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牛郎织女天仙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总第八十九章葬礼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声祷告,喊其逝世之人前去拿钱,送至十字路口,在烧钱后,画一圈,表明以示财不外溢。焚烧完毕,众亲属哭着走回家中。回灵堂后,对其遗像和灵位,继续哭,这个时候,一般男子在屋内,女子在屋外。后继续到刚才的十字路口,焚烧纸马,(男性长辈烧纸马,女性长辈烧纸牛,晚辈不知道烧什么?)后伏地痛哭,然后按照来时顺序,再回灵堂。

    跪拜,在灵堂内跪拜一般是磕四个头,逝世之子女在灵位四周,来人后,别人磕几个头,逝世着子女必须回应几个头,所谓代表长辈回礼(一般是长孙代为谢礼,直属男性和直属女性。)。不知道别的地方磕几个头,有三个的还有四的,那里的礼仪是磕四个头,含义为神三鬼四,给神仙磕头三个,给鬼磕头四个.在灵棚内(也就是出殡前搭建的灵棚,不是灵堂。也可以不搭建,地方一般比较固定,每个村落都有固定的地方。),磕头是九个,这个时候去磕头的一般是逝世者的女婿跟逝世者亲家后辈,这个时候是一作揖一叩拜,磕头四个,是四勤,而逝世者子女也随着叩拜之人作揖叩拜(一般是孙子,侄子代谢。),然后上前三步,再一叩拜,先举香在空中转一圈,然后敬酒三杯(女性不知是否这样。),再后退三步,一作揖四叩拜,磕头四个,是四懒。前后一共是九个,符合三拜九叩首的说法。在别人前去叩拜的时候,儿子跟孙子在旁边回礼,女儿一般在桌子旁边痛哭。四勤的含义为一作揖一叩拜,四懒为一作揖四叩拜,中间搀杂一顿隔,日照说法叫四勤四懒一顿隔。

    孝衣,孝衣分重孝和轻孝,重孝就是直属子女,儿子,女儿,孙子等,重孝为男丁一筒白大褂、白鞋,女性为白上衣带白裤子、白鞋,孙子、儿子如果未结婚,只需要缠头就可以了,如果结婚,那需要穿一筒白大褂,重孝。轻孝就是女婿,外戚,只需要一白布缠腰即可。

    缠头,缠头也十分讲究,如果去世的是男丁,打结就在左边,如果是女丁,那么打结就是右边,前提是还有一个长辈在世,比如爷爷、奶奶,爷爷去世而奶奶还在世,那么打结就在左边,如果以后奶奶也去世了,那么就不需要打左边了,直接打结在额头上,正中间。懂行的人一般一看孝衣和打结就明白去世的是谁,家中还有什么人。

    送殡,儿子女儿孙子在前,原来是抱灵位,走在前面,后面是抬棺材的人,孝子,孝女,孝孙前行一会就转身,向棺材磕一个头,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下葬,就是把棺材放入先前已经挖好的葬坑里面。

    谢葬,古时候谢葬很隆重,,一般逝世者子女或者家属在遗体下葬以后需要向参与葬礼的亲戚朋友表示感谢。

    圆坟,在逝世着入土第三日,早上早早起来,前去圆坟,把坟重新修整一下,因为入土哪天,一般把洞口添上就可以了。三日坟要早,所谓早三日,晚七日(为什么要早三日和晚七日呢?)。

    圈坟,就是在长子的带领下,所有人围着坟,拿着钩担,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大体含义为为逝世者圈围墙。

    ……。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礼仪。

    不过,不管怎么样,小董永这样的婴儿,如果要求小董永把那些礼仪规定的礼仪全部一个不漏的完成,那个……好像也是有些不合情理。

    所以,正好采取从权原则。

    对于许许多多的其实是需要小董永行礼的场面,也是能省则省。

    不过,不管怎么样,在小董永的母亲安置在祖坟(也就是下葬)的那一刻,即使是小董永还是一个还在襁褓的小小的婴儿,也是需要出现。

    为什么呢?

    当然是需要小董永行礼。

    理由呢?

    因为,只有小董永行礼过后,即表示董永的母亲董古氏是有后裔的,因此董永的母亲安置在祖坟里面是合符礼仪的,否则董永的母亲安置在祖坟里面不是合符礼仪的,容易招惹闲话的,容易引起其他人的说三道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