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学生鲁莽。恳请大帅收回成命啊!武昌乃是首义之地,咱们就这么撤回去。恐招天下非议啊!入境北洋军凶猛。各地临时军政府避之不及,值此天下危局。。。。”
关子清说到一半,望着一脸笑意的胡瑞立马打住了话头,略微思索了一番试探道。
“大帅,学生斗胆,某飞大帅使的是欲擒故纵之计?!”
“大善!关师爷好眼力!”
胡瑞也文邹邹的回了一句。腹胀而笑道。
“有些人能力不怎么,野心到时不小!当初黄兴来武昌的时候是何等的风光,黎宋卿亲自牵马执鞭,竖起一面大旗黄兴到!招摇过市!似乎他黄兴一来。北洋军就会惨败而去。可是结果呢?不懂军事瞎指挥,那个所谓的军事顾问估计也没按着好心,也跟着凑热闹。汉口方向盲目的发起反击,武昌民军最后的那点家底可都砸在那场反击战中了,眼下的武昌只剩下连枪都不会放的新兵蛋子!不仅如此,他黄兴的野心可是不小,和上海的陈其美遥相呼应,先是试图夺取武昌兵权,遭到及团体反对,未果!然后又打上了汉阳兵工厂和汉阳铁厂的注意,居然打算把工厂全部搬到上海去!对于黎宋卿等人的排挤就不必说了,眼下的武昌军政府对于黄兴和同盟会一干人的意见是越来越大,矛盾的根源主要集中在军事指挥上!之前咱们顶在了第一线,挡住了北洋军的进攻,矛盾暂时被淡化了。咱们一走,冯国璋也不是个善茬,接连吃了咱们两次亏,有事私自抗命打的武昌,袁项城那边怕是不好交代!只要咱们一走,冯国璋必定会趁着汉阳兵力空虚的时候发起猛攻!到时候,黄兴想不走都不行了!汉阳我们只在必得,武昌三镇,我们更是志在必得!”
一番长篇大论下来,胡瑞接过三娘递过来的茶杯,吹了吹,砸吧着喝了几口,润润嗓子。
“大帅英明,学生服了!这一石二鸟之计,当真是高明啊!以退为进,让准备看好戏的黎宋卿一伙人和黄克强狗咬狗,等逼走了黄兴,汉阳岌岌可危之时,黎宋卿必定会来电求援,届时我们完全是名正言顺的。。。”
被点醒的关子清立马反应过来,开始大唱赞歌。
“咳咳,关师爷有些话知道就好,说出来可就不太好了。外头的舆论导向就麻烦先生了,必要的时候造造声势,把咱们在汉阳的两场胜利当成打劫来宣传一下,最后再把咱们被逼遁走的事情含沙射影的提一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胡瑞把玩着手里的茶杯,腹黑道。
跟我玩宣传战,你们还嫩点!劳资可比你们晚生一百多年!
“大帅放心,学生敢不尽力!”
关子清眉飞色舞的拍着胸口,领命而去。
“姑奶奶,别掐了!别掐了!都快青了!”
关子清一走,胡瑞脸上的笑容立马冻结,连声告饶着把三娘攀上他腰间的那只素手给拉了下来。
“这么大的阵仗,原来都是你早就计划好的!说吧,你还算计过谁?!”
三娘别过身去,没好气的质问道。
“咳咳,这事情事先没跟你通个气,是我的不好。你那段时间不是正忙着汉阳枪炮厂和日本探子的事情吗,我琢磨着就别让你烦心了,再说这事情我自己也能搞定的。”
胡大帅陪着笑脸,讨好的解释道。
“所以,今天剑拔弩张的,我白担心一场?!”
三娘挑眉。恨恨道。
“嘿嘿。。。我错了!”
对上自家的御姐准夫人,胡大帅立马吃了瘪,陪着笑脸赶紧认错。
“嗷别掐!别掐!疼啊!雅蠛蝶。。。。。”
翌日一大早,全国各家的报纸上都出现了关于安徽军处理武昌的新闻。锅底山挫败北洋军迂回偷袭的企图,打破了北洋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汉阳反击战,更是一口气吃掉了北洋军第十一混成协,协统李纯被炮弹炸死,第十一混成协几乎被全歼!
作者的文笔很好,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妙笔生花。用记事的口吻描绘了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和安徽革命军的勇猛。特别是发起冲锋之时,一整标(团)的士兵高喊着“安徽革命军万岁”。上刺刀,在军官的带领下发起冲锋的场景描写,读起来格外的让人热血沸腾。
随后笔锋一转,有意无意的把汉阳反击战的大胜和黄兴指挥的汉口反击战的惨败做了一个对比,最后更是含沙射影的提了一句。援鄂的安徽革命军撤离无偿是在并非本意,留给了读着一个想象的空间。
新闻一经发出。立马在全国引起了一阵地震。之前北洋军的凶悍和野蛮已经在武昌三镇的防御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时之间各个宣布光复的省市纷纷避之不及、人人自危,在所有人对中国革命前景感到迷茫和困惑的时候,汉阳突然传来额大捷!不可一世的北洋军居然遭受了惨败,一个混成协被全歼了!
一时之间,全国各地各种声音层出不穷。有叫好的、有质疑的、有破口大骂的、也有打酱油的。。。。
闹腾过后,社会各界的人士很快把主力移集中到安徽军撤离武昌的原因上来。报纸上写的含含糊糊。很是引人遐想,这年月的来百姓普遍缺乏娱乐活动,对于动武的事情那是格外的喜闻乐见。八卦的性子上来了,各种猜测和分析也就应运而生了。在稿件的刻意引导下,舆论的主流猜测很快诞生:总司令黄兴因妒生恨,逼走安徽军!
一时间人在武昌的黄兴立马成了众矢之的,同盟会开办的几家报纸怎么解释、洗白都收效甚微。很快,黄兴假的公子,黄一鸥借着光复饷的名头巧取毫度、聚众奸污民女、当街勒索百姓、强抢民女的事情也被媒体给扒了出来。作为童某的武昌民军协统罗洪升和一干爪牙被安徽军执行了枪决以儆效尤,而主犯黄一鸥则安然无事,在安徽军撤离武昌的前一天被释放。
一时间,在原本“因私废公,因妒生恨,逼走安徽军”的罪证上,媒体又给黄兴加上了一条“公报私仇”的高帽子。一时间黄一鸥和黄兴父子成为了各家媒体的批判、怒骂的对象,特别是打着革命旗号为非作歹的黄一鸥,更是被骂的体无完肤。
这年月,读书人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政客、军阀势力再大,文人墨客在报纸上撰文批判怒骂,你也得忍着!君不见平行时空中,袁世凯称帝前,国内各家报纸上骂的那叫一个凶啊!大公子袁克定能力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