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围着石砌的围墙,整座楼房都控制在地下革命组织手中。一个瘦弱的姑娘出来给雅布里开门。
她穿一身蓝色工装服,上衣敞开着一直到腰部,没戴乳罩,乳房也不突出。她曾参加过雅布里的一次行动。他并不喜欢她,但钦佩她的凶残。他们吵过一次,她没认输。
这个女人叫安妮,乌黑发亮的头发掩饰不住她凶狠的面庞。
她有一双闪光的眼睛,在她打量别人的时候,常常即使象雅布里和罗密欧这样的人心里都直发毛。她现在还不知道这次使命的具体内容,雅布里的到来使她下意识地预感到行动的重要性。她对雅布里笑了笑,一言未发,待雅布里进来后就关上了门。
雅布里厌恶地注意到房子里十分肮脏,到处是吃剩的食物和末刷洗的碟子、杯子,地上乱扔着报纸。罗密欧这一伙全是意大利人,四男三女,女人们拒绝打扫房间,除非男人们跟她们一起打扫,洗洗刷刷的事情是与她们的“革命”信念相悻的。那几个男的都是年轻的大学生,从小就娇生惯养,还抱有那么点女权思想,这样他们彼此就形成了默契。谁也不去理会这个地方的论遇样,他们知道等他们走后地下组织的人会来清除掉一切会成为罪犯的痕迹,现在感到恼怒的只有雅布里自己。
他忍不住对安妮说:“你们这群猪猡。”
安妮轻蔑地打量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我又不是房主。”
雅布里马上看出了她的个性,她不害怕任何男人或女人,她是一个彻底的“革命者”,随时准备在危急关头赴汤蹈火。
罗密欧从楼顶跑下楼梯,他看起来相当漂亮,以至于安妮不由得垂下了她的眼睛。他亲热地抱了抱雅布里,然后领他到院子里,两个人在一个长条石凳上坐了下来。空气里飘来春天里鲜花的芬芳,寂静的夜晚隐约可听见嗡嗡的声音,那是复活节前成千上万涌到罗马来的朝拜者在街头的嘈杂声,数百个教堂钟声齐鸣,欢呼复活节的到来。
罗密欧点了一支烟,说:“我们的时机到了,雅布里,我们的名字将永远被传扬。”
雅布里对他这样自鸣得意的浪漫想法感到好笑,他有点鄙夷这样想出风头、热中于个人荣耀的欲望,“我们不过是无名小辈,我们将同一个长长的血腥历史抗争。”雅布里想着他们刚才热情的拥抱,对他来说,那虽是一种志同道合的爱,但心里也充满了驱散不去的恐惧,那感觉就象他们俩是一对谋杀亲身父亲的逆子站在父亲尸体旁的心情。
院子四周的围墙上零零落落的电灯发着昏暗的光,他们把自己理在黑暗中,罗密欧说:
“到时候世人会知道这一切的,他们会怎么看?怎么赞美我们?还是会把我们当成疯子?
他妈的,后世的诗人会理解我们所做的一切的。”
雅布里说:“我们现在管不了那么多。”罗密欧戏剧化的神情使他感到尴尬,使他不由得对这家伙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虽然过去一再证明,这个长相英俊和善、思想模糊不清的小伙子,实实在在危险之至。然而他们毕竟有根本上的区别,罗密欧是无所畏惧,而雅布里却是十分狡黠。
就在一年之前,他们一同走在贝鲁特的街头,街道上有一个空牛皮纸袋,油腻腻的,象是刚装过食物。雅布里绕了过去,罗密欧则一脚把纸袋踢进了路旁的排水沟里。不同的本能反应。雅布里相信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可能有危险性,罗密欧则很多时候茫然无知。
还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雅布里的眼睛象棕色的石珠子,长相丑陋,罗密欧几乎是漂亮得无可挑剔,雅布里以自己的丑陋为荣,罗密欧则为自己的美貌感到羞耻。雅布里懂得,一个简单无邪的人只要投身政治革命就必然要使用暴力和屠戳他人,罗密欧只是慢慢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信念,他毕竟是从读书人转变过来的。
罗密欧得天独厚,理所当然是情场上的王子。他富裕的家境使他免除了物质生活的贫寒。罗密欧颇有自知之明,他知道他天生的好运在遵义上并不公平,正是这样的舒适生活使他感到厌倦。
他埋头学习,从文学书上学到的东西更加确立了他的信念,学校里那些激进的教授们当然更是推波助澜,他们使罗密欧确信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改变这个世界的人。
他不会象他父亲那样,花在打扮上的时间比那些高级妓女还多。他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追逐女色上,他更不会花从穷人身上榨取来的血汗钱,穷人必须获得自由和幸福,然后才能谈到他自己的幸福。
雅布里的信仰转变是发自肺腑的。小时候,他生活在巴勒斯坦一个伊甸园般美丽的地方,他十分聪明,无忧无虑,非常听父母的话,父亲每天都要给他读一个小时的《古兰经》,他特别尊重自己的父亲。
在那块圣洁的土地上,他家拥有一个很大的别墅,周围是大片奇异的绿草地。别墅里有成群的仆人。雅布里五岁那年,不幸降临到他们全家。他被赶出了这个天堂乐园,他的父母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美丽的庄园化成了袅袅的紫烟,顷刻间他成了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儿。他被亲戚收养,来到一个偏僻的山村。他身边唯一的财富只剩下父亲给他遗留下的《古兰经》,这是一本羊羔皮纸印刷的漂亮的经书,深蓝色的经文,烫金装饰,他常常想起过去的时光,父亲大声给他朗读经文,一字也不差,这是伊斯兰教的传统,从先知穆罕默德口中记录下来的真主阿拉的话,是永远不容争辩和不可怀疑的,“《古兰经》可不同于《塔拉》”,在他长大后,有一次他深有感触地对一个犹太朋友这样说,他们都会心地笑了。
他很快就得知了被驱逐出伊甸乐园的真相,但是直到好几年以后他才了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他家原来在以色列境内,他父亲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一个地下领导人,后来被人出卖,在警察突袭庄园时被打死,他的母亲随后自尽,偌大的庄园被以色列人烧成了一片灰烬。
由此,几乎是自然而然地雅布里成了一名恐怖分子。他的亲戚、老师都教育他要牢记对犹太人的深化大恨,不过他却说不上对犹太人有非常强烈的憎恨感,倒是憎恨那个冥冥真主,毁灭了他天堂乐园的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十八岁那年,他把父亲那本精美的《古兰经》卖了一大笔钱,用这些钱上了贝鲁特大学,头两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和女人鬼混在一起,之后就成了巴解组织的一名地下成员,在那以后的几年
-->>(第3/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