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学生浮沉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了。可洪燕那天说要给他买个手机,他坚决反对,谁知中间只隔了一天,洪燕真的给了他一部手机。赵兴华坚决不要,洪燕有些生气了,说是为了他们俩人联系方便。可他没有这个习惯,这不,半夜闹了起来。赵兴华摸出手机,手机的屏幕上的亮光还没消失,他按了一下阅读键,只见小小的屏幕出现一条文字:“你睡了吗?我想你大概睡不着,我也难以入眠。放心地睡吧,有我帮助你,支持你。燕子。”

    赵兴华突然热血沸腾,再看看手机上的时间,已是深夜两点四十分。

    洪燕啊,洪燕,你这是何苦呢?

    然而,此时的赵兴华忘掉了那些烦恼和不快,爱情,对于他来说,还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奢侈品。小说、电视里的爱情故事,离他太远了;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爱情故事正以奇特的方式在他身上发生了,可他却不敢肯定他作为爱情主角面临着的是喜剧还是悲剧。

    二

    天一亮,彻夜未眠的赵兴华就起床了。他站在自家猪圈旁边琢磨了半天,开始一步一步地量着猪圈前后的那块空地。正在这时,父亲看到了,父亲有些莫名其妙地对着儿子说:“兴华,你在干什么?莫非你要盖房子?”

    赵兴华笑笑说:“爹,我给你想了一个赚钱的路子,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唉,你这孩子,你都快大学毕业了,我赚不赚钱已经无所谓了。”赵天伦毫不介意地说。

    “爹,这世上还有人嫌钱多的!”赵兴华继续量着猪圈前后的那块地说,“何况我们家这么穷,你知道不,如今大学毕业后工作也非常难找,就是找到工作了,也不比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好多少。”

    父亲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似的,慢慢走到儿子面前说:“那不上大学干吗呢?”

    “爹,上大学好啊!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还可以到外国去,可以实现一个人的价值。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提高了,这个国家就强大了。爹,我只能给你说这些了。”赵兴华有些兴奋起来了,“将来中国也要像美国、日本那样,人人都要上大学,没上大学连地都种不好。”

    父亲拉长了脸,睁大那双干瘪而混浊的眼睛说:“都说上了大学就有了饭碗了,可照你说……”

    “爹,你这都是老皇历了,大学生早就不包分配了,人人都要自己找工作,没本事的就给人家打工,有本事的自己创业、当老板。”

    赵天伦对儿子的一番话有点似信非信,但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儿子不会说谎,他又撒这个谎干什么呢?他站在儿子面前,还是不明白儿子要干什么。

    这时赵兴华说:“爹,我想把这猪圈扩大,养几头母猪。”

    “养母猪干什么?”赵天伦说,“兴华,千万别干那个,其实养猪很难赚多少钱,发不了财。”

    “爹,你不是常说,现在的猪肉不好吃吗?知道是为什么吗?”

    “我怎么不知道,那是猪种不好。如今的猪养五六个月就长成大猪了,怎么能好吃呢!”父亲说,“过去我们养的猪都要年把时间,那种猪肉可香呢!”

    “对呀!爹,现在的猪肉不好吃还是次要的,你知道现在的猪为什么长得那么快吗?”赵兴华睁大双眼看着父亲,说,“除了猪种之外,喂的饲料里添加了东西,让猪只长瘦肉不长肥肉,猪正是吃了这种对人没有好处的东西,这种东西含多了,人吃了含量高的瘦肉精猪肉就会中毒,轻则中毒,重则要死人的呢!”

    赵天伦点着头,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

    “爹,我想弄几头过去那种母猪回来养,让它产小猪仔,再把它养大。”赵兴华说,“爹,你不知道,城里有钱人现在都讲究无害化食物,有机食品。”

    “什么叫有机?”赵兴华继续说,“爹,理论上的东西你听不懂,实际上就是不含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以及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这些东西。中国人曾经一段时期吃不饱肚子,但那时的粮食、蔬菜却是无害的,可是物质丰富了,就不考虑人的健康了,农作物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普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人食用了这些产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相当大。比如杀虫剂是用来杀死虫子的毒品,但同时也对人体有害,女人怀孕时吃了有毒物质,会导致畸形儿、神经损害及遗传基因突变等,有的杀虫剂还会致癌。”

    赵天伦对儿子的这番话似乎并不感到吃惊,说:“这道理虽然我们不懂,但是农药和化肥不好,大家心里都清楚,所以,你看农村家家都种一些不上农药和化肥的粮食留给自己吃。”

    “是啊!连农村人都知道这个道理,城里人难道就不懂吗?”赵兴华说,“可是城里也有许多人虽然知道有机食品对人体有好处,但没有提供安全的粮食、蔬菜给他们,他们只有吃那些有害的东西,总不能饿死呀!所以……”赵兴华停住了,看着父亲。

    赵天伦无言以答,他不明白儿子到底想说什么,又要干什么。

    “爹,其实发展有机食品也是致富的一条路。”赵兴华睁大双眼看着父亲说,“像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有机食品的价格一般高出普通食品三至五倍,甚至更高。前几天我去了一趟省城,进行了调查,后来听说大别山区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那种猪肉,我去了一看,果真不假,所以……”赵兴华指指自家的猪圈说,“爹,我已经在那里定好了几头母猪,想把这猪圈扩大,我还准备建养猪场,专门养这种猪。只是我现在没有钱,但是要先把母猪养起来,不然将来哪来那么多猪啊!”

    赵天伦似乎有点明白儿子的意思了,但他不知道儿子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要说养猪他才是把好手。至于吃猪肉,那年头虽然年年养猪,可是养猪是卖钱的,只是过年时才花钱买几斤猪肉,回忆当时的猪肉香,今天的猪肉自然是不能比的。

    赵兴华看着父亲深思的样子,接着说:“爹,我这大学算是没有白读,我想在咱村里大力发展有机作物,麦子、水稻、蔬菜,专门养不喂瘦肉精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种黑猪,还要办一个养鸡场,真正的草鸡,不喂激素的草鸡。”

    “兴华,你……”赵天伦疑惑地看着儿子。

    “爹,这不就是我的事业吗?”赵兴华兴奋地说,“我要把全村愿意跟着我干的人都组织起来,发他们工资,他们又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