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好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一十二章 大唐房地产(四)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果真在二十多天之后,李伟峰等到了赵武的通知,带着取房的号码,房契和身份文书,一起来到售楼处,交了房号,签字之后,便带到新盖好的房子,一排排,整整齐齐,门口大约十米宽的道路,供来往的人或者车辆走动。路面非常整洁,马车行使在上面,没有颠簸的感觉,比泥土做的路面好多了。

    刘伟峰看着门牌号,写着“翠竹新村1号”,崭新的大门,还存留着油漆的味道:“这就是我们的家了?”

    “刘大叔,你是翠竹新村第一个住户,是一号,旁边是二号,三号,四号。这一个村子里面有两百多套房子,您是最先预定的,所以最先拿到房子。”赵武解释说道,“我们建筑队,一天可以建好一个村子,现在都已经陆陆续续有二十几个村子了,大家都搬到了新房子里住,整日乐呵呵的。只要有了房子,才像是有了个家。”

    刘伟峰激动,进去看看,院子果真很大,五十两银子超值了,屋里面很空,反正这段时间,他们空闲的时候,自己伐木,制作了一些家具,正好放进来,安排好老老少少,他也能放心了。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只要大家能够平平安安的日子,比什么都好。

    “好,好,我们终于有个家了,不需要担惊受怕过日子了。大唐万胜,大唐皇帝万岁!”刘伟峰激动说道,有种落叶归根的感觉。不需要躲在山林里面,孩子们可以上学堂。将来有个好的前程;老人们可以安度晚年,这算是他一辈子做的最大的善事。至于被他抢过的那些人,只能以后每天向天祈福一百次,希望他们可以健康长寿、

    赵武见刘大叔很高兴,想到刘大叔的关照,他得了五两银子的提成,便小声走在刘伟峰的身边说道:“刘大叔,谢谢您的关照。我想给您一个建议。”

    刘伟峰知道赵武虽然只不过是个小伙计,但在长孙冲手下做事,比他们消息灵通,说不定还真有好事呢,便好奇问道:“小兄弟,有什么话直说,别吞吞吐吐的。不把我们当朋友啊!”

    赵武笑笑:“刘大叔,每个村子里面在最中间的位置,有个休闲广场,里面不仅有花园,还有一些娱乐设施,闲着没事。可以去逛逛,和他们聊聊天。”

    “哦,这个我是知道的,听说了,不过好像并没有种花!”刘伟峰让人刘海来看过。知道大概的情况。

    “这还不是重点,那小广场旁边有一个五间大房子。您要是有余钱的话,可以买下来,开个杂货铺子,做点小生意。一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总不能整日跑到定州城内买吧,所以一定赚钱。”赵武解释说道,一般人他是不会说的,看着刘伟峰是个不错人,变多了句嘴。

    刘伟峰眼睛一转,说道:“不错,是这个样子,这一个村子就有两百多户,不少了,力气小的人,可以开个杂货铺子赚点小钱。”

    “好,那房子多少钱啊?“刘伟峰问道。

    “不贵,才六十两银子。”赵武答道。

    “六十两?这么贵,买的院子十几间房子才五十两银子。”刘伟峰有点犹豫,觉得价格有点高。

    “刘大叔,我也是跟您熟,才提醒你的。您这家里是民居,在小广场旁边的,那叫商铺,以后大家有事没事就会聚在那里聊天玩耍,人气旺才好做生意啊!现在大家刚安顿下来,手里或许没钱,等到秋收,收了棉花之后,就能卖很多钱,到时候大家手里有钱就会买东西,这个杂货铺子就能赚钱了。这六十两就是底价,我也不和你胡说了,原价是六十二两。”赵武劝解说道,等村子发展起来,那绝对不是六十两能买到的。

    刘伟峰脑子特好使,想了想说道:“那好,我买了。待会回去,我会和你一起办手续。这次麻烦你了,我们能够这么快买到房子。”

    “刘大叔客气了,要不是您带动,我们房子也不可能卖得这么好,都是刘大叔关照。”赵武笑呵呵的说道。

    刘伟峰对房子很满意说道:“这房子好是好,可是身边有好多小孩子,想让他们就近读书识字,就算不不考功名做官,也能识字明理。”

    赵武一拍自己的脑袋说道:“您看我这脑袋,哎呦,差点把这事给忘了。小孩子读书的事情,您就放心吧,周围四个村子中间会一所学堂,等一切稳定下来,就会开办学堂。到时候,周围的孩子们就可以读书识字了。现在大家都是良民了,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光耀门楣。”

    这句话说道刘伟峰心坎里了,刘伟峰高兴不已,一拍大腿说道;”哎呦,那敢情好,什么时候开学啊,我让家里的小子们去上学。”

    “暂且不急,现在百废待兴,还需徐徐图之。”赵武解释说道。

    刘伟峰兴高采烈买下了小广场边上的五间大房子。现在去工地干活,干六天休息一天,刘伟峰便带义子们到了城里批发货物,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等一些杂货,还有一些粮食,便宜的麻布。

    刘伟峰等人搬进了新房子,开起了杂货铺子,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刘伟峰等人只不过是北迁流民种的一小部分,很多人在拿到房子之后,坐在院子里嚎嚎大哭,终于有家了,再也不要流离失所,四处漂泊了。

    因为带了李承乾和李恪这两个跟班,每天的售楼款和各种材料的支出,都会有一本总账,长孙冲直接甩给他们两个做了,让他们了解整个过程。

    好在长孙冲叫了长房的记账方法,用上了阿拉伯数字,这可比用汉字几张轻省很多,而且是复式记账法,效果非常好。

    李承乾,李恪看不懂账簿,那就从头学,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表哥,你看,这账面上显示我们支持和收入现在已经稳定下来。表哥,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父皇经常在我们面前说,不花一分钱,赚了一个城池。只要有资金运作一圈,不仅不花钱,反而赚钱。”李承乾终于搞明白了。

    长孙冲点点头说道:“这就叫做资金流通,创造百姓的需求,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力偿还,大家都赚了,何乐而不为呢。”

    长孙冲凭着良心做事,建造的房子只是在成本价上多了一些利润,真心没有现代那样买地皮的钱无形中拉高了房价,一辈子贷款买一套房子,憋屈啊。

    “表哥,我空闲时核算了一下,发现我们建造的房子成本比百姓自己单个造这样的房子低四成,都快要一半了。”李恪看着他统计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