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果蔬青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3章 两个妹控狂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道:“皇上这样操心,我郑家再不答应,就太不知好歹了。可是皇上,老汉能不能多嘴问一句:那个秦霖,他真要来京城做官,不回北边了?他敢来吗,不怕皇上抓了他一刀砍了?”

    



    青木慌忙阻止道:“爹,这是朝廷大事……”

    



    英武帝就呵呵笑了,摆手道:“无妨!老爱卿,秦霖敢不敢来,由朕跟他商议,这还没定呢。若他不敢来,郑家自然就不用嫁女了;他若来京城,也就住几年,与郑姑娘侍奉二老,承欢膝下,将来还是要返回安国的。你们不能一辈子将他留在身边吧?便是郑家自己的儿子——白虎公也要在边疆驻守呢,没道理女婿不准离开。”

    



    郑青木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这是等老两口去了之后,秦霖就要带紫茄离开。这已经是最大让步了。

    



    罢了,秦霖真要来京城,想必朝廷不再将他当反叛对待,紫茄嫁他,就不是大问题了。眼前皇帝逼的紧,不如答应吧,也算遂了女儿心意。

    



    想毕,他便拉了父母和妻子,上前跪倒,奏道:“郑家但凭皇上做主。”

    



    英武帝高兴地从座上走下来,亲自搀扶。

    



    他笑着安慰道:“爱卿放心,朕绝没有用郑姑娘换取秦霖性命的用意。朕是为我大靖、为天下苍生考虑。郑家乃积善之家,可做再多善事,也抵不上让两国休战,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使军士免于沙场流血,这可是大功德!”

    



    郑长河张大嘴巴惊问道:“真的?”

    



    英武帝点头道:“当然是真的。等玄武王和白虎公回来,你们问问,这一战死了多少人!若秦霖真心归顺我大靖,这一切都可免除,将是无上功德。朕真心希望郑家留住这个女婿。”

    



    就这样,英武帝说服郑家二老,定下嫁女的条件。

    



    等回到白虎公府,郑氏等人知道后,也无可奈何了。

    



    不过,大家的想法都一样:果然秦霖能与大靖达成和议,来京城住几年,又是一番局面,这桩婚姻他比当安国皇帝时的阻碍便小多了。

    



    紫茄听后,又喜又忧。喜的是没可能的事居然有了转机;忧的是不知秦霖敢不敢来大靖神都,又怕这一切都是英武帝的计谋,目的为了抓住秦霖,因此心里七上八下的。

    



    香荽在她房里陪着她,她忍不住就问她。

    



    香荽便道:“不会的。两国之君签订盟约,岂能儿戏!再说,皇上要杀秦霖,也无需采用这手段,白让郑家赔一女儿,不如让大哥和葫芦哥哥在战场上拼杀,省得寒了郑家的心。”

    



    紫茄听了半信半疑,还只管问。

    



    香荽见她如此担心牵挂秦霖,不禁摇头叹气道:“没想到姐姐真把自己搭进去了。”

    



    若二人成功结亲,可算是美人计的典范了。

    



    只是,到底谁谋算了谁呢?

    



    紫茄就脸红了,低声道:“是我没用……”

    



    香荽拦住她话头道:“别说这话。多少聪明人用尽心机谋算,也未必能有你这番结果。可见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中自有安排。若真能令两国修好,姐姐也算是功德无量了。”

    



    她说着,目光就悠远深长起来。

    



    因为紫茄的这场婚姻,她的未来变得不可测起来,她将要如何面对呢?

    



    张杨受哥嫂请托,为香荽参选的事进宫求见英武帝。

    



    才开了个头,便被皇帝打断道:“此事还早呢,要到明年二月才开始。张爱卿,朕离京后,朝中诸事繁杂,还望爱卿多向太子进谏忠言,免至差错。”

    



    说话间,又有大臣进来,张杨只好作罢。

    



    当晚,他将此事告知哥嫂,郑氏听后道:“先等等看吧。我就不信,皇上会为了这事同时得罪张家和王家,这边才要郑家用女儿拴住安国皇帝呢。他又不昏庸,怎会干这糊涂事!”

    



    张槐道:“还是要小心些。帝王心深如海,哪里是我们这些人能猜得透的。“

    



    张杨点头道:“张家必定会有一个女儿进宫,这是确定无疑的了。先准备起来,请有经验的老嬷嬷来教导她们姊妹规矩礼法要紧。”

    



    郑氏听了叹息。

    



    要说英武帝可是这天下第一等的男人,又不老迈昏庸,但是,每每想起家中几个鲜活可爱的姑娘从此就关在那深宫之中,她就很不舒服。

    



    可惜,她再有能耐,也无法避免此事。

    



    永平二十三年十月中旬,英武帝在一万龙禁卫护送下,再次马踏北疆,于十一月初赶到巴颜喀勒山的玄武关。

    



    此时,板栗和葫芦才接到圣旨没几天,而他们早在十月下旬就从巴图山撤军,返回大靖境内,驻守玄武关。

    



    因为,北国已经是遍地银装素裹,不利于大军作战。

    



    皇帝亲赴北疆,这让玄武关的靖军士气蒸腾,漫天飞雪中,几十万大军在玄武关南面旷野山呼万岁,那声势真是地动山摇,震得远处雪山崩塌,群峰呼应。

    



    英武帝向众将士连敬了三碗酒,然后命人分发物资,犒赏三军,然后才入关,暂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