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自成(历史小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章第(2/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扣子,发现皇上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眼中有一种不平常的神情,不觉脸红,胸口突突乱跳。崇祯见她脸红,更觉有趣,一瞬间他很想把她搂在怀里,但又觉得自己毕竟是皇帝,又不是贪色误国的皇帝,不能那么轻狂,于是他笑着问道:”管家婆,费珍娥现在还好么?“

    魏清慧嫣然一笑,说:”皇上怎么也叫奴婢管家婆啦?“”你是我的管家婆,乾清宫的许多事都要靠你照料。“”只要皇上不生气,奴婢就是万幸了。“说着,她的眼波向皇上一转,那动人的神态使崇祯几乎不能自持。他听到魏清慧的心在狂跳,呼吸急促。然而他还是克制着自己,没有去搂抱她,又问道:”魏清慧,我刚才问你,费珍娥可还好?“”她还好。她一直都很感激皇上厚恩。“”她是去陪公主读书的。你等一会儿去向公主传旨,叫她把仿书带来,让我看看她有没有长进。“”遵旨。奴婢马上就去传旨。“

    侍候崇祯梳洗之后,魏清慧就往长平公主的宫中走去。一路上她都在想着刚才发生的事情,奇怪崇祯今天第一次用那样的眼神看她,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她平时常觉一生无出头之日,强装笑容,心中却藏着无限苦闷,如今却好像有一缕日光忽然照上了阶下幽草,使她感到惊奇、甜蜜、狐疑,觉得希望在前,又觉得世事渺茫难测。年轻的皇上毕竟没有对她做出异乎寻常的动作,或说出特别明显爱她的话,倒是念念不忘费珍娥。如今派她去向公主传旨,还不是想看看费珍娥?当然,费珍娥也是够可怜的,要真能蒙皇上喜爱,倒是一件好事。她一路胡思乱想

    带着不平静的矛盾心情,匆匆地到了公主那里。

    长平公主不敢怠慢,禀明母后,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来到了乾清宫。她向父王叩头问安之后,从费珍娥手里接过一迭仿书,亲手跪捧到父皇面前。崇祯说:”你起来。我看看你的字有没有长进。“

    公主又叩一个头,站了起来。崇祯把她的仿书放在御案上,认真地看了十几张,同时用朱笔将写得好的字打了圈。随即他放下朱笔,转过头来,含着微笑对公主说道:”你的字有长进。今后还要好好地练。“

    说毕,他扫了那些宫女一眼,好像是对她们的嘉许。其实他只是想看看费珍娥。当他的目光扫到费珍娥时,发现费珍娥也正在默默地偷眼望他。他的心中一动,觉得费珍娥真是美貌,好像比在乾清宫的时候更加出色。他连着望了几眼,望得费珍娥低下头去,双颊泛起红潮。

    魏清慧站在一旁,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看到皇上果然仍是那么喜欢费珍娥,她既有点替费珍娥高兴,又不禁为自己感到怅惘,崇祯又向公主问道:”你近来读些什么书?“”正在读《列女传》和《诗经》。“”那《列女传》可都会讲?“”有些会,有些不会。不会讲的都由别的奴婢帮我讲,内书房的老太监也替我讲。一般的道理女儿都能明白。“

    崇祯终于忍不住,转向费珍娥问道:”费珍娥,你是陪伴公主读书的,那书上的道理你能够懂得么?“”奴婢能够懂得。“费珍娥跪下答道。”你们在我面前说话,可以不必跪着、“”奴婢原先伺候皇上,有时说话可以不跪。如今奴婢伺候公主,已经不在乾清宫了,因此皇爷问话,奴婢不敢不跪。“

    崇祯笑了起来,说:”你倒是很懂皇家礼数。我问你,公主能背的书,你也能够背么?“”奴婢还能背一些。“

    公主接着说:”她比我背得还熟。“

    崇祯又笑起来,问公主道:”你《诗经》读到哪里了?“”《国风》还没有读完,待读完以后才能接着读《小雅》。“

    崇须又问费珍娥:”你也读《诗经》么?“”奴婢陪侍公主读书,凡是公主读的,奴婢也读。“

    公主又插话说:”她不但也读,她比我还读得好,《国风》已经读完,开始读《小雅》了。“

    崇祯笑着问费珍娥:”你最喜欢读哪几首?可能背几句给我听听?“”奴婢遵旨。“费珍娥说罢,马上朗声背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当费珍娥开始背书的时候,崇祯看见她两片红唇中露出的牙齿异常洁白、整齐,声音又是那么娇嫩,那么清脆悦耳,心里越发感到喜爱。他怕在女儿和别的宫女面前泄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失去他做父亲和做皇帝的尊严,便做了一个手势,让费珍娥停下来,淡淡地说道:”费珍娥,你背得不错。你是个聪明人,今后要好好读书。“说罢,他又转过脸来,望着公主说:”《诗经》中有些是讽刺诗,有些是称颂后妃之德的,我怕有许多诗句你们不懂,可以过一年再读。现在先把《列女传》读熟,《女四书》也要读熟。“

    然后他命魏清慧取出四匹绸缎和文房四宝,赐给公主,对服侍公主的宫女们另有赏赐,特别对费珍娥多赏了四两银子,以奖励她陪伴公主读书有功。先是公主,随后宫女们都向他跪下磕头谢恩,然后辞出。这时崇祯最后又望了费珍娥一眼,心里想:等公主明年下嫁的时候,不妨把费珍娥留下,仍让她回乾清宫来。

    公主走后,崇祯也没有在乾清宫多留,就乘辇往承乾宫看田妃去。

    田妃今天的情况又很不好,痰中带着血丝,吐在一个银壶里。崇祯坐在田妃的床前,亲自拿过银壶来看了看,不觉眉头紧皱,心中凄然。昨天他已命太监去太医院询问:田妃到底还能活多久。据太医们回奏,恐怕只在一月左右。但这些话他不好对田妃说出来,仍然安慰她道:”你的病不要紧,慢慢会有起色。你一定要宽心,好好养病。“

    田妃并不相信崇祯的话,但也不愿使崇祯伤心,勉强苦笑一下。崇祯忽然想起从前每次来承乾宫时多么快活,而如今竟然成此模样,心中又一阵难过。他站了起来,走到平时田妃喜欢的一座盆景前边,看见盆中的水已经干了,花草已经萎谢。他不忍再看,回到田妃的床边,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就乘辇返回乾清宫。

    就在他去承乾宫看望田妃的时候,他的御案上又新到了一些奏疏。他随手拆开一封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是一个言官弹劾陈新甲与东虏议和,疏中提到款议的内容和他所见的密件竟然相同,还说目前不仅举朝哗然,而且京师臣民人人都在痛恨陈新甲的丧权辱国之罪。崇祯又惊又气:如此机密大事,如何会泄露出去,而且泄露得如此之快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