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派出的信使还没有出发,前来调查樱子失踪之事的伊藤博文却已经到了大坂城。%
伊藤博文本来是要去神户的,但是,他还未抵达大坂城,就被人告知,神户已经失守了。
他听说此事之后,何止是大吃一惊,简单有点被吓尿的冲动。
如果真的诚如所说,那形势对日军来说,就真的是有点不对劲了。
而事实上是,不仅是不对劲,而且可以说是糟糕到了极点。
此时的大坂城中,那是一日三惊,军心士气都已经沉入了谷底,民心更是已乱,现在,所有日本人都害怕太平军会突然进攻大坂,他们整天都是提心吊胆,有点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伊藤博文见此情景,忧心如焚,他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他们就有可能要滑向深渊了。
他必须要想办法改变日军的处境。
于是,他一面采取各种手段稳定局势,一面将相关的情况汇报给了身在东京的明治天皇。
而寻找樱子之事便被暂时放了下来。
因为,现如今,大坂的事方才是大事。
而身在东京的明治天皇也没闲着,他密切地关注着前线的动静,时刻盯着事态的进展,他虽知神户已失,但是,大坂的最新情况暂时还没有被反馈到他这里,所以,对大坂的情况,他所知也不多,唯有焦急地等待着相关的消息。
正在这时,伊藤博文的紧急奏报到了。
明治大喜。赶紧命人呈上,然后,他迫不及待地将之打开,希望里面藏着些好消息。
可惜的是,他要失望了,这里面不仅没有好消息,反而只有坏消息。
伊藤博文在信中将大坂的形势描述的很不乐现。
而对明治来说,这就是坏消息,而且是坏得不能再坏的坏消息。
他虽然预估到前线的形势严峻,但一直都以为可控。但没想到实际情况竟然糟到了如此地步。如果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任由事态发展下去,那不仅日军要完了,恐怕就连日本帝国都保不住了呀。
这可是个天大的问题。
明治天皇在震惊之余。也在想该如何面对。
他思之良久。决定还是亲自去一趟大坂城。了解一下实际情况,然后再做定夺。
于是,他唤来自己的亲卫将军。令亲卫将军召集所有亲卫,马上起程前往大坂城。
那亲卫将军听明治说要去前线,也是大吃了一惊,他本想着劝一劝明治,但见明治似乎态度坚决,所以,他将那些劝告之言全都咽了回去,改为向明治宣誓说,他定将力保明治的安全。
而明治对此深信不疑。
而一切准备停当之后,明治便在亲卫队的保护下,快马加鞭地赶往大坂前线。
直到这个时候,身在大坂的伊藤博文也不知道明治已经来了前线,而且,他也没有时间想这些,他需要集中精力处理这大坂城中的大事。
而明治抵达大坂的消息被传到伊藤博文统帅府的时候,伊藤博文这才被吓醒了,他心中有些忐忑不安,这天皇来了前线,咋就不事先通知一声呢,这不是存心吓他吗?
不过,忐忑归忐忑,该怎么着那还得怎么着,无论如何,伊藤博文对天皇都不敢怠慢,他马上率领大坂城中的大小官员一起迎出城去。
这不管有什么困难,既然天皇已经来了,那他必须先将之迎进城来再说。
于是,明治天皇便被伊藤博文迎到了大坂城的统帅府中。
经过一番请安和问候之后,伊藤博文在统帅府的书房中与明治天皇进行了一次秘密的谈话。
伊藤博文委婉地向明治说起了现在大坂的情况,并说,天皇此时前来似乎不太合适。
“圣上,大坂现在有点乱,恕臣直言,您此时前来,恐怕有些不妥。”伊藤博文是字斟句酌地道。
天皇的安危很重要,而且比大坂城重要的多。
“伊藤君,你大可不必为朕的安全担心,朕心里面有数,朕亲自来此,就是想当面听你说说现在的情况。”明治天皇勉强笑了笑,然后道。
他现在忧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如今的局势,这局势到底已经到了哪一步,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陛下,形势很不乐观。”伊藤博文心里知道,明治既然此时前来,肯定是对当前的情况很是担心,所以,面对明治,他不得不实话实说。
“怎么说?”明治天皇有点紧张地道。
他最怕的就是这个,形势不乐观,那到底不乐观到了什么地步。
“陛下,大坂民心慌乱,大军士气低落。”伊藤博文言简意赅地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了概括。
他是不得不这样说,因为情况的确是已经到了非常危急的程度。
“可有办法解决?”明治天皇有点六神无主地道。
到了这一地步,想镇定都不行。
“臣已经想了很多的办法,可是,效果都不大,以臣愚见,恐怕是不得不放弃大坂了。”伊藤博文深吸一口气,语气颇显艰难地道。
如要弃守大坂,任谁都没办法下这样大的决心,那可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行。
“真的守不住了?”明治天皇的声音略显沉闷地道。
他很不甘心,这每一寸土地都是大和民族的祖先用鲜血换来的,如果这样就丢掉,那他不成了败家子了吗,而他明治可是被称之为日本有史以来最贤名的君主,如果这样丧城失地,这还能被称之为贤名吗?
明治可不愿意就这样坏了自己的一世英名,更不能承担这历史的骂名。
所以,他不能随便就做出弃守的决定。
“坚守的结果,只可能是失人失地,那对我方的打击可能更大,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弃守,然后尽快在京都地区建立新的防线,以顶住太平军的再次进攻。”伊藤博文将其中的厉害关系向明治剖析道。
“这可是大日本帝国的耻辱啊!”明治发出这样的感叹道。
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这算啥。
“陛下,臣理解您的心情,而臣每念及此,何尝不也是痛心疾首,但是,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况且,我方也是暂时退却而已,时机一到,我们还会回来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不仅是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