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李森林自从误入仕途以来,大大小小的会议不知开过多少次了,但他却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
大凡会议不出以下三种:一种是决策型的;一种就是传达告知型的;还有一种就是前两种的混合型。显然第一种会议类型参加人员必须在他所处的集体中有一定的档次和级别,在会上要准备好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李森林来到市政府办公室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的时候却没有做这样的准备,他除了准备好耳朵之外就是诚惶诚恐的心情,他知道让他参加这样的会议根本就不会给他提供使用嘴巴的机会。
李森林刚接到参加常委会的通知的瞬间是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兴奋,但很快他就清楚了这次常委会肯定与青山会堂的装修有关。能参加常委会当然就意味着上了一个档次,若这个常委会的议题是有关于个人所分管的工作,参加者就不仅仅是上了一个档次的问题了,这从昨天赵名利在主任办公会开会地点的安排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后来李森林似乎意识到,昨天赵名利之所以把主任办公会开在自己的办公室,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做给李森林看的。显然他虽然昨天在会上没说也早已知道李林要参加常委会,他也在遵循一种游戏规则。主任不能参加常委会副主任却能参加,赵名利不能不感到失落,因此他有意识地把着办公会安排在自己的办公室开是提醒李森林,虽然你参加常委会但你还在我的领导之下,在这个办公室还是我说了算。当然各种迹象表明李森林正在得到领导的重用,而重用是提拔的前提,而且他也搞不清李森林和张市长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张市长会直接把他要到办公室,有了这种顾忌让赵名利不敢过分,所以他才在会上不遗余力地表扬李森林,让李森林感到一种威压的同时也体会到他的胸襟。实际上李森林在猜透了赵名利心思之后想,赵名利的这些伎俩恰恰暴露了他内心的失落和担忧。
自己得到了领导的重视,这是李森林在这次常委会上的真切感受,当然感受是来自自己心灵的,在会上可不敢有丝毫的张扬,他知道人对新鲜的东西总是比较敏感,那些参加会议的书记市长常委们虽然在看似专心致志地开会;看似专心致志地争论,但对他这个上任不久又第一次列席常委会的同志还是有所关注的。几年的宦海沉浮使李森林明白,对人的某些印象往往来自于对方一些形体语言上的细节,领导对某个人印象的好坏就决定着这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这次常委会主要的议题是讨论研究新建成的青山会堂的装修。市里之所以决定建一个会堂,是因为市里的大会议室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建筑,太旧了,尤其是赶上大会有上面的领导参加,没有空调音响又差线路老化,有一次正在里面开着会发生了短路,蹦出的火花把后面的幕布都燃着了,要不是扑救及时就会酿成什么事故,所以建一个现代化、多功能的会展中心老早就被里提上了议事日程。土建在上星期就完成了,现在主要讨论它的装修。土建重要装修当然更为重要,这就像人一样或高贵或卑下从身上穿的衣服就一眼看出来,装修就是给会展中心穿衣服,穿什么样的衣服就决定礼堂的品位,因此市里对会展中心的装修格外重视,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
在参加这样的会议之前,李森林把它想得非常正规甚至有些神秘,但事实上却和李森林想的有很大的差距。会议的前半部分是整齐而有序的,市委书记先讲今天的议题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是市长的看法;然后是市委副书记;然后是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然后是常委;然后是副市长……他们像事先操练好了似的一个接一个衔接得井然有序,轮不到自己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轮到了自己一秒钟也不让,无须知道他们的职位,只看发言的先后就能知道他们是副书记还是副市长。
争论是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之间展开的,市委书记在讲自己的意见时先提出了这次会堂装修的总的原则,那就是要提高透明度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标方式,具体指导思想是六个字,就是要“大气、洋气、豪气”;具体要求是会堂在装修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市长对市委书记的公开招标方式表示赞同,但在具体指导思想上也提了六个字,那就是“实用、耐用、受用”。这下分歧就出来了,从这不同的六个字可以看出市委书记要的是场面,而市长要的是实用,两种意见乍看只是个人的审美和观点不同,联系他们的分工就可以看出这两种不同的要求也是来自于他们不同的位置,市委书记是一把手搞一个气派场面的形象工程当然他的脸上是无限光彩的,而要场面就得多花钱市长分管财政对花钱有切肤之痛。市委书记和市长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之后,其他同志就开始谈看法,综合起来无非有三种,一种是赞同市委书记的;一种是赞同市长的;还有一种是两边都赞同的,这三种意见中以持第三种意见的最多,但这却是一种最不可能变成现实的意见。
开会的目的就是研究某项措施解决某个问题,任何会议都得有个结论或者是看似结论的东西,这次常委会也不例外,最后确定了两个决议,一是决定公开进行招标;二是关于装修成什么样的礼堂要等投标单位拿出设计方案再经过邀请专家论证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再定。这后一条决议是一位副书记提的折中办法,市委书记和市长很痛快地就同意了。
副书记的这个办法也不是副书记的首创,这是借鉴的相临的天池市的经验。去年的时候天池市要建新城区,当时的意见也是不统一,有说这样的也有说那样的,最后就从清华北大请了几位据说是建筑和人文学方面的教授来考察论证了一番,这才堵住了很多人的口舌。尽管后来天池新区的建设该怎么建还是怎么建,但人们再也不说三道四了,即使有个别不甘心的也被“经过专家论证了的”这句话给挡回去了。专家就是权威,你的意见如果比专家的好你不也成了专家了吗?这就是中国特有的中庸之道,尽管有可能走点弯路费点周折,但可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能挡住很多的口舌。
狡猾的狐狸给两位因西瓜分配不公而争吵的狗熊调解就是走的这种中间路线。李林在会议快结束的时候想到了这个寓言故事,很快他就有了新的发现,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像人们一直认为的那样,狐狸沾了光达到了目的,把西瓜全吃了,两只笨拙的狗熊只是沮丧地得到了西瓜皮,实际上这个故事的结局应该是美好的大团圆式的,它们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