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草缠住了,没沉下去。”
呼。
此刻,那红袍黄胖子也才松了口气。
他是国舅不假,但要是真的落下个逼*不成,害死良家子的罪名,只怕龙椅上的那位也饶不了他。前几年,在给先皇守孝之时,京中有些打熬不过,寻欢作乐的权贵子弟,被惩戒的还少吗?
就连朝中大臣,若敢养儿育女的,也颇为不受皇上待见。姐姐自坐上凤位后,一直告诫家里,要小心谨慎,不要惹事。
他方才是见那两个女孩衣着寻常,心想就算弄来取乐一番,到头不过是给几两银子完事,但若是闹出人命,尤其被这位大爷撞破,只怕就不得善终了。
齐国舅虽年轻,可也一眼看出,那高大男子身上穿的银白袍子虽被揉成腌菜样了,那可是贡品。他家也唯有一匹淡蓝色的,只给了他嫡出的大哥。他齐修元虽在家中也颇为受宠,却不是傻子,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
当下就对那高大男子赔罪道,“实在不好意思,刚才多喝了几杯,又给人激得一时上了火,这才惹出事来。姑娘!”
他回头找管事的要了一锭足有十两的银子,抛到小船上,“这便给你们压惊看病吧。”
蓝衣女孩不敢接,更不敢答话。
那船娘抱了“溺水晕厥”的黄衣女孩上来,红袍黄胖子浑不顾肚子上肥肉的抗议,再冲那高大男子作一深揖,迅速开溜了。
蓝衣女孩见表妹溺水,低低哭泣,那船娘假装揉搓几下,黄衣女孩才吐出口水,假装醒来。
只是瞧见那高大男子眼中勾起一抹似讥似讽的笑意,不由得耳根微红,想要道谢,那男子却转身走了。
再看他身下,原来也有一只小船,船上还有几只空酒坛,想来他昨晚是在这船上过的。
本来独坐花间,对月一醉也是人间雅事,可黄衣女孩在不小心瞟见他颈畔一只老大肿起,被蚊子叮起的红包时颇有些好笑。再回头看,却是自家的船只见她们久不归来,已经呼唤着找了过来。
黄衣女孩忙嘱咐表姐收了眼泪,又对那船娘道,“这银子你拿去,别跟人提今日之事,就说我采莲蓬不小心落了水,省得日后人家找上你麻烦。”
那船娘如何不知好歹?忙捡了银子,连连道谢,把人送走。
等家里人瞧见黄衣女孩落了水,未免好一番责怪。等到进了家门,摒退外人,女孩才把实情说出。
蓝衣女孩的娘亲听得吓得差点坐不住,“这怎么就惹上了齐家?要是有点什么,岂不全是我家的罪过?”
另一位美貌姨娘却严厉看着才换了衣裳的黄衣女孩道,“你有没有泄露自己的姓名家世?”
黄衣女孩摇头,“我晓得好歹。”
那美貌姨娘沉吟再三,道,“话虽如此,可回去还是不得不跟夫人回禀一声,到时若有什么责罚,你也得领着。”
蓝衣女孩忍不住道,“此事又不是表妹的错,全是那个公子仗势欺人,凭什么要她认错?”
她娘苦笑,“傻孩子,这世间做女子最是吃亏。就算不是你们姐妹俩愿意,可别人招惹上来,世人也要怪是你们的过错。妹子你收拾一下,我和你哥送你们回去吧,要解释也该是我们才是。”
美貌姨娘却是摇头,“我在那儿低人一等也就罢了,如何还能带累你们?往后更得让人说咱们袁家家风问题了。如今开了科举,可不能让家里沾染上这些坏名声。哥哥和侄儿还要上进呢,好歹梅儿是个女子,又没报上姓名,也不一定就会闹出事情。再说夫人近年越发心慈,顶多罚她抄抄经书了事,没什么大事。”
那妇人见说她不过,只得送她们母女俩上车离开。
只在车里,那姨娘又把女儿好一番责骂。却是说得少,心疼更多,又问,“那来帮忙是何人?可会出什么纰漏?”
女孩笑道,“我方才没说,那位来搭救我的,其实是定国公府的公孙弘。我从前在破园见过他好几回,倒还认得。只他却没认出我来,见咱们家里有人来接,便自走了。”
姨娘微松了口气,“是他还算好的,便是有什么,也能帮着咱们分辩一二。”
说着话,马车进了京城。
一路到了归仁坊,走到一户挂着欧阳牌匾的侧门停下,下车进去。却见院门口堆着不少还没来得及收拾的行李,未免有些奇怪。
下人笑着报喜,“是二少爷带着二少奶奶全家回来了!”
虽说大少爷过继出去了,可家里称呼自那年改了过后,就再也没有改过来。
袁姨娘心里一个咯噔,“这任期还没到呢,怎么就回来了?”该不会是出事了吧?
下人笑道,“姨娘别担心,是咱们二少爷在任上干得好,已经高升了。原该四五月间就回来的,只他担心任上的堤防不稳,索性也没报信,只等着重修了堤防,这才带了一家子回来。只可惜这一耽误,能在家里团聚的日子就短了,休不到一个月,又得启程上路呢。”
袁姨娘一听,忙给女儿一个眼色。这时候有些话就不好说了,先亲人团聚要紧。女孩点头,自是明白。
进得房中,谭氏正一手抱着一个孙女又哭又笑的。这么多年,她可算是见着自己的亲孙女了。
见她们进来,欧阳庄起身笑着打招呼,“袁姨娘好,呀,小妹都长这么大了,我记得走时,你才这么点高。”
他自那年外放,前前后后共干满了两任,除了有一年回来述职,这六七年间,这还是家人第二次相见。
别说有一半血缘的欧阳慕梅,就是没血缘关系的袁姨娘都忍不住心酸落泪了。
“这些年,在外头可吃了不少苦吧?我瞧着二爷可黑了不少,人也瘦了。”
“可不是么?也不知廉儿在任上是怎样艰难呢。”伍姨娘永远这么没眼色,袁姨娘问候欧阳庄,她偏要往自己儿子身上扯。还哭哭啼啼,一副可怜相。
那一年,欧阳廉和欧阳庆两兄弟去参加科举。欧阳庆凭岳父一家揍出来的本事,侥幸跟关耀祖当年似的,好运气的挂了个榜尾,授了个明堂正道的武举出身。
但欧阳廉到底还是落了第,他到底基础差了些,年纪一大心思也杂了,索性不再读了,完婚之后,是关耀祖帮他走了点门道,把他弄到外地军中去当了个小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