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断代史—希格拉大回归~终结之时下第(4/9)页
希格拉就摇身一变成为人口兴旺的基斯。卡勒尔、帕克图、马南、斯叶特、纳贝尔、李尔赫和索班是这种人口比例大变迁的受益者,他们的人口加起来差不多有30万,与之相对照的是,卡拉克上的其他基斯往往以能拥有两三百人而自豪,一些基斯甚至只有几十个人,还有不少零散人员,他们的基斯都与卡拉克一起成为历史。
但是,毕竟外部的军事和政治压力没有完全消除。泰坦帝国虽然覆灭了,但是仍然遗留下很多手握军力的遗老遗少,他们把卡拉克人视作颠覆他们帝国的罪魁祸首,时刻想着夺回希格拉、杀光“库申人”。这是军事压力。在政治方面,银河理事会总是借口新希格拉作为一个新兴的星际国家恐怕无法独力对抗泰坦帝国余党的武装威慑,总是试图在希格拉建立一个监管zhèngfǔ,——这当然是一种冠冕堂皇的对主权的侵犯。为了应付这些压力,新希格拉人延缓了内部的肆意乱为,于回归历4年(银河标准历9514年)重建戴阿米德议事会,这一次它被建立在一个公共城市“阿萨姆基斯城”,这座城市被指定为星球首都。戴阿米德议事会仍然是卡拉克族的主要权力机构,尽管它的批评者认为新戴阿米德无法像卡拉克上的旧戴阿米德做得那样好。这些xìng情激进的批评家公开斥责现在的议事会不过是个傀儡,三两个基斯支配了过多的权力。这种政治影响力的偏差所产生原因,与一个基斯有多少人在母舰上清醒着经历回归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上文所提到的七大基斯,他们因为或软或硬的技术优势,有很多人都在母舰上服役或者服务,因此在回到希格拉后,他们因为为“回归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得了极大的政治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进而演化成实实在在的权利。与之截然相反,很多小基斯因为他们的大多数人口是在低温吊舱中渡过的航程的,所以他们在现今论功行赏、论资排辈的政治体系中毫无发言权。在刚刚登陆希格拉后的土地瓜分浪cháo中,他们往往因为没有或者很少有人清醒着为自己说话,而只能拣那些偏远的地方作为定居地。一开始,这些小基斯还曾经想要通过争取谋得自己的政治权利,无奈他们无论是地位还是人口都无法和那些主宰了一半大陆的大基斯竞争,最后他们终于灰心丧气,默默的接受了事实。近年来,很多冬眠基斯选择了放弃自己古老姓氏的道路,成为仆从家族,把自己的血统加入到一些像帕克图或纳贝尔那样的强力基斯里。基斯荣誉的匮乏比不上生存的延续,屈服于生存需求是卡拉克人的古老传统。
每次看到他们悲痛的样子,
我都好像回到了八年前,
卡拉克上的大火烧灼着我的心灵,
让我跟他们一起痛不yù生。
对于亲身在希格拉上登陆的人来说,最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唤醒那些所谓的“冬眠基斯”,这些在从卡拉克到希格拉的航程中都在低温吊舱里冬眠的人占希格拉现有人口的92%。对于抵达希格拉这一事件,大多数冬眠者都面临着非常无知的苏醒;社会仍然在努力进行着妥善的安排,在他们从冷藏库走出来的时候告诉了他们事情的经过。
其中当然有好的消息。所有睡眠者都雀跃于看到母舰和它的船员安全抵达梦想中的家园,雀跃于自身的起源之谜已经被彻底解答,雀跃于曾经把自己驱逐到遥远的外层空间的暴虐制度已经被战胜。但是其中也有非常非常坏的消息——而且和那些一直战斗着的人不同,这些冬眠者听到卡拉克业已毁灭的时候,他们没有足够漫长的时间为震惊和恐怖做好心理准备,他们也没有活生生的敌人可供泄愤。
没有任何一个在希格拉上醒来的人不负有随即而来的悲痛和损失的jīng神重担,有时还有自责和气愤。当开始进行冬眠的时候,大部分睡眠者已经准备好接受将永远无法再见自己至亲至爱之人的可能xìng,但是它一般被认为是母舰的随舰者会处于远远大于留在后方的人的危险之中。冬眠者开始了他们的任务,抱着主动牺牲的心情和觉悟。可是现在,母舰的乘员(不管是清醒着的还是冬眠着的)是整个种族唯一的幸存者,这一生者与死者意外的置换是那么的带有讽刺感,让每一个正常人都无法忍受。在降落到希格拉之后一开始的几个星期里,有很多人选择了自杀来解脱自己的深刻自责。
由于当初录取冬眠志愿者的年龄限制,现在的希格拉上没有孩子,也没有老人。大多数冬眠者跟他们的家族和家庭失去了永久的联系,失去了共同的过去和未来;人们除了从卡拉克卫星上取下的那几秒钟记载着亲人被泰坦帝国活活烧死的电影胶片之外,什么也没有了。
卡拉克的毁灭已经在新希格拉人中燃起了巨大的怨恨,这是毋庸置疑的。帝国不仅在卡拉克上而且在低温冷冻盘上攻击的野兽行径已经使几乎所有冬眠者充满了只能被形容为嗜杀的狂怒。在这一方面,从泰坦护卫舰上缴获的录像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做用,出于一些原因,它们被进行了一些剪辑,使得稍稍偏离了一些实际情况,却极度煽情。整个新希格拉社会正在因为对泰坦的怨恨而沸腾着。
一边是残酷的对待自己的泰坦帝国,另一边是帮助自己重新夺回希格拉的义军建立起来的泰坦共和国——虽然大多数人民应该都有能力在两者之间进行区分,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冷静的做出这种判断,或者说是不愿意作出这种判断。出于对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定担心,对于很多卡拉克人来讲,只有一个死了的泰坦人才是好人。甚至连中间派都在促使以保护希格拉的名义吞并附近的前泰坦领土。
对泰坦人来讲十分幸运的是,当前新希格拉人还无暇他顾,对希格拉的建设工作已经使他们焦头烂额了。
虽然随着冬眠者的不断复苏,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各项建设工作中,但是几乎在所有领域里人员还是捉襟见肘。虽然对于习惯了沙漠行星卡拉克的人们来说,希格拉的环境不啻于天堂,然而景sè再美丽,气候再宜人,这毕竟是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人们必须重新进行各项基础试验,才能够掌握它的规律,才能够重新建立起全套的种植产业以养活55万人的生计。这个问题咋看起来似乎没有多么难办,可是实际情况中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计,回归历11年(银河标准历9521年)之前,由于食物的缺乏,希格拉各地广泛实行着配给制度。
基建方面,由于泰坦居民搬走之时,几
-->>(第4/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