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旧石器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六章 第三条路!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现在要走哪条路?是进入士族地主阶级,还是直接跨入庶族地主阶级?”王扬喃喃。

    两条路,两个方向,但两个方向都不好走,毕竟王扬是个现代人,还是个文科生,历史想不学好都难。

    但他能学好历史,不代表他一定能判断出该走哪条路。

    按照历史发展,这会儿应该进入士族地主阶级,因为历史是一部循序渐进的文化,一口很难吃成胖子。

    但士族地主阶级的弊端不用说了,一样是垄断特权,反弹极大。

    王扬估摸着自己活着的时候,还能把弊端压住,可他哪天去和黑白无常聊天去了,那可就不好说了。

    他是绝不能容忍自己辛苦建立的文明部落,在自己不在了以后,分崩离析的。

    可是他又不可能解决这个弊端,这个弊端不是靠规矩举措可以解决的,无论什么规矩都可以钻空子。

    要解决这个办法的,便是掌握人心,必须所有当官的人,不仅有能力,还得有高尚的品德。

    德才兼备,极难!老祖宗有没有尝试过这类的办法?有!

    汉代就有这样的规定,一个人要当官,首先要有德,有了德,就有了做官的资格,有了才,就可以随时做官。

    那要怎么样才算有德呢?就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首先,必须是个孝子,然后识大体,明大义。

    那么就算这个人有德,那要怎么样才能让别人知道他有德呢?

    汉代的办法就是举孝廉,让各地的地方官推举本地有德行的人,表彰一下他的高尚道德品质,发个荣誉证书。三好学生。

    这个三好学生,就是孝廉。

    然后对孝廉进行考察,有才干的,立刻上任做官。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保证所有上任的官员,既有高尚品德,又有才干。

    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儿嘛,这个士族地主阶级的统治,对社会挺好的嘛。眼看着就要大家一起奔小康了。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于是大家为了孝廉这个三好学生的称号,做官的荣誉,开始了政治秀。

    不是说要孝顺吗?父亲活着的时候,咱就有饭都不吃,全部留给父亲吃。

    没有父亲怎么办呢?好办。你总有个哥哥姐姐吧,学孔融嘛,他不是让梨吗?咱也让梨。

    但是多用了几次,大家总不能都让梨吧?

    没事儿,换个法子,汉代的时候儿子大了是要分家的。

    于是,弟弟就把家产一分为二。大部分给了他哥哥,大家就觉得这个弟弟很好,孝顺哥哥,推荐这个弟弟去做官。

    弟弟当上官以后,哥哥就找到弟弟,重新分家,这次是公平的分。

    大家就不明白了,怎么你上一次分了家拿了大好处,这次又分家,却不拿好处了。

    哥哥说:“我是为了弟弟的前程。才不惜毁掉自己的名誉拿大头的。”

    大家就觉得这个哥哥很好,太好了,为了弟弟的前程,牺牲自己,于是又推荐他哥哥去做官。哥兄弟俩就这么当上官了。

    道德品质高尚嘛,这么高尚的两兄弟怎么能不做官呢?

    听起来很好,但全是政治秀,这样的人当上官以后,怎么可能是个好官呢?

    他们也知道自己没几斤几两,就垄断书籍知识,让他们的子孙做政治秀,全部当上孝廉,而且垄断了知识,起码认得字,好家伙,德才兼备啊。

    这种家族,就是士族,这也是士族地主阶级为什么要灭亡的原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是聪明的。

    王扬要选择路线,如果走了士族地主阶级的道路,就得应对这种局面,保证帝国不会**堕落。

    可除非他也去大闹地府,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上划掉,不然怎么设规矩都没用。

    这些东西他解决不了,他绝对不认为,自己是个现代人,就能解决掉那些个天才都没解决掉的问题。

    大家都是怎么解决的?建立新制度,根本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只能推翻砸掉。

    王扬非常的清楚这一点,所以士族地主阶级,他很难考虑。

    那么庶族地主阶级呢?这个阶级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维持了一千多年,有没有它的可取之处呢?

    自然是有的,因为普通人的**得到了满足,大家都可以做官,有科举嘛。

    而且皇帝昏庸,也是可以推翻王朝的,这不都推掉了六个王朝了。

    可见这个制度确实也有其可取之处,尤其是随以后的唐,天朝上国,万邦来朝。

    之后的元……咳咳,虽然是外族统治,但也采取了这个制度,强大如元也不敢违抗这个制度,为啥?因为这个制度代表着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古往今来尽是如此。

    而后的明朝,依然强盛无比,是世界第一强国,几下西洋,把外国人当场吓尿,霸气十足。

    哪怕是清朝,这也是外族统治,但一开始是外族,最后也被汉化了,没办法,天下大势,说白了就是民心所向。

    就算到了这个清朝,无比傻逼的闭关锁国,尤其是把海路完全封锁,在康熙、乾隆、雍正之时,依然是世界第一强国。

    虽然最后的历史证明,清朝确实无比的傻逼,在庶族地主阶级这么好的政治背景下,却没有更进一步,反而无比的落后。

    但为什么这个庶族地主阶级却在此时结束了呢?

    因为这时候,国外的文明也传播到了这里,他们有了更先进的制度,这叫什么,民主制!

    他和庶族地主阶级的统治其实非常的相似,只不过庶族地主阶级依然是保证皇权。保证封建帝国。

    说白了,就是保卫皇族,由一个家族来治理天下,而那个家族之中,只能有一个人治理天下。

    这时候就难免出现昏庸的傻逼皇帝。但再傻逼的皇帝也知道一个道理,他的权力,是和普通人冲突的。

    他利用民心建立王朝之后,就拥有了武力,当失去了民心之后,他就渴望用自己积累下来的武力实行镇压。

    但昏庸的皇帝只知道有枪就是草头王。忘记了本,忘记了民心才是王朝的长生不老药,于是一个王朝就被推翻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