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湖位于东三环,是一个小型内陆淡水湖泊,相传宋代有一个柳姓的姑娘,约定在这里等待去前线打仗的丈夫,可是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三十年过去了,丈夫没有回来,她还是经常站在那里等待。
    后来有一天,这里发生了地震,别人都跑了,让她走也不走。
    等到震后人回来的时候,却发现平坦的地面塌陷下去,变成了一处湖泊,而柳姓女子也失去了踪影,再也没有出现过。
    有人说,湖里的水,是她三十年的眼泪所化,故而取名柳子湖。
    那里以前聚集着老燕京的胡同群,具体追溯到什么时候,已经没人知道了,总之历史很悠久。
    不过十几年前,千年大时代来临的时候,也迎来了房地产热,一个开发商买了那块地皮,拆了胡同,建成了福临小区。
    司机老师傅一路上,给刘子rì讲解了京三元胡同的变迁,他年轻的时候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就算后来搬走了,也一直在那里开出租拉人,熟悉得很。
    “师傅,你认识一个叫付建国的人么?他以前也在京三元胡同住过。”
    师傅想了想,摇头道:“不认识,那应该是在我之前住过的人家,后来搬走了,所以没见过。”
    他抽了口烟,烟圈吐到车外,继续说道:“我不认识,不过既然他在那住过,就有人认识,我记得福临小区里还住了几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世世代代在京三元胡同住着,老燕京了,应该知道的多点。”
    “师傅,那这样吧。”刘子rì摸了摸兜,里面还有一千来块钱,就数出十张张红票子,“这一千块钱,雇您一天,您带我去找那几个老人,我有急事找付建国,不能耽搁。”
    老师傅笑了笑,露出一口烟熏的黄牙,“这太多了,我一天只能拉五百块钱,收你五百就行了,而且还不知道他们在不在了,年纪有这么大,没准一不留神就走了。”
    他点了五张票子,又把剩下的五张还回来。
    刘子rì把钱推回去,笑道:“剩下的是咨询费,您就收了吧,找到是缘分,找不到也是上天注定。”
    老人笑呵呵的收下,态度更加积极,一路上絮絮叨叨的和刘子rì讲述原来京三元胡同的趣事,十几年前的往事,却是历历在目。
    人就是这样,年纪大了,越近的事情越记不清楚,越久远的事,反而更加清晰。
    车子在平坦笔直的马路上疾驰,又转过几个路口,来到一片广袤无垠的湖泊,岸上种着一排排盛开的桂花树,暗香幽浮,沁人心脾。
    从柳子湖上的大桥驶过,在拱桥的最高点,就能远远看到那一片有些年份的小区,矗立在湖的另一侧。
    车里就在那小区门前停了下来。
    两人下了车,径直进入小区,老师傅站在门口公园的亭子里,皱着眉头,似乎在回忆什么,刘子rì站在一旁,不敢打扰。
    忽然,他的目光一亮,像是恍然大悟的样子,急匆匆调转方向,沿着亭子后方的小径快步行走。
    很快,他们听到一阵丝竹笛声,穿过小径,放眼望去,是一片绿莹莹的草地,阳光洒在草地上,反shè出晶莹绿光。
    在那草坪上,几十个老人有的在跳着老年舞,有的携着孙儿逗弄着玩,有的三五成群下象棋,有的cao着浓郁的běi jīng腔侃大山,也有些xìng格孤僻的,独自一人拄着拐杖晒太阳。
    夕阳好,风景旧曾谙,这一群年过古稀的老人,享受着他们最后的时光,等待死亡的降临。
    老师傅突然加快步伐,走到一对坐在长椅上晒太阳的老夫妻身旁,“胡叔,我是王洪敏,还记得我么?”
    那老人约莫这七十多岁,脸上长满了老年斑,他颤巍巍的抬起头,索xìng听力还不错,看了看老师傅的脸,笑道:“我记得,我记得,小王嘛,开出租的那个。”
    “对,对,是我,是我。”老师傅大喜,终究不负所托,他把刘子rì拉过来,说道:“你认识付建国么?这个小伙子说是有急事找他。”
    “大爷,您好。”
    “哎,你好,你好。”胡叔笑了笑,牙齿已经不剩几颗了,“你找付建国?”
    刘子rì点了点头,“您认识么?”
    老人低下头,浑浊的眼睛似乎在沿着岁月的长河,追溯过往的时光,良久,他才道:“印象里有这个人,当年特殊时期的时候,打倒了很多人,付建国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个,他们一家子搬到这里,付建国那小伙子住了有两年,后来据说是上山下乡去了,一直到特殊时期结束才回来,好像是又待了几年,就搬走了。”
    “对,就是他。”刘子r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