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大家都平心静气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常友连吸两口烟,脸上微微露出点笑容,接着说:“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央还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都在探索,有些地方的一些做法受到中央的肯定,甚至被写入《干部任免条例》中去,比如任前公示。至于干部的推荐和选拔到底该怎么进行,尤其是最初的第一道程序。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比如我们现在需要两名副县长,这两名副县长的候选人怎么产生?由谁来提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想来想去,这个问题是刚才大家争论的核心,也是我们需要改革的关键所在。”常友连停了一会,目光在朱化民和贾士贞身上来回移动着,过了一会又说,“过去的方法是,要么市委领导提名,要么市委组织部提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是县委向市委提名的,这几种方法,都是权力产生的,也是少数人的意志。或者说,只要市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看中的人,无论群众认为好不好,都可能被选用。事实是我们过去都是这样做的。后来发展到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主推荐。然而推荐的结果是什么,又起到多少作用,那种民主推荐的结果是保密的,只是极少数人掌握的,这里面的文章,我不说,你们也都明白。何况那种公推也只是部分干部选拔的试验,所以干部的选拔、任用,还是沿用老办法。刚才你们两位所说的公推和考试,都是一大进步,大家的目的很明确,希望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更合理,更加符合民意,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只是目前,我们如何过渡,如何引导大家逐步适应新的形势。”
朱化民说:“常书记,这些我并不否认,而是今后市委常委就因此没有研究干部的职能了吗?有些岗位急需配备干部,难道都必须等待那么多繁琐的程序吗?还有像程秘书这样的领导身边工作的同志文化考试过不了关,就永远不能提拔任用了吗?”
贾士贞说:“朱副书记刚才说的确实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比如以后每调整一个干部都是否需要考试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制定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有关文件中都做了规定,每个岗位都按照从高分到低分,取前三名进入下一轮。首先是考察和民主测评,如果前三名中有一个人有问题了,比如发现某人经济上有问题,那这个人就要被取消资格,把文化考试分数第四名提前到第三名。再比如在民主测评中,绝大部分群众都不拥护,考察中群众大部分不推荐某个人,这样的人也要取消,总之要保证最后有前三名候选人。而通过公开答辩,根据各方面综合评分重新排出名次,把前三名提交市委常委讨论,再把常委讨论后的候选人交给市委全体委员无记名投票决定,最后向社会公示。而前三名中,本次只能用一人,那么另两名就自然进入市委组织部的人才库,以后用人时,原则上从他们当中选拔。”贾士贞接着说,“至于市委常委是否还有职责来选拔任用干部,我认为是肯定的,而要看什么情况,比如同等级别的工作调整,比如调整一些非领导职务。市委常委讨论干部的机会仍然很多,常委的权力仍然很大,不通过常委,任何一个县处领导都不可能产生的。只是方法问题和时机问题。比如目前,我们正在大张旗鼓地公开选拔县处领导干部,却又同时用老办法任免一批县处级干部,那群众会怎么看待市委常委?我们不能言而无信,不能一边公开选拔,一边照样按照过去的老办法提拔干部。”
朱化民说:“那两个县区委组织部长怎么办?原来的公开选拔方案里没有这两个岗位呀!”
贾士贞看着常书记,像是等待常书记发话。贾士贞心里非常清楚,常书记和朱副书记都是为了这两个县区委组织部长。当然作为市委书记和政工副书记两人想提拔两名县区委组织部长,这实在是区区一件小事,作为市委组织部长,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执行领导意图。
常友连想了想,说:“照士贞的意见,等到这次公选的四十八名县处级领导干部结束后,再统一考虑。我当时也觉得有道理,可现在的问题是程文武和张敬原,包括庄同高,他们的考试成绩都没有过关,到时候反而不好办了!”
朱化民说:“我觉得常书记说得有道理,到时候那么多候选人都是文化考试前三名,弄两个成绩差的,也让市委几十个委员去投票,人家会投他们的票吗?那才是个大笑话呢!”
“贾部长,你说说你的打算吧。”常友连说。
贾士贞微微一笑,说:“是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不能因为个别同志的问题影响市委的威信,在这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上,一定要取信于民。所以,我一直说等到这四十八名县处级干部公开选拔的最后,视情况而定,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能在这关键时刻,不顾影响,市委常委决定提拔两名县区委组织部长,这实在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是时机不适宜。一个市,那么多市级机关,那么多县区,总能找出比较适合的岗位来安排一两个副县级干部的吧!大家又何必为这两个干部争论不休呢!”
常友连再次被贾士贞说服了,他脸上的乌云渐渐地退去,觉得这位年轻的组织部长所说的话句句有理,处处在维护市委的声誉,维护党的形象,他作为市委书记,没有理由再固执己见了。于是说:“贾部长来了之后,我们市委常委三个管干部的领导第一次坐下来商量工作,我觉得非常必要,也非常成功。我作为市委书记,一定支持组织部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刚才士贞同志的几点意见,我认为是可行的。至于程文武他们的安排问题,我们也应该改变观念。”
离开常书记办公室,虽然常书记这样肯定了组织部做法,但是贾士贞仍然觉得面前困难重重,到时候,常书记真的能够理解他,程秘书也能理解他吗?江希泉理解他吗?还有张副厅长能理解他吗?玲玲也许能理解他,可他也得为玲玲想想啊!玲玲是张副厅长的下级啊!
四十七
吃了晚饭,贾士贞一进屋,又接到玲玲的电话,不用问,还是为了张副厅长所托之事,三句话没说完,玲玲居然哭了起来,贾士贞一时没了主张。自从和玲玲恋爱到结婚,一直到今天,别看他大大咧咧的,有时还会发点脾气,但他还是很会处理夫妻关系的,用玲玲的话说,士贞是疼她爱她的。换句话说,玲玲还很少因为丈夫对她不好而伤心到流泪的地步。十多年的夫妻生活,贾士贞把握的度恰到好处,然而,为了张副厅长的事,玲玲居然伤心到哭的地步,贾士贞真的有点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