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断代史—希格拉大回归~终结之时中第(4/9)页
有工业和科学力量都将投入到“追随指示石所指明的道路”这一任务中去——返回希格拉,自己真正的家园。
只是讨论、然后对各基斯事务提出建设xìng意见的戴阿米德议事会被解散,因为它缺乏政治约束力,没有足够的力量调动全球的资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拥有实权的联合zhèngfǔ。从那时起,全体卡拉克人第一次凝聚成一个基斯!
一旦他们认定什么,
就会彻底的投入进去,
那种狂热的激情,
甚至让人害怕。
他们所创造的一切奇迹,
都与此密不可分。
即便在最为理想的情况下,当前卡拉克上的全部3亿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次xìng地返回希格拉。初步的计划显示至少要分两步走才能完成这一历史重任。由于无法确定在太空中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而且无法保证当前的技术在如此跃进式的工程中的可靠xìng,首先要派遣先头队伍乘坐运输船去进行探索,如果他们能够安全抵达希格拉,就要在那里进行一些先期建设,为后继的大规模回归做好迎接准备。此时那艘运输船需要返回卡拉克,一批批地将人们运抵家园。
通过详尽地分析和计算,确定下能够完整进行先期建设所需要的人数:五十万。在估算那艘运输船的规模时,一个重大难题显现出来:想要维持这五十万人在漫长旅程中的基本生活需要,需要极大量的物资,而想要装载下这些物资,运输船的规模将是骇人听闻的,即便把卡拉克掏空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唯一的解决途径是用人体冷冻技术将那五十万乘员冷冻起来,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解冻;整个航行期间只留下必要的几万人来cāo作太空飞船。如此一来,飞船的规模就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了,详细估算显示这艘飞船不应该小于400万吨。
为了具有足够能力应付太空中无法预料的各种情况,这艘飞船需要具有小型宇航器的搭载能力,又要具有探测能力,先进的研究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还应该具有生产制造能力,最后,它自然还需要成为几十万用低温睡眠技术冷冻起来的人民的临时家园。
科学家希望能够从卡托巴和轨道上的那些碎片中找到当初运送他们来到卡拉克的飞船技术,可惜未果,卡拉克人只能自己摸索。所幸所有具有科研能力的基斯都愿意无偿开放自己的知识,供科技攻关使用。
当时,我问他:
“你在地面上有财富,有地位,有更顺畅的发展前景,
为什么要抛弃这些,到天上去?”
他说:
“因为那里有一颗星球,还有一个月亮。
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回到那里去。”
瑟卡1159年第一季度,运输船的最终方案确定下来。人们把这艘几乎具有所有功能的飞船称为“母舰”,最后的设计总重达500万吨。
母舰的规模是如此庞大,以至于光是进行这一工程项目所需的前期准备就用去了整整20年。预定的建造场设置在卡拉克的环地轨道上,人们把残骸带上的小行星牵引到那里,切割飞船用高能激光将这些小行星分割成可以控制的大小,然后把碎块拖入分段分解阵列中,在那里会有一系列融化火炬将小行星分解成各种基本的元素。之后,材料工厂将这些元素合成合金和复合材料。在这里得到的许多经验和教训又在为母舰服务的下一代资源采集船中得到提炼和应用。
下一步是搭建环行脚手架。这一构造用了4年才完成,这是建筑史上最大的构筑物,高达25.6公里,停放在环地轨道上。它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哪怕在地面都能够轻易看到,于是乎,卡拉克告别了没有月亮的年代,从此以后,一个奇形怪状的发光物开始闪烁在夜空中。
脚手架建成后,母舰的工程正式上马了。在接下去的25年中,母舰从中心部分开始一层层往外兴建。在之后的数十年中,全卡拉克最jīng锐的一万多名技术人员连同两万五千个机器人为建造工程夜以继rì。直到1208年,母舰安装上最后一层陶瓷装甲,彻底竣工。
母舰的航行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以业已成熟的聚变驱动技术为基础,基本上它是一系列大型的聚变反应堆,通过一个一定形状的磁瓶排出高能等离子体。在最大输出状态下,可以为母舰提供2G的加速度,这虽然很慢,但是却很稳定。姿态控制引擎由主引擎通过一系列导管提供等离子体来工作。
母舰的第二种推进系统就是超空间跳跃系统。在较底层的船尾舱内,有一个巨大的电磁屏蔽区,里面放置着超空间模块。这是科学家根据在卡托巴中所发现的超空间核开发出来的仿制品,根据母舰的巨大规模,它被放大了12倍;另外,虽然人们还无法启动超空间核,但是仍然把它嵌入模块中,一同安放在母舰里。
当母舰的核心功能部分建造完成后,乘务员就开始进入飞船进行各项任务的演练。想要cāo纵如此巨大的规模,无论是电脑系统的整合,还是人员系统的组织安排,都复杂得无法想象。很快,一个接一个演习的故障使系统整合专家几乎疯狂。甚至在最基本功能的模块舱实验中,都有那么多数据需要分析,每秒钟都产生那么多反馈,现有的AI技术根本无法应付,因此各舱室的cāo作人员被追加到几百人。这样一来电脑系统的问题解决了,人员组织的问题又膨胀起来。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掉的话,母舰别说回归家园了,只是通讯系统的混乱就足以让它瘫痪。人工智能专家拼命努力,力图提高AI的工作水平,但是它们的稳定xìng让人无法信任。硬件上的建设工作rì新月异,但是软件上的停滞几乎使回归大计成为泡影。
这种困扰一直持续到卡伦?斯叶特的挺身而出。
我担任她的家庭教师,
那还是在她很小的时候。
那时她还是一个扎着两条小辫子,
整天大跳马南快舞的疯丫头。
可是现在,
我想人人都会对她敬仰万千。
卡伦?斯叶特是当代斯叶特萨——胡安?斯叶特的独生女儿,是基斯萨的直系继承人。她的专业是神经元科学,在母舰建造和系统整合期间,她一直在从事生物电路的研究,力图用一种生物xìng的“电脑”来模拟人脑的功能。当听到母舰
-->>(第4/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