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毛泽东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3)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直被北京称为“间谍”。然而,恰好在福特慢吞吞地回到家时,他们又突然被宣告无罪。中国政府说他们不是间谍,还给他们举行大型宴会,并令人难以置信地把他们送回莫斯科。

    由一再宣称这些闯人者为间谍,到宣告他们无罪,北京以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对待一场间谍指控案,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史无前例的。当毛泽东和福特的高级会谈失败时,中国政府是否会改变对苏联的观点呢?

    似乎可以肯定,在福特的黯淡之行后,毛泽东并不赞成宣布苏联的机组成员无罪。这件事只有可能是邓小平,这位毛泽东当时的主管大员授权向莫斯科作出姿态。

    最终,尼克松之行并不像美国报纸讲的那样损害了美中关系,但也不像毛泽东希望的那样使中美关系得到较大促进(中国公众的心态除外)。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尼克松就北京和华盛顿的关系作展望时引用了毛泽东的词句。尼克松和毛泽东彼此的印象很深,他们似乎是在攀登个人的高峰,而未给外部世界带来什么变化。

    对尼克松来说,这次访问只是对1972年的那次作一了一个怀旧的注脚。对毛泽东来说,尼克松之行不仅在于怀旧,而且也是他用力掷向政治局战场的一颗手榴弹。

    《人民日报》第一次发表了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公开指责(“那个人从来不讲阶级斗争”)之后仅仅一周,毛泽东就听说了半英里以外的天安门广场发生平静而紧张的示威的消息。

    清明节是中国人缅怀去世亲友的节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台阶上出现了悼念周恩来的花圈和诗词,许多人都来观看这一壮观场面,这似乎无可非议。

    但气氛很紧张。有些诗远不止是纪念周恩来,它们猛烈抨击那些自周恩来去世后三个月以来猖撅异常的极左派。对毛泽东的前妻杨开慧的赞美就是给江青刮耳光。有人还提到一些怪物,如用“妖魔”一词来戏弄姚文元。其寓言极微妙,但带有爆炸性。

    人们的第二个主题是对中国现状的焦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有人站在“闲人莫人”的人民大会堂台阶上向群众高声问道:“中国向何处去?这是最大的问题。"

    对毛泽东的批评可以说是暗藏的第三个主题。有篇文章说:“秦皇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而秦始皇是毛泽东心目中的英雄,不同于腐朽的孔子,他是一位常被赞扬的典型人物。在这朝气蓬勃的示威中,蕴藏着对毛泽东的家长制的不满。有一首诗以挑战甚至是警告的口吻写道:“中国已不再是过去的中国,人民也不是愚不可及。”

    这已经不只是在纪念令人敬爱的周恩来了。这种巧妙做法,以其强劲之力把一部分民意吹人了毛泽东宫廷政治的灰暗大厅中。纪念碑前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有可能是对数月来极左派中伤邓小平为“死不悔改的走资派”的最有力回击。

    来自广场的消息刚刚传出,他的侄儿毛远新就转告了毛泽东。毛泽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它们像一挂燃着的鞭炮,一个接一个地炸响了。北京当局把花圈从纪念碑前搬走了,这一举动把一场平静的悼念活动激化为骚乱,骚乱持续了14个小时,至少牵涉了10万人。人们乱成一片,车辆被烧,近百人受伤。有个年轻人—清华大学的学生,无疑是极左派的追随者,做了一个简短演讲,他硬说周恩来曾经数次犯了“反对毛主席”的罪行,他话没讲完就被一群愤怒的群众抓住捆起来,在纪念碑台阶上被推上推下,直到他头破血流。

    政治局慌忙召开会议,决定撤销邓小平的一切职务,正式选举华国锋为总理,兼任党的第一副主席(一个新职务),这样,华国锋继承毛泽东作为中国的领导人。所有这些都由毛泽东一手造成。

    邓小平未能成为政治上的可靠接班人,这是由于邓小平的强硬作风,不合时宜的、务实主义的厄运所致。并无证据表明邓小平是骚乱的幕后策划者,北京市长如果没有得到毛泽东的首肯,他是不会下令将花圈撤去的。这样,骚乱肯定也不会发生。

    据说政治局“一致”通过开除邓小平的决定,这难以令人置信。难道军界元老叶剑英、许世友及其他人会同意吗?难道邓小平也投票开除自己吗?“一致”意味着任何人都不允许公开表明反对毛泽东的意见。

    官方对邓小平的点名指责“死不改悔”倒是事实。邓小平没有全力反击毛泽东—他正在寻求他以后东山再起的根基—不过,他封不住自己的嘴巴。

    他对他的支持者说:“如果他们说你复辟了,就说明你的工作做好了。”

    4月下旬,新西兰总理马尔登来到中南海,他遇见的场面令人尴尬。毛泽东几乎无力移动他放在安乐椅靠背上的头,费了好大劲他才气喘吁吁地吐出几个字。

    “我明白,”马尔登震惊地说,“他将不久于人世了。”

    有时毛泽东伸出他衰老但光滑的手在便笺上涂写几个字。对任何熟悉毛泽东那龙飞凤舞的笔迹的人来说,这些字都能够认清。然而,现在这些字的意思往往含糊不清。

    与马尔登谈了10分钟后,毛泽东在准备上床休息前,在便笺上给华国锋写了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但这是要华国锋办什么事呢?是下周召开养猪会议?还是保护马尔登安抵新西兰?抑或是反邓小平战役?或是中国的未来?

    同一晚上,毛泽东又写了一句话:“照过去方针办。”一点也不奇怪,毛泽东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是说按过去一般的常规办,还是按他近期想好的某道谕令办?

    5月份,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与毛泽东度过了难挨的几分钟。

    这次会见与毛泽东上次接见外宾的情况相比,李光耀说:“没有实质性的交流,他的话莫名其妙,要先由王海容译成普通话,然后再译成英语。有时王海容还要记下来,回过头与毛泽东核对。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