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天灾往往是无法避过的,**也正如马匪一般性情不稳招来杀身之祸,但比马匪更恶劣,杀人越货片甲不留的乃是这大漠中的胡人。这不列入三大样之内,因为这些胡人在商队的口中都不称作是人。大多马匪抢劫货物后,都会留下货主的性命,这是规矩,只要商队不抵抗一切都好说。可是胡人不同了,作为国家的军队,他们时而会脱离军纪法律,掠夺周围过往的商队。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防止商队找上门来,给上级惹麻烦招责骂,通常劫货之后,这些胡人是不留活口的。所以遇到胡人小股军队抢劫,商队通常是誓死抵抗的,要战至最后一人,这样就加剧了双方的抗争,有不死不休的架势。
胡人的残军和游勇毕竟是正规军,常年在马上生活,放牧游猎为生的他们,即便是汉人的普通军队都难以抵挡,更别说商队了,所以往往惨败死去的都是商队,纵然人数占优。即便是有人逃过了胡人的屠杀,那些货物也难以要回,有不少商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找那些胡人的上级,甚至去他们的都城告状,却统统被当做奸细给处死。毁尸灭迹,以掩盖自己的滔天罪行。
当然他们并不怕汉民族的当权者因此气恼,领兵杀至城下屠城灭国以报血海深仇,因为首先汉民族不管是宋还是明都没有这种远征的实力,最主要的是他们视百姓如草芥,根本不会为了百姓的生死大动干戈。在胡人看来,汉民族只有利益,没有尊严和荣耀。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汉民族的尊严往往需要用巨大的代价才能唤醒,比如亡国.......
—————————————————————————————————————
远行的商队不再曲折行路,因为沙丘渐渐消失,地势渐入平缓。又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绕过一片巨大的沙峰,一座城池赫然映入眼帘。古城并没有什么西域风格,破败肮脏或许是对它唯一的形容词。
说是城池,实际上不过是一圈土墙而已,作用也不言而喻,防风防沙防止外敌进攻。此处的外敌单指步兵和骑兵,因为这样的城池根本抵挡不住火炮的攻击。甚至连回回炮抛石机都抵挡不住。想来若是要攻城的话,即便是步兵,都不用云梯,只需用刀剑狂砍城墙,就能砍烂城墙杀入城去。
再看城内,那就更加破败了。木制的房子大多都腐朽不堪,勉强能够遮风避雨,有些也不知道是什么年头修造的砖瓦结构的房子,此时连顶都没了,只能作为圈养牲畜的地方。城中百姓大多住在帐篷之中,和在大漠之中宿居的并无差异,城不成城。
商队只在这里停留了一日。便朝着叶尔羌汗国的腹地而去,如同明朝的边境一样,边境的村庄城池大多都是这个模样。越往里走,城池的建筑风格就越发分明起来,变得更加有西域特色,城池也渐渐繁华整洁起来。如同大明的大同等重镇一般,在叶尔羌汗国也有相应的重镇,这等重镇比起都城来差一些。但比起一般的大明城镇,却丝毫不逊色。
每经过一个这样的城池,便有人停下来在当地的集市做起了交易,而也有人继续往叶尔羌汗国腹部走去,因为走得越远利润越高。而且入了国境,危险也就少多了,不必心惊胆战的结伴而行了。
除了官方的通商团和使团以外。大多民间商人只要手续齐全,愿走到打哪里就走到哪里,大明对于胡人通商大抵也是这么个政策,胡人法纪不严更是如此。
这一行数百人的商队。经历了狂风马匪和各大城池的分散,有五十余人来到了叶尔羌汗国的都城叶尔羌。叶尔羌并不是那么豪华昌盛,虽然西域风格明显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比起西北原先亦力把里汗国的第一和第二大城市土鲁番与亦力把里而言,却逊色了不少,可是因为历史和政治原因,所以令两座城市并不能成为叶尔羌汗国的都城。
叶尔羌汗国是在亦力把里分裂之后建立的国家,最初亦力把里是一座都城的名字,准确的说应该是东察合台汗国。后来东察合台汗国举重西迁至伊犁河谷,从此改称为亦力把里。后来亦力把里可汗歪思死了,亦力把里分裂,逐渐形成了亦力把里,土鲁番和叶尔羌三国。虽然叶尔羌不承认其他两方的存在,还想视亦力把里和土鲁番为自己丢失的领土,但人家两国根本不甩叶尔羌的一厢情愿。
到达了叶尔羌汗国后,这支商队还没有休息,便被请入了皇宫。皇宫自然差不了,虽然比起大明的皇宫差别的不是一丁半点,可是却别有风情。商队在一间屋内等候,商人们都极为惊恐,来过叶尔羌通商的不止一个人,但被请入皇宫却还是第一次,尤其是不知道理由,怎能不让他们惊慌失措,唯恐被宰了或者作为人质,听说最近大明和叶尔羌汗国的关系可有点紧张。
一个高个子的胡人走了进来,大大咧咧的坐了下来,摘下了自己的帽子说道:“你们是从大明来的商人吧?”胡人的大明官话说得很好,甚至比一些大明人说的都标准。
“是这样的,大人,您是?”商队的一个领头长者抱拳说道。
胡人也不接这茬,点点头道:“你们来的路上可看到大明的军队陈兵边界了?”
“禀大人,这个到没有。”领头人听到这话,颤颤巍巍的说道。
胡人笑道:“别害怕,别害怕,我就是随便问问。最近大明内部可有什么动态,我给你提示一下,比如古田之类的暴乱对你们有无影响,你们百姓可否知道此事?”
领头人眉头微微一皱,做宁死不屈的忠臣他没这气魄,可是若是想从他口中刺探军情,成为出卖过人的叛徒,他也是不肯的,于是再次反问道:“敢问这位大人。您是......?”
“哈哈哈哈,他是叶尔羌的君主,赛义德大汗。”商队中有一个青年走上前去,摘掉帽子,把右手放在胸口鞠了躬说道。众人大惊,商队领头的长者身体不由得颤抖了一下,震惊之后疑惑的上下打量起了那个青年。
这个青年是陕北马帮的头目。陕甘武林盟主常璐奇介绍来的,一共十匹马五匹骆驼,运送的乃是一些丝绸布匹和陶器,算不上什么名贵的玩意儿,所有的马匹数量也算不上多,比起小门小户虽然不赖。但在大户眼里并不算什么。常璐奇说这是一个故友的少爷,第一次出远门,不为赚钱,就是为了锻炼锻炼,好在这西北大漠中锤炼一番,学些真本事也好以后有气魄有头脑继承家业。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