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问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6

    华卫法躺在床上,突然想到明天,准确地说是今天,是二十七号。按正常情况,庆典呀,剪彩呀之类的一些喜庆日子,人们为了图个喜气和吉利,一般都不会选择单日,讲究的还选八呀,十八呀,二十八呀的,更讲究的还会选择阴历和阳历都逢双的日子,为啥政府大楼落成典礼,这么大的喜庆大事选在二十七号呢?想到这儿,华卫法便问龙希来,龙希来开始哼哼唧唧地不肯明说,看华卫法追住不放,便一五一十地说出了个中的原委。

    原来,三阳这地方有死人为大的风俗习惯,认为人活在世上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容易,死后应该得到活着的人的尊重和关怀,再说,谁能没有那一天啊?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实行殡葬制度改革,提倡火葬。三阳原先属于海阳县管辖,县里为了让民间风俗与殡葬制度改革相统一,就在风景如画的南湖边上建了座殡仪馆。改革开放后,南湖风景区成为继省城南州后,全省第二个热点旅游地,而景区边上有个火葬场就有点大煞风景了,不少游客对此颇有异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阳市的对外形象。特别是三阳气候属于南北风向,每逢夏秋两季,南风一吹,火化炉烟囱的灰尘就飘进市区,多年来居民一直反映强烈,每年市人大政协例会,两会代表委员都有提案,要求市政府尽快将火葬场搬迁。在各方压力下,市政府只好让民政局为火葬场重新选址。

    开始,市民政局相中西郊一块地,就是现在的市政府办公大楼的位置。后来,经过专家论证,认为火葬场放在西郊不符合三阳市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三阳市西临京杭大运河,当中又夹着京沪高速公路,将来市区只有向西拓展,借靠大运河黄金水道和高速公路的优势,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根据三阳的气候特点,如果将火葬场建在东郊,不论是南风还是北风,对市区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建议火葬场建在东郊。这件事,由于民政部门保密不严,市区居民都知道新火葬场选址在西郊,后来虽然新火葬场建在东郊,但不少居民还是习惯地称东郊为东火葬场,将西郊称为西火葬场。再后来给市政府办公大楼选址时,不了解缘由的上面来的几位专家,一致认为市政府大楼建在西郊比较合适,最后就定了这个方案。方案确定后,才想起在居民中,西郊有西火葬场这一说法,改址已经不可能了,市里只好硬着头皮在那儿建了政府办公大楼。为了避邪,当时负责筹建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龙希来,悄悄地请了位阴阳先生,经过一番测算,地理先生神七道八地说,建大楼可以,奠基仪式应选在二月二十七,搬迁也应选在二月二十七,两个二十七加在一起,等于五十四,两个二相加等于四,取"我没事"之意。龙希来信奉阴阳先生的话,就将大楼奠基和落成仪式,都选在二月二十七号。市政府叫火葬场这一说法,从此,在华卫法心中留下了不祥的阴影。

    今天的一切活动像导演过一样,井然有序,自然而正常。

    早晨,华卫法和龙希来驱车到三阳市地界,接来了里下河市市委周书记、陈市长一行。随着一阵热烈的鞭炮声,市委和市政府以及人大政协和各部委办局,顺利地搬进了新办公大楼办公。下午,将市委周书记、陈市长恭送出三阳地界,华卫法和龙希来又送郑锦去公安局上任,大家都兴高采烈、满面红光,喜庆而吉祥。

    二月二十八日早晨,华卫法和郑锦带着江小宁、汪峰以及两办几位秘书,上了辆面包车,向大禹镇出发,去履行他们主政三阳后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

    大禹镇,仅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古老的历史和悠久的渊源。据说,大禹镇是古代水圣大禹的一方福地。远古时代,在咱们祖先居住的地方,经常受洪水的侵袭,治理水患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舜帝接替尧帝,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以后,发现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不力,就把他杀了,又命大禹去治理水患。大禹名文命,相传他身高九尺有余,虎鼻骈齿鸟嘴,有三只耳朵,力大无比,是炎帝的玄孙。大禹受命后,来到治水的第一线,整日盘算治水方案,一天夜里,睡梦中得神人指点,讨得治水要术,改过去堵截为疏导。次日,大禹带着一批忠实助手,勘察地形地势,寻找河源和可以泄导洪水的线路,疏通河道,从此,人们再也不受洪水侵袭,成就了大禹的万世英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水圣大禹,就将大禹做梦的地方叫大禹庄、大禹集、大禹乡和今天的大禹镇。

    上世纪八十年代区划调整时,大禹镇划归新建的三阳市管辖。镇边上还有一个大禹乡,一个地方两个政府机构,矛盾自然不断。九十年代撤乡并镇时,省里将大禹乡、叉河乡合并给大禹镇,全镇面积达三百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万,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镇。大禹镇人自诩为大禹传人,人们的思想非常开放,工业经济相当发达,尤其手工业远近闻名。据说,"文化大革命"闹腾得那样凶,这个地方却平静如水。外地有个造反派组织不信邪,组织一支声势浩大的造反大军,进驻大禹镇,挨门逐户动员居民起来造反。结果闹腾了三天,全镇三万多居民却没有一个人参与,你闹你的,我干我的。最后,这个造反派没辙,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大禹镇。

    改革开放以后,大禹镇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发展相当快,镇区面积不断扩大,仅工业开发区面积,就达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现在只有三个村还是以农业为主。过去,干部就喜欢到大禹镇工作,原因就一个,大禹镇人质朴厚道,不惹是不生非,图个清静。现在干部更喜欢到大禹镇工作,谁要主政大禹镇,谁的祖上就烧了高香。不但福利高,而且容易升迁。因为大禹镇经济太发达了,富得遍地流油,仅财税收入每年就达四五十个亿,如果三阳市除去大禹镇,市级财税收入还没有大禹镇的十分之一。

    "江主任,大禹镇经济这么发达,民风又如此淳朴,怎么会发生几千群众到市政府给党委书记刘继承送花圈的事件呢?"华卫法打破寂静,问江小宁。华卫法的问题,把江小宁给难住了。说吧,车上还有其他人,一旦传出去肯定会得罪市里其他领导,不说吧,又怕华卫法有误会。他灵机一动,又把这个难题推了回去,便笑眯眯地说:"华书记,这个问题很简单,不论我如何介绍,也没有您眼睛亮堂,您考察后就知道了,省得我有误导领导的嫌疑。"听江小宁如此一说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