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自成(历史小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孙传庭抬起头来,狠狠地向中军看了一眼,说:”不要-嗦,快斩!“”是!“刘仁达不敢再求,从地上站了起来,一边慢慢退出,一边向幕僚们递着恳求的眼色。

    幕僚们互相观望,随后都用眼色要求那位因善于作诗受到巡抚另眼看待的同僚出来讲情。他走到巡抚面前,恭敬地作了一揖,说:”请老公祖息怒。方才这个亲兵虽然罪不容诛,但请老公祖姑念他过度疲倦,实出无心,法外施仁,饶他一条小命。今日我军空前大胜,眼看闯贼全部就歼,举国欢庆,请勿以细故斩人,致成美中不足。况古语云:‘大火流金’。按五行,火能克金。金者兵象,又指西方。今晚烛火烧了大人鬓发,正应在经此一战,大功告成,兵气销尽,朝廷从此无西顾之忧,与拙诗中‘君王从此不忧秦’之句不期相合。此是大大的吉兆,老公祖何必动怒?“

    这位幕僚的几句话使孙传庭的心中感到舒服,拈着胡须,沉吟不语。全体幕僚一见这事情有些转机,纷纷求情。孙传庭向立在旁边的一个亲兵一摆头,说:”打他两百皮鞭!“随即又加了两个字:”狠打!“

    这个命令从孙传庭口中轻声他说出来,却被传令官用大声传了出去,而帐外一呼百应地向远外传去,真是威风凛凛,杀气森森,说句话山摇地动。

    孙传庭继续阅读塘报。这一份塘报是报告革、左等股”流贼“在大别山中潜伏,未敢出山大掠。他没有看完,把塘报扔到地上。外边打人声和哭叫声传进帐来,但他好像并没注意,又看第五份塘报,是详细报告河南各处大灾,”土寇“蜂起。他看完后扔到地上,去看第六份。这一份塘报说淮、泗一带”土寇“蜂起。他不自觉地把眉头轻轻地皱了一下,把塘报扔到地上。第七份塘报是说清兵深入,高起潜在卢沟桥失利。他摇摇头,扔到地上。刘仁达走了进来,躬身禀道:”禀大人,已经打过了。“

    他没抬头,没用眼睛看,用鼻孔嗯了声。刘仁达蹑脚蹑手地退了出去。他看的第八份塘报是说清兵继续深入,已经到了易州和涿县一带。他把塘报往地上一扔,还有两份不再看了,叹口气说:”满鞑子已经深入畿辅!“

    替他从地上拾塘报的那位幕僚把一叠塘报放在桌上,说:”大人不必过虑。今夜一战将闯贼消灭,大人即可与制台大人前去勤王。大军一到,京畿一带就马上转危为安了。“

    孙传庭没有回答,举杯在手,默默地饮了半杯,把杯子抛在案上,又把下巴一摆。那个亲兵会意,把酒壶和酒杯撤走了。他深知手下的将校一听说要去同清兵作战就心惊胆战,谈虎变色,加上他认为自己虽然对”剿贼“有丰富阅历,但对清兵作战从无一点把握,何况清兵的锐势正盛!但是他不愿将这话当众说出,只好默不做声。

    从大帐外传进来一声吆喝:”总督大人驾到!“跟着,中军匆匆进来,对他说:”禀大人,总督大人已经来到帐外。“

    没等孙传庭来得及出帐恭迎,洪承畴已经走了进来。孙传庭率幕僚们在大帐门里躬身迎接,说:”恭迎恩师大人!“

    洪承畴很随便地向大家拱拱手,说:”战场之上不用多礼。你们各位今天都十分辛苦了。“

    孙传庭同幕僚们赶快回答:”大人才辛苦了。“

    洪承畴和孙传庭坐下以后,幕僚们除一两位最亲信的、经常参与军事密议的人留下之外,其余的都退了出去。孙传庭欠身说:”大人连日鞍马辛劳,不在通洛川大营休息,亲来敝营,不知有何训示?“

    洪承畴用带有福建土音的蓝青官话说:”几日来我们连奉数道圣旨,要我们速将闯贼荡平,星夜率师勤王。皇上的火爆脾气,你我都是知道的。今晚我又接到兵部十万火急檄文,催促勤王。万一逆贼漏网,不惟皇上见罪,也使我们数年心血,功亏一篑。“”恩师放心。依门生看来,闯贼经过今日整日大战,只剩下两千多人,其中有不少是妇女、儿童和伤号,能够打仗的不过一千多人,且均疲惫万分。如今被我军重重包围,粮草断绝,水源亦无,只得杀马而食。他们己是飞走路绝,恰似釜底游鱼,或降或死,别无他途。“

    洪承畴拈着胡须,成算在胸地微微一笑,说:”白谷兄,你未免把情况看得太容易了。“

    孙传庭不觉一惊:”门生看得容易?……请大人详示。“

    洪承畴说:”困兽犹斗,何况是李自成与刘宗敏等?以学生看来,今夜三更,他们必然要突围出走。万一堵截不住,岂非功亏一篑,遗患无穷?“”恩师不必过虑。门生已经准备好一封谕降书,正要请恩师过目之后,派人送往贼营。倘彼等束手就降,则我军就可以兵不血刃,降此元恶巨寇。如其不降,我军即于五更进攻,四面截击,必能一鼓歼灭,不使一贼漏网。“

    洪承畴摇摇头:”李自成不是肯降的人。“”从前李自成冥顽不灵,不肯投降。如今情况不同,彼必肯降。“”未必,未必。“”流贼中以张献忠与罗汝才人数最多,作乱亦较闯贼为早。今张、罗二贼先后就抚,朝廷免于诛戮,前例俱在。闯贼失去呼应,以孤立无援之贼抗数省精锐官军,势穷力竭,陷入绝地,逃死无门。情况如此,故门生料其必降。在今日阵上,闯贼已露出降意了。“”已露出降意了?“洪承畴仍然不信,注视着传庭的眼睛问。”当时闯贼愿意投降,但求率领贼众抵御东虏。门生恐其行缓兵之计,重弄欺骗官军逃出车厢峡故智①,不准所请。我想,如今彼已知我们非陈奇瑜可比,倘派人前去谕降,赦以不死,定然自缚来归。“

    ①车厢峡故智--崇祯七年五六月间,李自成、高迎祥、罗汝才和张献忠等各路起义的部队在陕西省兴安县境误入车厢峡,四面山如刀削,只有一个口子被官军堵死。十几万人马被围困在这个绝地,粮草断绝,无法出去,又下了一个多月连阴雨,弓弦都脱了。自成用计贿赂总督陈奇瑜及其左右,伪言投降,骗陈奇瑜放他们的大军出峡,军势复振。

    洪承畴又笑了一笑,说:”白谷兄既然料贼必降,不妨试试。倘彼等愿意投诚,也免得我军将士再有死伤。“

    孙传庭向亲信幕僚们瞟一眼,说:”拿谕降书来!“

    一个亲信幕僚赶快把准备好的谕降书呈给巡抚,巡抚义转呈总督。洪承畴看了谕降书后,望着孙传庭狡猾地拈须微笑说:”白谷兄,我看还是以你巡抚的口气谕降为好。“”恩师以宫保部院之尊,久任总督,德高望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