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阮门主当然不管那么多,干脆亮家伙吧!上次有个常玉岚,都没把咱们弟兄怎样,现在还怕什么。”
听银地牛的语气,分明不知道站在蓝秀身旁的老妇绝代,也是一名顶尖高手。
这也难怪,绝代自离开大司马府后,前二十年在人迹罕到的暗香谷,后十年又不曾离开暗香精舍和司马山庄,同时也未再露过身手,别说“南海三妖”不认识她,即使司马山庄的剑士们,也多半不清楚她身负上乘武功。
陶林见“南海三妖”果然都亮了家伙。
不过,他们的兵刃并不明显,只是双手各自戴上“千年沉钢套”,若不注意,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兵刃在哪里。
但陶林却不敢心存大意,因为他上次已经吃过亏。
好在他已想出对付之法,那就是绝对避免和对方硬接,只要“千年沉钢套”触不到皮肉,就不碍事。
当下,陶林把手中朴刀一横,喝道:“司马山庄有的是金银珠宝,只看你们拿不拿得去。”
“南海三妖”的老三金毛猴身子一窜,像灵猴般早已欺近陶林身前。
倏然间,双腿一蹬,升起半空,有如天外飞石,撞向陶林上盘,双手向前推,直取陶林两眼。
陶林想不到他来势如此之快,心头一震,不敢硬接,急急向一旁闪去。
谁知金毛猴果真有如飞天灵猿.身形竟能半途折转,迅快无比的再向陶林抓去。
陶林一着失机,早有些手忙脚乱,不得已,身躯一矮,朴刀猛地刺向金毛猴小腹。
但因金毛猴掌势已到,迫得他招式不敢递满,只好仰身倒纵,半路撤招。
忽听金毛猴尖叫一声,人已像个刺猬般撞向地面。
原来是绝代为救老伴,冷不防一掌击向金毛猴后背。
金毛猴身后无眼,而且根本不曾提防,难免被掌风击个正中。
陶林正欲回身,早被青竹丝跃身拦住。
银地牛也攻向绝代。
金毛猴虽中一掌,并无多大妨碍,爬起身来,也攻向绝代,他心怀方才一掌之恨,出手近似疯狂,凌厉至极。
这时陶林已稳住马步,他功力深厚,刀法纯熟,虽不能将青竹丝逼退,却也掌握了优势。
但绝代一人独战银地牛和金毛猴的联手合攻,十余合后,又过片刻,早已险象环生。
蓝秀眼见绝代危在顷刻,正要出手将银地牛和金毛猴击退,不想“塞外三凶”中的病二郎罗家驹和红娘子裴冷翠,竟也趁机攻了上来。
这二人最是狡猾,他们深知仅凭自己一方动手,必定讨不了好处,趁机助阵,不但可向“南海三妖”做个顺水人情,而且也达到了报仇雪耻的目的。
蓝秀接下了罗家驹和裴冷翠,自然已顾不了情况危急中的绝代。
好在绝代正在危急之时,银地牛已自动撤退,她单战金毛猴,虽不能取胜,压力却已减轻不少。
银地牛撤走是另有目的,因为他已看出老大青竹丝即将在陶林手下落败,不得不前去助阵。
蓝秀手中是一条长可七尺宽约八寸的白色丝带,那丝带本是柔软而又无法着力之物,但在她手中,却似乎变成了一件罕见的神兵利器。
抽、砍、缠、绕、旋、转、劈、挑、扫、截。随心所欲,轻灵时有如天女散花,沉猛时又似飞龙腾蚊。
她的人美,兵器也美,脚下步履轻盈,身子配合得恰到好处,虽在生死拼搏之中,姿态依然曼妙至极,就像一只翩翩的大蝴蝶,飞舞在花丛之间。
但病二郎罗家驹和红娘子也非易与之辈,两人的一柄折扇和一柄柳叶剑,也能配合得天衣无缝。
二三十招下去,并无落败之象。
这情形连蓝秀也暗暗吃惊。
当然,若蓝秀和两人中的任何一人单打独斗,想取胜将是轻而易举的事。
罗家驹和裴冷翠两人又何尝不惊骇莫名。
他们二人本是一流高手,尤其两人联手的招术,平时已练数年之久,可谓默契到家,只要两人配合,威力超出单人数倍以上。
如今不但不能取胜,且因蓝秀的丝带长有七尺,竟使得他们根本无法近身,仅是丝带带起的劲风,就迫得他们摇摇不定,连带的原有招术也无法全部发挥。
青面韦陀白君天此时已顾不得左臂伤势,右手的三棱降魔杵一抡,也攻了上去。
这一来,蓝秀终于被迫步步后退,转瞬间已退至大厅门口。
所幸阮温玉和江上碧始终并未出手,如果她们并非不愿得罪司马山庄,很可能就是心存坐收渔人之利。
司马山庄的剑士们,早已拥在大厅四周,但他们却只有观战的份儿,谁都不敢贸然出手。
原因是他们也都有所顾忌,一来本身武功不济,助战起不了多大作用,二来是担心因而惹恼阮温玉和江上碧,若她们两人插上了手,自己方面反而是得不偿失了。
这情势显然对司马山庄大大不利,万一这时陶林和绝代有一人支持不下去,后果实在不堪想象。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忽然暴起一声厉喝道:“住手!”
场内所有的人,似乎都被这一声厉喝震住,不约而同的向发话之处,茫然望去。但见三丈之外,不知何时,已多了个英挺潇洒而又神威凛凛的青衣人。
在场所有的人,除阮温玉和“南海三妖”外,在这刹那,都已认出来人赫然是纪无情。
奇怪的是这次只有他一人,无我和尚并未随行。
纪无情十几年前在武林中就得了个黑衣无情刀的绰号,原因是他永远是一袭黑衣,而用的兵刃又是无情刀。
但现在他却是穿着一身崭新的青衫,再加上胡须已刮得干干净净,容光焕发,越发显得英挺潇脱,倜傥不群。
他的有此改变,不能不说是因了江上碧的一句话,又加他自从进入“垂杨草庐”后,受无名老人的潜移默化和不时激励,竟然连整个人生观也开始改变了。
昔日颓唐之气,如今已一扫而空,重新燃起了生命之火,内心也充满着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至于认不出他是谁的“南海三妖”和阮温玉,前者是从未与他见过,后者是虽见过但当时却并非这种形象。
这时众剑士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