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也未出席追悼会。邓小平在有5000名中国上层人士参加的会上致了语气过分颂扬的悼词。王洪文主持会议,他极不自然,就像一位参加教授会议的学生。!’”〕
50年代以来,毛泽东极少参加追悼会。自参加1972年陈毅的追悼会以后,他未参加过任何追悼会,他送了一个花圈,花圈安放在这位任过26年中国总理的遗像旁,另一旁是中共中央送的花圈。遗像下摆着骨灰盒(周恩来曾要求火葬,并希望他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
也许毛泽东只是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露面,在这位总理生前最后的儿个小时,他曾到医院守候在周恩来的病床前,一种孤独或是内疚的悲痛使他要同这位在他所有高级同事中与他关系最持久,对他最忠诚的人讲几句话。毛泽东是除医务人员外与周恩来谈话的最后一人。
中国古代学者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周恩来的死就重于山东的这座高山,而且,他出人意料地死在毛泽东的前头。
如果毛泽东先于周恩来去世,周恩来便能缓和一下势态。然而,周恩来先于毛泽东去世,毛泽东不仅不能平息反而会扩大由于周恩来的死带来的政治上的动乱。
失去了周恩来,具有“猴性”的毛泽东陷人了李尔王的境地,而极左派势力会对邓小平不讲情面的办事方式发起挑战。
一句话,周恩来的逝世所导致的两派分化在1976年冬达到高潮。并且,正是毛泽东的存在,以及他摇摆不定的嗜好增加了反对邓小平的筹码。
当江青向周恩来的遗体告别时她没有脱帽,这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但被电视摄像机捕捉住后引起了震动。沈阳的一位军官愤怒地抓起一把椅子向电视机砸去。在广州的北京路,聚集在邻居家看电视的一群人大声喊道:“打死她!”
邓小平走近周恩来的遗体时,周恩来的遗婿,淡泊、可敬的邓颖超对他感激地致意,但对江青则冷冰。邓颖超对张春桥的态度似乎介于两端之间,不冷不热。
像往常一样,照片是西方新闻报道中最能说明中国人的对应物。毛泽东对艾森豪威尔一家说过的“党内斗争”在周恩来的尸骨未寒之际就有了预兆。电视镜头为这一轮廓提供了线索。
由于周恩来的故去,邓小平试图对毛泽东之后的权力阵容进行调整便失去了一根主要的支柱。极左派看到了通行的绿灯,他们谋求一种极为不同的权力阵容。江青意欲孤注一掷。毛泽东稍看了点文件,便默许这种密谋的加强。江青一帮带着反邓小平材料来到毛泽东的床边,并请求他的医生用大号字重书以让毛泽东能好好阅读。医生推辞说,他们的职责仅仅是照看毛泽东,“让他看看这些文件感觉会好些”,江青说着把反邓材料递了过去。
冬至之时,毛泽东又吐出一句格言:“不斗争就不能进步”,“八亿人口,不斗行吗?;甚至当毛泽东和蔼地向朱莉问起她父亲的腿时,这些话也被作为对邓小平的全盘政策不满的信息准确地表达出来。
那些新的语录不管怎么说是出自毛泽东的手笔,他的话亦未失去感召力。他的政权由一连串格言固定着。“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通过新年元旦献词传达毛泽东的这句话使全国震惊。而“安定团结”恰是邓小平自1975年年中以来巩固其权力的办事原则(因为周恩来快要离开人世了)。
毛泽东的这些话,像一团阴沉沉的雾,笼罩在那时召开的一次令人紧张和疲倦的政治局会议上。当时争斗的两派争相引用毛泽东的话,毛泽东的语录中的音音兄兄几乎全都被搜寻遍了。为谁出任总理一职的拔河大赛正在进行。
邓小平是接替周恩来的一位候选人,张春桥是另一位。
刀已出鞘,毛泽东在场也无法控制他们。邓小平向这个15人的政治局作了一个经济政策的报告,姚文元驳斥它在理论上没有根据。有人(不是毛泽东)坚决拥护邓小平做总理,极左派则以他们不会服从其领导而断然否定。针对这种情况,江青推举张春桥这位她圈子中最合适的一位为候选人。然而,那些拥护邓小平的人包括军界元老叶剑英,设法推翻了张春桥作为总理的提议。
毛泽东本人的目光转向了一位来自他家乡的得意门徒,他从未给毛泽东惹过麻烦。和蔼可亲的华国锋是一位诚实的人。到目前为止,毛泽东从各方面考虑都是这样认为,毛泽东至少是可以相信他的。华国锋最大的优点在于,他在后继乏人的情况下对恶劣的环境抱有信心。
华国锋是在1969年才从湖南登上国家政治舞台的。他比久经沙场的邓小平树敌要少得多。对某些重要的政治问题,他站在邓小平和极左派之间。在急风骤雨之中他保持冷静的风格。
由于毛泽东不喜欢其他的候选人,曾为毛泽东效过力便成了这位和颜悦色的山西人的主要资本。他曾在毛泽东的家乡抓水利工作,他指挥修建了一条连接这个地区和长沙的铁路;建造了毛泽东的韶山旧居陈列馆;在韶山办起彩电厂。这使得毛泽东的许多亲戚都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也在政治上向林彪甩了一块石头。
毛泽东似乎意识到他是一个二流人选而不是最合适的接替周恩来的人选。他知道有人(可能是他的感情疏远了的妻子)说华国锋“蠢”、是“土包子”后,于是反驳说:华国锋“无私、不蠢、厚重少文。”
毛泽东还感到有必要对华国锋“不蠢”作些宣传。他承认华国锋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故在2月份华国锋被任命为代总理之后毛泽东曾这样发过指示:“要宣传华国锋同志,要让全国人民认识华国锋同志。”
如果说选择华国锋任总理是一种妥协,但这样做并不能使争执终止。
甚至当攻击的目标只是一种幻想时,毛泽东还鬼使神差般地要斗下去。在提升华国锋不久,毛泽东就以灾难性的语言写道:“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这就是典型的毛泽东。他忧心忡忡,不相信平衡状态的存在,他赞美光明,常提醒大家阻止黑暗的降临。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突然对邓小平发难。f261在癌症夺去周恩来的生命之后,邓小平已经处于困境之中,这句话更是对他在1976年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