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54章 震惊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立正!”

    “稍息!”

    “向前看齐!”

    “敬礼!”

    军乐奏响的同时,一面五色共和旗在东北陆军速成学堂的校场上缓缓升起。

    前台的秦宇放下手,后转,再度向台下的两百余学员敬了一记军礼。

    “学员们,很高兴你们能从众多士兵,军官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军校的学生,因为你们,这座军校将迎来新生,开启崭新的纪元。因为军校,你们也将踏上民人的复兴之路。”

    “自清末以来,数遍全国,受屈辱之深,受列强践踏之苦,莫过于关东,我是奉天省土生土长的,1895年,经历过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看着日本和沙俄在东北大打出手,漫天的炮火,到处都是逃难的人群,到处都是死人。以前我从未觉得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这些乱象让我想到了以前的一句老话,乱世人命不如太平狗。”

    “这种局面是谁造成的?有人说是以前的清政府,也有人说指挥官员的无能,或者是列强军队的能征善战,兵精械利,全他妈都是在扯蛋。”

    “你们知不知道下面那些种地的,放牛的最怕的是什么,他们怕的不是打不过,是怕看到一群从前线退下来的废物。怕他们寄予全部希望的子弟兵失去了斗志,放弃了抵抗。”

    “我的军事水平有限,能教你们的也不多。但我要告诉你们什么是军魂!”

    “一个人是否强大,在其坚韧顽强的内心。一支军队是否强大,在于其信仰和灵魂。”

    “我们这一代,已经历经了兵荒马乱。看惯了生离死别。饿过肚子,受过冻,逃过灾荒,受过欺辱!你们以后是否还想经历这样的生活?看着自己的儿子,女儿,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去?”

    “不愿意!”下面响起一阵吼声。

    “大声点。老子听不到!”

    “不愿意,不愿意!”如雷的吼声爆发而出。

    “好,为了让后半世能活出尊严,为了咱们的子女不再活得担惊受怕,为了让家人活得更好,保家卫国,这就是我们的信仰!”

    “再强大的敌人,胆敢入侵我们的家园,不管打不打得过。玩命的干,因为我们无路可退,不屈,不服输,顽强,敢战。这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灵魂!”

    “以前的军人,放弃了太多,包括他们自己存在的意义。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军校因为你们获得新生,奉军也将因你们改头换面。成为一支敢打,敢战的铁血军队。”

    “未来,你们将成为奉军的基石,而你们的信仰,将成为奉军打不垮的钢铁脊梁。”

    “以前你们中也许有人是图着一份不错的薪俸,平时的福利。但纷乱的时局赋予了你们更高的使命。在你们未来的路上,等待你们的,也许是荣誉,也许是伤残,甚至是死亡。不管是荣誉。还是死亡,我都将与你们同在,奉天千千万万民众将会与你们同在。”

    语毕,秦宇肃穆地向这些学员行了一礼。

    “与师座同在,与奉天同在!”两百学员,教员嘶声吼道。

    从本溪赶回来,便是东北陆军速成学堂的开学典礼,看着台下群情激愤的年轻军人,秦宇心情激荡,民人的血还是热的!在国家再苦再难的时代,仍然还有这帮身份低下,敢于抗争的年轻生命。

    “大人,戴姆勒公司的汽车到货了。”出了军校,丁成派人过来通知秦宇。

    “是吗?走,去看看。”坐多了后世的小车,再到这个世界出趟门基本都是骑马,风和日丽的时候还好说,可东北的冬天冷得可以,骑马兜风就不是那么舒服了,现在年轻还不觉得,以后要是老人总不能还是骑马吧。早点把奉天的汽车工业搞起来,以后也能享受一把。

    “秦师长,没想到你这么快就从辽东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去辽东有一场大仗要打呢。”悌格斯看到秦宇时,一脸高兴,没办法,像秦宇这样的大金主,放眼整个民国也找不出第二个。他这个奉天领事官以前在民国的地位也并不怎么重要,可是由于业务的开拓量一举超越其他领事,悌格斯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与秦宇达成一系列的商业合作之后,悌格斯意识到秦宇的重要性,又特意往洮南,本溪两地跑了一趟,身上的肥肉少了几斤,不过悌格斯越是看得多越是心惊。毛纺织,皮具工业已经初具规模的洮南,已经形成了一片不算太完整的产业链。

    悌格斯明白一座城市的兴起意味着怎样的商业价值。尤其是整个民国的工业基础都薄弱得近乎空白的基础上,秦宇所依赖的机械必须大规模向外采购。电力,城建,学校,采矿,纺织,机床,冶金,火药等加起来,即使再在秦宇身上挖掘出好几百万元订单,悌格斯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我去辽东只是见个老朋友,谈了次话这仗也就打不起来了,想必让不少人失望了。”秦宇呵呵一笑。

    “秦师长的动作每每出人意料,不过失望的人里面一定不包括我。”悌格斯同秦宇握了握手,然后将旁边一个身材高大,黄头发,高耸鼻染的白人引荐给秦宇,“这是戴姆勒汽车公司驻远东的业务兼技术负责人弗朗。以后就要呆在奉天了,用来帮助秦师长打造出完善的汽车修理厂,另外一些零配件的生产也没问题,另外随同弗朗一起来的还有四名技师,相信会让秦师长满意的。”

    “太好了。老朋友,还是你知道我要什么。”听到这些,秦宇大为高兴,他娘的,买这200辆卡车除了满足运输外,不就是为了尽快打造出奉天的汽车工业基础吗?

    “弗朗先生。很高兴认识你,以后在生活上有什么问题,一定要跟我说,我会尽量给你们方便的,薪水方面,也会让你们满意。”放长线才能钓大鱼,老外虽然直接点,但也是讲交情的,戴姆勒将几人派到远东来。秦宇当然不会吝啬这么一点工资,只要能将快将奉天的汽车工业弄起来,后面哪怕一刻钟时间所产生的利润,也远不止几人的工资。更何况秦宇还期待着与德国人展开更多领域的合作。为什么德国能在一战,二战中都大放异彩,即使在二战之后,德国仍然能成为高精密仪器的最大输出国,其技术是不容置疑的。

    弗朗不会讲汉语。说话由悌格斯负责翻译。不过既然是双赢,这并不影响两人谈话的愉快。

    以前由于制马车的需要。已经有了一两家轮胎厂,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