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滴地镇静下来,因为他终于远离了人群,他依附着高高矗立在大地上的温暖的烟囱俯视着那满地的众人,他们变得很小很小,越来越小。这其中绝不会有人跟在他身后攀上烟囱抓捕他的,这其中没有人具备这样的心理准备,这是告别人生的准备,是死的准备。
他继续向上向上,当他站在烟囱顶端时已是一身轻松。
夕阳西下,光线柔和。他的视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开阔,他的呼吸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畅达。他环顾他工作生活过的这座城市这座医院,他把视线停留在妇科手术室的那扇窗户上。那是一扇曾经被他用毯子遮挡过的窗户。他在那扇窗户里为唐菲做过一个他们两人都难以忘却的手术。他把赤裸的身体贴在粗糙的烟囱上用短暂的时间回顾了一下他这不长的人生,他觉得生命中惟一的抱歉就是唐非,他在很多地方对不起这可怜的孩子。也许他还应该告诉她那件她一直想知道的事——谁是她的父亲。
谁是她的父亲?唐医生的姐姐唐津津其实从来也没有把这件事清楚明白地告诉过他,姓甚名谁他全然不知。他只知道那是个出色的男人,在保密性很强的军事科研机构工作。而唐津津的祖父出任过日伪时期的教育部长,和这样的女人恋爱,本身就是个错误。况且那男人还有家室。他大约也想过离婚,然后和唐津津结婚吧,当他知道了唐津津的出身背景,他就明白他是既离不了婚,也不可能和唐津津结婚了。这时唐津津发现自己怀孕了,她不愿意为此耽误他的宏大前途,和他分了手,独自生下了唐菲。她的矜持、孤傲使她不向任何人诉苦包括她的弟弟,她也发誓永生不再看见那男人并且她做到了。她惟一的盼望就是唐菲的父亲也许会主动打听她们母女,哪怕是偷偷的,至少那也还证明着他的惦念。
她终生盼望着他这出于惦念地打听,盼望着他“主动”一次。;她和她的唐菲却从来没被任何人打听过。她没有预料她会死,但是她死了。这死又是来不及有什么遗嘱的死,除了嘱托唐医生把唐菲抚养成人,她对这世界实在已经无话可说。现在唐医生也站在了死的边缘,他同样来不及对他的外甥女唐菲交待什么嘱托什么。也许这是他一生的憾事,也许这是另一。种圆满。世上所有的圆满本都是相对的,唐菲有必要一定知道她父亲是谁吗?当她最需要父亲的时候那父亲不是从来也没有出现过吗——啊,圆满。有时候不知道也是一种圆满,更是。
很难想象站立在烟囱顶端的唐医生那时还想了些什么,也许他想到了那个名叫小荃的两岁的小女孩,他的亲骨肉,如今他就要追随她而去。也许他还想到了他最喜爱的那个对男人的形容:汉。也许当他跑下煤堆爬上烟囱时他是想要做个汉。不管他的一生多么平庸乏味,他也依然尊重自己的裸体吧,就为了不让这裸体在几个穿衣服的男人面前就范,他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在1976年春天那个喧闹而又寂静的黄昏,人民医院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唐医生的裸体是怎样从高高的烟囱上飞腾而下,落地的当时他就断了气。
唐菲在去往北京的途中想了一路唐医生的死,唐医生那有点儿不值得的腾空而下。他腾空而下从来就没有砸在过任何人的身上,也不曾砸在大地上。他腾空而下总是砸在唐菲的身上心上,只因她是他惟一的亲人,只有真正的亲人才有这种被砸的感觉,尽管她并不喜欢她的舅舅。那是一种强烈的透不过气来的悲伤。唐菲百思不得其解地想着,为什么当人们早已远离茹毛饮血的时代,一个男人竟没有可能当众穿起自己的衣裳。
事情要是发生在方兢这样的人的身上呢,那一定就不再是事情了,那是小说,那是电影,那是电视剧,那是传奇,那是重新吸引异性的资本——前提是方兢千万不要从烟囱上真跳下去,他只是千百次要跳,只是“想要跳”。而唐医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医生,且不太检点。普通人身上的痛苦只能是普通的,那是不足挂齿的,没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
痛苦只有发生在另外的人群才配是“真”的。痛苦在有些名人那儿简直快要成了小丑,它戴着尖角帽。抹着白鼻梁,翻着带花样的跟头冲我们跳跃而来,你在准备好流泪的同时,还得准备好喝彩。唐菲执拗地想着她舅舅的死,她想唐医生和方兢属于年龄相仿的一代人,同是知识分子,他们的命运又是多么不同。若是唐医生活着,她不能保证时代的变迁一定会改善他的处境,他一定会建立一个平和的家庭。她却敢保证,唐医生不会如方兢那样,在时来运转的岁月里兜售和利用自己的苦难,因为充其量唐医生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
她内心深处厌恶方兢的真实缘由仿佛就呼之欲出了,这种厌恶甚至比由于方兢对不起尹小跳而生的,替尹小跳抱屈的厌恶来得更加结实和强大。
28
北京是唐菲出生的城市,当1966年唐医生把她从灯儿胡同小学领走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北京令她百感交集,北京所有的胡同儿都能让她闻见屎味儿,那久远的盛在茶缸里的屎味儿。她却不恨北京。她有点儿粗鲁,但关键时刻她倒也不胡涂。她想,不能说是北京逼迫她母亲吃了屎,也许应该说,北京本身就曾经吃过屎。是时代要一座城市吃屎,时代使很多城市都变成过吃尿的城市。
她不恨北京,因为北京总使她有一种稳妥而又宽广的念想儿。北京不同于福安,她和福安纠缠得太深,太饱和,她心中已经没有再去开垦福安的余地。北京却是在她不太懂事儿的时候离开的,它在她心中才可能永远是那么似明非暗,似近非远,她的父亲一定就住在那里。她有点儿奇怪自己对曾经相依为命的母亲和舅舅思想得不是很多,对隐匿的父亲的想念却能延绵不断。想念父亲是她心中永远不变的底色,当身处北京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她这无边无际的想念和判断就变得如此顽强和热烈。感谢唐津津从来没对唐菲讲过她父亲的坏话,却也从来没有告诉过她,她父亲是谁,是死还是活。那么,唐菲就选择了父亲还活着,而且就在北京。有时候她臆想出种种形象假设那就是她的父亲;有时候她忽然觉得她的父亲就是北京,北京城就是她的父亲:有点儿清高有点儿优雅,有点儿厚道又有点儿平和。她愿意推测不是父亲抛弃了她们母女,而是父亲根本就不知道母亲怀了孕。她就在内心最荒凉的时候还替她那永生不得谋面的父亲做着开脱,这开脱就给她那荒凉的心地带来几分暖意。她的生活中可能已经不
-->>(第6/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