的粮草。
吴不赊出城到于承军前一看,情形和上次果然一模一样,两道大营阻路,那面连环猛攻。他化成枯木渡过风水河,进入大风城,只见城中粮草堆积如山,守卫较之上次严了数倍不止,不但守卫的士兵增加了将近一倍,更有玄功高手轮班巡逻。吴不赊只在粮仓周围转了不到一圈,便两次感受到灵力的扫射,他只好尽力缩拢身子,意凝丹田,不使灵力有半点儿泄露,才没有引起怀疑。
人手之外,灭火的器具也准备得更加齐全,粮仓周围,除了水和沙土等必备的灭火器材,还有无数的竹扫帚和木锹木板,这明显就是用来打老鼠的。
“别说鼠娇娇已被判妖司拿了去,就算有鼠娇娇帮手,这火也放不起来。”吴不赊暗暗摇头。
在大风城里转了几圈,他找不到半点空档,只好回来。和林微雨一说,林微雨秀眉轻锁:“上次给烧了粮草,于承功败垂成,这次防备更加严密是肯定的。”
这条路走不通,林微雨道:“我知道于承必不肯甘休,所以这几个月我又练了三千新兵,我可用这三千新兵守城,引三千老军攻击于承大营,同时我已飞马禀报大王,只要我们的攻击能牵制于承一部分力量,让他不能全力攻打小风城,大王援兵一来,就能把他打退。”
她所说的了无新意,惟一多出来的,或许就是那三千新兵,至于风余王的援兵,上次没有,这次凭什么会有?不过这话吴不赊不能说,抱拳道:“我是游击将军,牵制于承大军,由我来领兵好了。”
“将军可领一千兵马在前,我领两千兵马随后接应。”林微雨虽是女孩子,对吴不赊也极为倚重,但并不盲目。她看得出来,吴不赊虽身具异能,领军打仗却是个生手,真要让他这个游击将军名符其实,还要多打几仗才行,只是不好扫了吴不赊的热情,所以把兵马一分为二。
吴不赊领军一千出城,天黑后冲击于承大营。于承军上次吃了亏,这次便只是死守大营,绝不出战,吴不赊的军队一靠近,便是箭如雨下,根本冲不过去。
连攻两天,于承军都不出战,第三天,吴不赊再攻,刚冲到于承的军营外,忽听得一声炮响,左右两面各冲出一支兵马,刹那把他夹在了中间。
原来于承看破了吴不赊的牵制之意,料定他今夜还会来攻,竟预先在大营外面设下两路伏兵。
一闻炮响,吴不赊便知不对,引军急往外冲,但于承两路夹攻,足有五六千人,吴不赊一千人马,哪里冲得出去?还好林微雨接应的人马到了,前后对攻,终于与吴不赊合兵一处,但他的一千人马,却已折了将近一半。
两军合力,冲开了于承军的伏兵,走不到十里,忽闻一声炮响,左右各冲出一路人马。两路人马,加起来足有一万有余。先前大营外的伏兵,竟还只是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