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尘埃眠于光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话第(1/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

    磨难很爱我,一度将我连根拔起。从惊慌失措到心力交瘁,我费尽周折才悟出这条生存要诀——

    人类是自恋的,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最爱自己。

    我孤身一人,但并不孤独无依。依赖那些依赖我的人,信任那些信任我的人,帮助那些给予我帮助的人。如果我愿意,可以分裂出无数面镜子,让他们看见我,就像看见自己。察言观色和模仿学习是我的领域。

    像每个深受创伤的人那样,最终,我学会了随遇而安。

    【二】

    看不见光线,没有任何色彩。静谧的宇宙深处,数不清的微尘沉眠于此。

    在光与暗的临界,是谁的声音凌空而来改变了一切?

    ——你生活在遍布尘埃的世界里。

    ——可是,秋和,你知道么,就是那样的尘埃……

    ——那样的尘埃……

    手机闹铃响起了优美的旋律,秋和条件反射坐起来,即刻感到头晕,又直挺挺地躺了回去,睁着眼睛清醒了两分钟,才掐断铃声。

    捕捉到这一连串动作的郭舒洁在下面笑:“怎么像僵尸附体一样?”

    秋和翻了个身重新坐起来开始整理床铺:“你已经打卡锻炼回来了么?”

    “不,我没去,我和薛涛约好轮流打卡,今天轮到她。你呢?”

    “有人帮我打了。”秋和爬下床,看见桌上留着薛涛的移动硬盘,直到里面是已经审完的文稿。洗漱后,她用咖啡机为自己做了一杯espresso,打开笔记本电脑小声播放钢琴乐,插上移动硬盘开始审稿,接着,又瞥见了随手摆在书架上的那束白色山茶花。

    郭舒洁听她打了个电话请人帮忙买一个适合插茶花、能够挂在衣橱侧面的的藤篮,感慨世上还真有为了狗粮去买狗,为了鲜花去买花器的人,不经意低头见她穿的木屐侧面赫然一朵白花。

    “很喜欢花?”忍不住好奇。

    “白山茶是我的生日花。我是11月11日生的。”

    “唉?光棍节?乌咪也是!嘘——”郭舒洁这才想起乌咪还在床上,做了一个静音的手势。正值此时,幔帐里突然传出“咯咯咯”的可爱笑声。

    秋和低声问:“吵醒她了么?”

    “吵不醒,闹钟都吵不醒。她一般得睡到十一点多,起床直接吃午饭。甭理她,她几乎每天都在梦里笑,开始我们也常被她吓到,现在已经习惯了。”

    秋和微笑着长吁了一口气:“还真是个无忧无虑的姑娘。”

    “秋和你留个手机号给我吧。这样有事方便联系。”

    “好的。”

    两人交换完手机号,秋和的视线转回电脑屏幕。鼠标移动的过程中不慎点错,一个名称为一串字母加数字的文件夹被打开,里面全是照片。本想直接关掉,但当她发现照片上的主角是校花钱筱颐时,开始觑起眼睛仔细观察。

    都是钱筱颐无关紧要的街拍照,照片名称的序号并不连贯,明显能看出她是在长焦镜头中出入各种场合。乍看下有点像某个抓不着重点的跟踪狂的杰作。

    秋和查看照片属性后,认为在钱筱颐身边只有一个女生习惯使用这款高端单反相机。

    【三】

    阴晴不定的十月天,如何着装是个难题。

    随意的法式盘发,只搽防晒霜,但用法兰西红的哑光唇膏提了提精神。一件白色长款T恤,外搭中性黑西服,袖子利落地挽起,下装是黑色打底裤配黑色短马靴。小牛皮购物袋里装了些什物,同一侧手夹带着笔记本电脑。看似无懈可击的装扮,在忽然乌云滚滚的天色下功亏一篑,秋和没有能够搭配的雨伞。

    站在窗口踟蹰半晌,最后还是决定冒个险,不带伞。

    她9点53分就到达咖啡厅门口,自觉早了点,于是退回第二体育馆篮球场观望了一会儿本校男生业余级的比赛,最后她踏进咖啡厅时是10点整,所有美编已经到齐了。

    照例是安排第二天拍插图的事宜。重点落在拍摄组的几个人商量**时间上,协商好是上午十点。美术总监沈芃突然想起:“秋和你明天三四节不是得上通选课吗?”

    “没关系,误不了事。”

    沈芃没明白她的“误不了事”是指误不了可还是误不了拍摄,只好里留点余地,做好她不会跟随行程的打算:“那我们就定十点。除了秋和谁也别迟到。米白你和我早到十分钟。”米白是主编助理,一个外校的大二学妹,机灵又乖巧的女孩。

    这事商议完毕之后,席间有人提议:“米白,你什么时候把文编组也安排进来一起开会。好歹大家共事,彼此连本尊都没见过。”

    米白面露难色:“主要是大家的时间很难统一。”

    “这倒也是。”

    米白看了一眼秋和,觉得她对自己这样回答还算满意。

    秋和自大二时推出各种学生组织后,一直在出版社兼职,如今是一本商业杂志的执行主编,校内只有在她团队里工作的十几个人知情。为了保证杂志的品质,她用的人都是学校里各领域的奇才,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矛盾——就拿文字总监薛涛和美术总监沈芃来说,沈芃是校花钱筱颐的闺蜜,薛涛由于钱筱颐势不两立,因此两人在校报的每一天都刀光剑影水火不容,同僚们见惯了她们的勾心斗角。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秋和向来把文编组、美编组分开开会,幸而所有编辑都不在杂志版权页上使用真名,薛涛和沈芃至今不知自己与对方“配合默契”,知情者只有负责安排日程的米白一人,秋和把利害关系向她交代过。

    “拉帮结派搞对立,这在我们学校也稀松平常,但我比较好奇,你是怎么做到和对立的双方都成朋友的?”米白当时问秋和。

    “她们需要却没有我这种朋友,然后,我出现了。”她以“供需关系”避重就轻地解释。

    米白没得到想象中的答案,但她很喜欢“我出现了”这句话,她认为秋和是个简单的人,有时候道理也确就是这么简单。

    发现自己出神一小会儿,会议的主题已变成“Z大恶性情杀案”后,米白赶紧最后简要强调一遍会议重点然后宣布散会。

    大家起身收拾散落满桌的材料。秋和稳如泰山一动不动,幷叫住沈芃:“我还有点

    -->>(第1/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