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人了。”秘书又说。
一股黑云腾起,瞬间便罩住了强伟的心。
太可怕了。
两个人沉默了足有十分钟,秘书才说:“我急着来见你,是有重要情况跟你通报。”
“你说吧。”强伟的声音很低,低得他自己都听不见。
“高波书记留下两句话,要我转告你。”秘书顿了顿,接着道:“第一,河化集团一定要救活,绝不能让开发商盖了房子;第二,九墩滩开发区要坚持,不要灰心。”秘书说完,目光沉沉地望了他半天,道:“高波书记心里一直放不下河阳啊。”
高波书记这两句话,似重锤一般敲击在强伟心上。秘书走后很久,强伟仍然无法回过神来。
这两句话,都是有所指的。河化集团陷入困境后,省市想了很多办法,终因摊子太大,负重过多,一时无法扭转亏损局面。加之大气候的影响,河化再想恢复昔日的风光已是很难,困境面前,改制已成必然。这时候周铁山主动提出要兼并或收购河化,一开始,强伟也很积极,毕竟铁山集团是民营企业的佼佼者,这几年发展迅猛,资产由两千多万迅速扩张到两个多亿,集团已涉足六个行业、四大领域,从业人员也由当初的一百多人发展到一千多人,已成为河阳乃至全省民营经济的中坚力量。方案报到省上后,齐默然当即批示,要河阳全力以赴促成这件事,要大刀阔斧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让民营经济迅速参与到国有企业的重组与整合中来;同时,要把这起兼并案当成重点案例来宣传,来推广,要掀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高潮,要让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唱主角。想法当然不错,提法也很鼓舞人心,可在运行当中,强伟忽然发现,铁山集团所以斥资收购河化集团,目的并不是为了盘活河化的资产,也不是为了让河化重振雄风,周铁山的目的,在于河化所占据的那一大片土地。
河化集团是河阳占地最大的国有企业,其主厂区位于河阳市区中心地段,是真正意义上的黄金地段。加上河化后期兼并的三家分厂,两家在西城区,一家在河阳最大的集市贸易边上,这三处位置,都是开发商梦寐以求的。
将国有企业低价收购,然后拆除厂房,改建成花园小区,不少地区都是这么做的。在河阳,这样的事例也很多。那些曾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国企,那些在过去相当长的日子里老黄牛一样为国家为地方默默奉献过的国企,如今遭遇市场瓶颈后,已有不少企业被低价收购,政策性兼并,然后将那些在车床前干了一辈子的工人买断工龄,买断身份,打发回家。几个月后,带有时代气息的高楼便拔地而起,形形色色的花园小区便成了政绩、成了发展改革的成果。对此,强伟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不是真正的搞改革。对国家,对地方,对工人,这样的改革都欠公平,都值得深思。然而发展却是大趋势,在强大的洪流面前,个人的声音永远是弱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谁也阻挡不住历史迈出这一步,强伟阻挡不住,高波也阻挡不住。
对河化,强伟却坚决不容许这样!
他不能亲手将一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国有老企业毁了,更不能将几万号工人扫地出门。几万号人啊!每人发给区区万把块钱,他们靠着这万把块钱,怎么活?说什么要“置换身份”,可置换身份也不是拿一点点钱就把一个人的一生都给置换掉啊!
掌握了确凿的事实后,强伟突然宣布:中止兼并程序,撤出工作组,对河化的问题重新考虑!
这个决定无异于一声响雷,炸得好多人都傻了眼。于是,告状信、举报信雪片一样飞向省委和省政府。齐默然很不高兴,在电话里批评强伟:为什么要中止改革?难道省委表了态的事,你强伟想推翻就推翻?
强伟先是耐心向齐默然作解释,说这样改了,职工情绪很大,难以保持稳定,如果几万号工人闹起来,河阳的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是职工情绪大还是你强伟情绪大?我再三讲过,改革是阵痛,必须有一部分人为此付出代价。不付出代价,就不叫改革!”
强伟想了想说:“难道工人付出的代价还小吗?为什么社会转型,承受代价的总是他们?这我想不通。”
“想不通也得通!现在是改革的攻坚期,很多问题不是你我可以争论的,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把改革进行下去,才有希望!”
“改革我拥护,但一味地拆厂房盖楼房,我不能赞同。”
听了这句话,齐默然就不说什么了,后来他也没再跟强伟提起过河化集团的事。但因为一个河化集团,强伟的日子却一天比一天难过了。不久,就有消息传来,省委要调整河阳的班子,强伟要到省委政研室工作,市委书记很可能由乔国栋接任。
到了这个时候,强伟就不得不找高波书记了。高波书记对铁山集团兼并河化是表态支持过的,而齐默然分管全省工业企业改革,也是省委常委会作出的分工。强伟起先还犹豫,高波书记能否听进他的意见,能否出面制止这起兼并事件。没想到,等他汇报完,高波书记第一句话就说:“是啊,我们的老国企越来越少了,房地产也越来越热了。”感叹了一阵儿,突然问:“如果不让他们买了盖房子,你有没有办法把河化救活?”
强伟想了想,郑重地点了点头,道:“办法是有,不过得给我时间。国企改革,确实是道难题,破解它,我需要时间。”
高波书记略一思忖,道:“那我给你两年。要是救不活河化,你就自动离开河阳,怎么样?”
强伟没点头,也没摇头。他知道,高波书记这句话,等于是让他立了军令状!
如今两年时间已过,河化这盘棋,他仍是没能下活。一想这个,强伟心里就充满了内疚,充满了自责。他在河阳干了六年,六年啊,有谁能在市委书记的位子上连续干六年啊?高波书记给了他这机会,可他到底干出了什么?
对九墩滩开发区,他就更不能多想了,这不但是他心中的一块痛,更是高波书记心中的痛。怕是没人知道,开发九墩滩,原本不是他强伟的主意,这个构想,是高波书记提出来的,它是高波书记建设西部新农村远景战略中的一步棋。可惜这步棋,他强伟没下好,没下好啊……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