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世争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81章 【表决心成功】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做为一个新人,低调才是王道。

    从周围同僚的眼神之中,第杜月笙读到了两个字‘嫉妒’的含义。并不是因为杜月笙拔得头筹的嫉妒,而是因为杜月笙所在的位置,他在上海,受到的关注必然是最高的。

    杜月笙觉察到了周围不善的眼神,内心却一个劲地安慰自己:不遭人嫉是庸才!

    这句话是新学的,可太应景了。他头一次为自己能够站出表现自己而有种幸福满满的自豪感。这可不是在江湖上扬名立万的豪举,而是在官场,发出自己的声音。

    虽然,他只是喊出了自己的投名状而已。

    杜月笙似乎并不知道他惹怒众人的不是因为他出风头了,抢了别人的风头。而是他的投名状,将他的江湖习气带到了官场。冲击了原本官场的规则。

    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乱子,出大乱子。清廷如是,民国也是这样,谁也不敢打包票说天下太平。可要是一出问题,就要承担杀头的罪名,还有谁愿意当官?

    又不是战场点兵,你死我活的局面。当官,尤其是传统的文人官场,讲究一个和风细雨的润物细无声。真要是遇到了人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不能和官员太过深究,这才是官场的规矩。而杜月笙直不楞登地跳出来说了几句。

    他自己是痛快了,可是别人难受了。

    跟着他说吧,那是拾人牙慧。而且官场的官员也大概知道自己在王学谦心目中的地位,地位高的不愿意让人看轻。而地位差的,就真要担心一旦出了问题,王学谦拿他们开刀。尤其是在立下军令状之后,更是肆无忌惮。

    所谓的心思,都已经看在了王学谦的眼里,他没有料到,杜月笙的误打误撞,竟然让他看到了这一幕有趣的东西。可能坐在他这个位子,整天都要担心下面人的心思,一个劲的想要探听对方的打算。但这是个技术活,看人和识人是根本,而不经意的表现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一袭白衫,一个匪人。

    穿的像是一个读书人,本质上却是一个土匪。

    这是浙江官场对杜月笙的最初印象,这个人从一出场就表现出一种不伦不类的江湖气息,将浙江官场原本的静水给搅浑了。可杜月笙不管这些,他还在继续说着自己的道理:“兄弟读书不多,都知道识字艰难,现如今在王督的倡导下,浙江已经开始了平民教育。杜某有幸见到了一壮举,同时也不幸自己生错了年代。”

    杜月笙顿了顿,似乎在平复内心的激动:“这是善政,是百姓期盼已久的时代。上海自然也要向浙江看齐,筹备基础教育。”

    读书不多的杜月笙,其实很羡慕读书人。因为读书人看书上的道理,只要几分钟,就能明白前人总结的经验。而上不起学的人,到了成年后,想要悟明白那些其实很基本的道理,却要花费很长时间,有时候是几个月,有时候甚至是一辈子。

    “杜……市长,你说的这些政策都是已经规划好了的,照本宣读就可以。主政上海的重任落在你的身上,不应该仅仅是从办学校开始吧!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理由优势和资本优势。教育本来就非常发达,想要筹备基础学校的构建在其他地区要从头做起,而在上海只要完善。”陈炯明自从被赶出广州之后,就受邀主政福建。可头上还有省长萨镇冰这个本土派在,他能够发挥的才能也很有限。

    尤其是福建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貌特征,让他想要发展福建的经济就难上加难。

    不仅如此,政府还要支付大量的基础建设的资金,从财政上王学谦给予了自主权,但这些还远远就不够。八山一水一分田就说的是福建,人多,地少,百姓没得吃就去闯南洋。

    福建倒是有很多在南洋发家致富的豪商,可是在福建建厂的可能还是微乎其微。倒是不少人热衷于教育,可是新办的教育机构并不是小学,而是中学和大学……这让陈炯明很憋屈。他顶着压力,背着骂名在福建当官。可是举步维艰的忐忑是内心从来没有过的焦虑。

    面对陈炯明的质问,杜月笙表现的很平静,他其实一直在用眼睛的余光看王学谦的反应。至少到目前为止,王学谦还是表新出很欣赏的样子,这让他内心信心暴增。不过当他想要开口反驳陈炯明的时候,王学谦打断了这次谈话:“今天不是议事的时机,换一个时间,等秘书处的通知就各地施政遇到的困难和经验,大家交流一下。”

    王学谦说着低头看了一眼手表,开口道:“下午三点左右,美国商业部部长胡佛将抵达宁波港,进行商业访问。这次访问将是我们加深和美国贸易往来,技术引进的重中之重。”

    “上海的外交谈判其实已经和江浙没有多少关系了,可美国人在这时候访问浙江,还是能够给上海的外交谈判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虽说这次谈判的目的英国人改变了,上升到了国家和国家的外交谈判之中,但谈判的地点在上海地方上。”

    “诸位恐怕都不会愿意听到后世的人说道某某丧权辱国的协定,在我们主政的地方签订的吧!”

    王学谦说的轻松,可在场的人一下子凝重起来了。很多人意识到,英国人改变的原因恐怕是日本人加入了进来。而美国可能是最后的救命稻草。

    不过,王学谦却并不这么认为,或者说他并不像民国政客那样在对待外敌的时候,表现出一种过分的紧张和弱势:“打铁还需自身硬,抛去国家外交层面上的关系。谈谈自己,浙江最近几年的发展是建立在物流运输上的,港口和铁路的建设,让浙江,乃至临近的江西、和更远一些的湖南的物产都能通过铁路,港口运送出去。仅仅这些,就给浙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机器,电力,能源的支撑,浙江因为资源的问题,发展钢铁工业恐怕得不偿失。可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行业可以满足我们现在更上一步的需要。”

    “比如说发展机械制造业,从简单的做起,然后到复杂的精密机械。与以前不同,这次技术引进的目的不是用于军用,为了军工厂服务。而是为了民用,想要美国人满意不容易。必然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而美国人来浙江,肯定是为了他们的出口贸易而来,所以就算是我们要拿出钱来买技术,那也不能当冤大头,把不适用的东西买回家。”

    不同于以往的会议,王学谦说的少,听的多。

    这次除了杜月笙这个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