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闺记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2节福音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深人静,宫廷寂静无声。

    今日,皇帝歇到了顾德妃的景和宫里。

    当值的太监是刘术。

    顾延韬快要除服。

    他除服之后的任职,成了朝中大臣们津津乐道的。

    皇帝为了稳定顾延韬这一派的人心。这段日子整日往顾德妃那边去。恩宠不断。

    朝臣就知道,将来顾延韬依旧是阁老,皇帝会更加器重他。

    向梁不用当值,他回了自己的住处。

    夏夜的碧穹。新月如勾。

    繁星布满的苍顶。烧着稀薄的光。

    禁宫里漆黑一片。

    到了三更鼓。宫里侍卫换值之际,向梁起身,往坤宁宫的方向而去。

    当值的侍卫看到了他。只当没看见。

    他们都是太后的亲信。

    太后也没有睡。

    她坐在偏殿的临窗大炕上,手里拿了圈檀木雕刻的佛珠,一颗颗数了起来。

    夜沉了下去,虫吟切切。

    夏夜非常的热闹。

    有人开了角门,太后就让成姑姑出去看看。

    成姑姑受命而去。

    她把向梁引了进来。

    “太后。”向梁跪下,给太后请安。

    “起身。”太后抬起眼,慈祥笑道,“给向公公赐座。”

    成姑姑引了向梁入座。

    而后,成姑姑也退了出去。

    坤宁宫的偏殿里,只有太后和向梁。

    “哀家的意思,你传给皇上了吗?”太后问他。

    向梁点点头:“一切都如太后所言,奴婢已经将庐阳王是皇帝福音的猜测,告诉了陛下。陛下听进去了……”

    太后欣慰,赞道:“你办事滴水不漏,哀家最信得过你。”

    “奴婢说的是实话。”向梁道,“奴婢一直都知晓,庐阳王忠心耿耿。陛下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只是太过于辛苦,有个亲兄弟排忧解难,是陛下的福气。庐阳王就是陛下的福音。”

    太后的笑容更加温婉。

    太后从未想过废了皇帝另立庐阳王,这点向梁一清二楚,他在宫里这么多年了。

    可太后希望皇帝兄弟和睦。

    掌心掌背都是肉。

    向梁也觉得庐阳王不会有谋反之心。

    如今庐阳王已经大好了,皇帝若是能放下陈见,庐阳王也许是命悍将,辅佐皇帝。

    所以,太后托向梁办事,引导皇帝把庐阳王往“福音”这条路上引,向梁答应了。

    这件事,对皇帝有利,对太后也有利。

    总得有个人来说。向梁愿意帮助太后,更解开皇帝的心结。

    “先帝器重你,说你将来能助皇帝,哀家当时就是相信的。”太后笑道,“如今,哀家就指望你,多照顾皇帝。”

    这是实话。

    太后一直很欣赏向梁。

    向梁心里很踏实,他道:“奴婢尽本分服侍陛下,太后娘娘无需为陛下担心。只是这‘福音‘此事,若有个外臣来奏,陛下会更加相信。奴婢不与外臣结交,只怕……”

    “放心吧,这件事,哀家自有安排。”太后道。

    向梁说完了话,又悄悄从坤宁宫的角门离开,抹黑回了自己的住处。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

    等向梁走后,太后才起身回了寝殿。

    她有点疲惫。

    熬药等向梁到这个时辰,让她很吃力。

    “哀家有两个儿子,却不亲近。”太后对成姑姑感叹,“是哀家年轻的时候行事损德太多,还是哀家教子无方?”

    成姑姑忙跪下,道:“太后娘娘,您生育了英明君主,天下徵瑞,功在社稷天下。”

    太后笑了笑,让成姑姑起来。

    “哀家年纪大了,无病呻吟。”太后道,“你也别听进去了。”

    而后,她仿佛自语,“小七对仲钧用情至深,仲钧更是拿她当了命。他们的大婚,不能再推迟了。仲钧才好,哀家不能再刺激他……”

    她非常肯定顾瑾之对庐阳王的感情。

    太后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小儿子成家立业了。

    求粉红票。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