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在当时政治生活中起很大作用,婚姻的失败往往意味着一场战争,会引起全欧洲的混乱;平民结婚则是出于经济利益。这些社会力量可加强社会统治,但共治共享观念会引起灾难,父子兄弟之间常为对手,且王权形式管理上也不完全,因为理论上全国土地都为国王所拥有,而实际上是由贵族等自治。当时还有司膳、司宫、司厩、总管等官职,其作用都是为了管理国王的领地,而非全国土地。直到中世纪后期,土地才逐渐演变为由官吏管理,可见当时并非dúcái同志,而是共治、民选并存的状态。
而王权与教权关系也成为了中世纪的主要线索。
早期教权辅佐王权,因为一开始教会没有地位,需要依附王权而生,所以极力宣扬国王的神圣xìng;中期以后,随着教会的势力增强,而地产什一税使得教会的经济实力加强,其宗教思想有是各国在割据时的统一标志,于是开始了和国王争权时期。教会的克里尼改革运动,就提出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口号,宣称王权既由教权授予,也能由教会收回,开启了中世纪后期的教权、王权之争。
中世纪教权既扶助了王权,同时也限制了王权,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两点:第一,王权在理论上与实际上有所差距,理论上至高无上又有神圣xìng,而且是法律的制定者;但实际上王权是虚弱的,当时的分散割据和教会限制都影响了王权。第二,封建与王权并不对立,君权至上仍是封建统治的观念,国王奠定了统治基础即封建制,在封建关系中王国仍有许多特权,比如外交事务只能由国王出面,司法是国王的最高权威,故能在四分五裂时期保证了国王的统治。
对外开拓篇
进入中世纪以后,欧洲一直处于自卫状态,从罗马灭亡到11世纪之间,整个社会程封闭状态,并且与阿拉伯形成对峙局面,虽然无力向外开拓,但也有两次尝试:
一,十字军东征
二,地理大发现
这两次运动对中世纪以后的发展形成了重要影响,期间诚然也与外界有过交往,但是比较零散,交往方式为商人进行串连,另一方面香客的朝拜也是其中一方面。
11世纪开始,欧洲开始尝试向外开拓,首先就是赫赫有名的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欧洲的第一次对外开拓。
这次东征以宗教为借口——为了统一基督教,合并之前分裂出去的东正教。而之所以选在11世纪,也是因为当时东西方势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欧已经是教会大一统的体制,教皇占有绝对的统治优势;而拜占庭常年受阿拉伯人进攻,土地范围大批缩小,因而也开始向西方求援。这自然成为了西欧进攻东方的最好借口,而西方要求两教会的合并为一,也就是宗教动机,成为了人们的理论依据。以此为契机,教皇出面号召各个阶层,形成一场浩浩荡荡的全欧洲的向东开拓运动。
事实上,东征同时也源于当时的社会问题:一,商品经济的抬头,标志着商品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而一直以来欧洲商品的发源地是东方;二,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的出现,使得各阶层的人们更迫切的希望能够获得大量货币,而东方以其神秘和财富吸引着众人;三,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欧洲开始出现了流浪者,这批流动阶层因而更加的希望能够获得可以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财富;四,向外开拓,无疑是将当时欧洲的内部领主之间的私战矛盾,引向了名义上的正义之战;五,在以上各项基础上,教皇所提出的物质诱惑,以及免债、免罪等事项,愈发引发了当时对于东方的狂热。
这场十字军东征,不仅是一场狂热的宗教运动,还有社会、经济上的背景,而且这些因素rì后所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宗教意义。
就某方面而言,第一次东征确有其成果:攻占了耶路撒冷,并建立起一批十字军国家,比如安条克、拉丁辛等国家,也维持了很长时间。但同时,这也是极其血腥的战争,军队的抢劫、烧杀,完全背离宗教xìng质——以后的七次战争亦没有任何改进,攻占拜占庭,所为的也仅仅是经济上的目的而已。
但是如果单纯的从历史方面来说,十字军东征有其无法磨灭的影响:
一,一系列的战争似的地中海通道重新畅通,阿拉伯和西欧开始逐渐融合,双方有了除战争以外的接触:十字军参与者亲身感受到了东方的富庶,通过战争中的抢掠也携带大量的物品回到西欧,刺激了人们对于东方的yù望,促进了西欧的生产,出现大量伪造品。而地中海通道的打开,使得地中海沿岸的城市,比如威尼斯、热那亚受惠颇大。于是这些城市均鼓励人们参加十字军,以获得自己的商业利益,通过提供十字军的装备来获利。通过这一战争,威尼斯取代拜占庭获得地中海的控制权,热那亚则获得了大量的建筑以及拜占庭的市场,使地中海航线再度为旧基督教徒所掌控,带动了西欧其他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比如马塞、巴塞罗那和佛罗伦萨等。
二,十字军东征,毫无疑问的引起了欧洲社会本身的大变动:东西方从对立表现到相互融合——西方人的思维、生活方式开始东方化。十字军东征中发现所见的东方与所闻的有很大出入,并开始有人思考关于“异教徒"一说,怀疑教会宣传的所谓东方人为恶魔一说,也开始向东方学习。十字军国家大部分都阿拉伯化,其中居民能说流利的阿拉伯语,改变自己的服饰并模仿东方的礼仪,学习东方处世态度,改变自我形象,与东方开始交往。而十字军占领圣城后,也允许阿拉伯人来此学习、朝拜,西方人则将其文化、思维带回西方。
地理大发现,则是欧洲走向海外的标志。
总的来说,这一开拓运动是前面十字军东征思想的延续,但也有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依据就是资本主义的萌芽。
在当时,欧洲对于地理的研究已经形成一股不小的热cháo,并且将其归纳入运用范围,不强调个人权威,而是更看重实践证明;人们发明、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制造了各种类型的船只;同时也对地球的情况有所描绘,眼光不在局限于地中海,有了大地为球形的观念,绘制了相应的世界地图。在这些基础上,人们开始尝试冒险,这与之前的十字军东征不同,是理xìng的探索,不带有狂热xìng质。
地理大开拓对于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思想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